文/張富國 張雪松 潘雅慧 孫 坤 夏兆剛 王華飛
(北京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
有機乳制品市場調查分析及對策建議
——以網絡銷售平臺和北京大型超市為例
文/張富國 張雪松 潘雅慧 孫 坤 夏兆剛 王華飛
(北京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
介紹國內知名網絡銷售平臺及北京市有代表性大型超市的有機乳制品的銷售及認證情況,深入分析影響有機乳制品認證及銷售的各種因素,為重塑消費者信心、加快推進我國有機乳制品的發展以及有機乳制品的認證提供理論依據。
北京市;大型超市;網絡銷售平臺;乳制品;市場調查;原因;建議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健康的乳制品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然而2008年的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給中國乳業帶來重創,影響至今[1]。如何恢復我國乳業的元氣、重塑消費者信心,是擺在中國乳業人面前的難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我國要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發展有機農產品,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使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進一步提高[2]。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鼓勵發展有機農業,支持有機產品認證,提升有機產品認證的權威性和影響力[3]。有機農業作為當前綠色、可持續的生產模式備受推崇。發展有機農業,做強有機食品,尤其是有機乳制品,對我國的食品安全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帶頭作用[4,5]。
北京市作為國內最大的有機產品消費市場之一,極具代表性。近日,筆者以北京市內的家樂福、沃爾瑪、王府井百貨、物美、超市發5 家大型超市實體店及淘寶網、天貓、京東商城3 家知名網絡銷售平臺作為樣本進行有機乳制品銷售及相關認證情況的市場調查統計,并對部分有機乳制品及對應的常規乳制品的價格進行了詳細分析比較。
1.1 銷售種類
按照我國《有機產品認證目錄》中對加工類乳制品的劃分,在5家超市中銷售的有機乳制品有巴氏殺菌乳(含調制乳)中的鮮牛奶、滅菌乳(含調制乳)中的純牛奶、發酵乳中的酸牛奶和風味發酵乳、乳粉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占到了產品范圍中12 個類別的4 個,而常見的奶酪、奶油在超市中沒有銷售。
5 家超市中銷售的有機鮮牛奶只有1 個品牌,有機純牛奶的品牌最多,達到了7 個,有機酸牛奶和風味發酵乳的品牌為3 個,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只有1 個品牌在銷售。網絡銷售平臺方面,液態有機乳制品的品牌數與超市銷售情況基本相同,而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數較超市明顯增多。
1.2 認證信息
上述有機乳制品來自國內6 家有機產品認證機構的認證,各超市中認證的有機乳制品種類數排在前兩位的依次是北京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和南京國環有機產品認證中心,北京五岳華夏管理技術中心和杭州萬泰認證有限公司并列第三,各有機產品認證機構認證的有機乳制品種類數百分比詳見圖1。

圖1 各有機產品認證機構認證的有機乳制品種類數百分比

圖2 有機牛奶與常規牛奶的價格比較
1.3 有機乳制品與常規乳制品價格比較
超市銷售的乳制品的價格計算方法為:有機鮮牛奶的價格即調查到的1 個品牌的銷售價格,常規鮮牛奶的價格為調查到的所有品牌銷售價格的平均值;有機純牛奶的價格為調查到的7 個品牌銷售價格的平均值,常規純牛奶的價格為調查到的所有品牌銷售價格的平均值;有機酸牛奶和風味發酵乳的價格為調查到的3 個品牌銷售價格的平均值,常規酸牛奶和風味發酵乳的價格為調查到的所有品牌銷售價格的平均值;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價格即調查到的1 個品牌的銷售價格,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價格為調查到的所有品牌銷售價格的平均值。網絡平臺銷售的乳制品的價格計算方法與超市銷售的乳制品的價格計算方法相同。價格的總體計算方法為按照不同的比較類型,取此類型所有產品所有品牌銷售價格的平均值。
1.3.1 液態奶價格比較
(1)鮮牛奶價格比較
由圖2可以看出,超市與網絡銷售的有機鮮牛奶價格相同,而常規鮮牛奶的價格則是超市銷售比網絡銷售每升高4.80 元,平均來看,有機鮮牛奶的價格比常規鮮牛奶每升高18.60 元,是常規鮮牛奶的2.5 倍。
(2)純牛奶價格比較
超市銷售的有機純牛奶價格比網絡銷售的有機純牛奶每升高0.20 元,超市銷售的常規純牛奶價格比網絡銷售的常規純牛奶每升高1.50 元,平均來看,有機純牛奶價格比常規純牛奶每升高9.35元,是常規純牛奶的1.6 倍。
(3)酸牛奶價格比較
超市銷售的有機酸牛奶價格比網絡銷售的有機酸牛奶每升高2.20元,超市銷售的常規酸牛奶價格比網絡銷售的常規酸牛奶每升高5.00元,平均來看,有機酸牛奶價格比常規酸牛奶每升高5.50 元,是常規酸牛奶的1.2 倍。
(4)銷售渠道和產品類別價格比較
銷售渠道:實體超市銷售的有機鮮牛奶價格比有機純牛奶和有機酸牛奶每升分別高6.20 元、0.50 元;網絡平臺銷售的有機鮮牛奶價格比有機純牛奶和有機酸牛奶每升分別高6.40 元、2.70 元。
產品類別:有機鮮牛奶的價格高于有機酸牛奶,有機酸牛奶的價格高于有機純牛奶,而常規牛奶與有機牛奶不完全相同,常規酸牛奶的價格高于常規純牛奶,常規純牛奶的價格高于常規鮮牛奶。總體來看,有機牛奶的價格比常規牛奶每升高11.20 元,是常規牛奶的1.6 倍。
(5)優惠促銷
本次調查還發現,各超市和網絡平臺銷售的有機乳制品均有不同程度地優惠促銷,其中超市銷售的液態奶優惠幅度較大,降幅最高達到52.3%,這與牛奶的保質期相對較短,及近年來國內牛奶市場不景氣有密切聯系。
1.3.2 嬰幼兒配方奶粉
(1)超市
按照行業規定,將嬰幼兒配方奶粉按照月齡進行了劃分[6,7]。圖3為超市銷售的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與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價格比較。由圖3可知,超市銷售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價格如下:
0~6 月齡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價格比進口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國產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每千克分別高138.40 元和190.60元,進口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比國產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每千克高52.20 元;
7~12 月齡較大嬰兒有機奶粉的價格比進口常規奶粉和國產常規奶粉每千克分別高151.60 元和194.40 元,進口常規奶粉比國產常規奶粉每千克高42.80 元;
13~36 月齡幼兒有機奶粉的價格比進口常規奶粉和國產常規奶粉每千克分別高91.70 元和151.10元,進口常規奶粉比國產常規奶粉每千克高59.40 元。
總體來看,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價格比進口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國產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每千克分別高127.20 元和178.70 元,分別是進口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國產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的1.4 倍和1.6 倍;進口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價格比國產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每千克高51.50 元,是國產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的1.2 倍。
(2)網絡平臺
圖4為網絡平臺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與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價格比較。由圖4可知,網絡平臺銷售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價格如下:

圖3 超市銷售的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與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價格比較

圖4 網絡平臺銷售的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與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價格比較
0~6 月齡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價格比進口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國產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每千克分別高137.70 元和193.00元,進口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比國產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每千克高55.30 元。
7~12 月齡較大嬰兒有機奶粉的價格比進口常規較大嬰兒奶粉和國產常規較大嬰兒奶粉每千克分別高100.10 元和145.50 元,進口常規較大嬰兒奶粉比國產常規較大嬰兒奶粉每千克高45.40 元。
13~36 月齡幼兒有機奶粉的價格比進口常規幼兒奶粉和國產常規幼兒奶粉每千克分別高109.20 元和134.30 元,進口常規幼兒奶粉比國產常規幼兒奶粉每千克高25.10 元。
總體來看,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價格比進口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國產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每千克分別高115.70 元和157.60 元,分別是進口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國產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的1.3 倍和1.5 倍;進口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價格比國產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每千克高41.90 元,是國產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的1.1 倍。
(3)超市和網絡平臺銷售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價格比較
將超市和網絡平臺進行綜合統計后發現,0~6 月齡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價格比進口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國產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每千克分別高138.10 元和191.80 元,進口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比國產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每千克高53.80 元;7~12 月齡較大嬰兒有機奶粉的價格比進口常規奶粉和國產常規奶粉每千克分別高125.90 元和170.00 元,進口常規奶粉比國產常規奶粉每千克高44.10 元;13~36 月齡幼兒有機奶粉的價格比進口常規奶粉和國產常規奶粉每千克分別高100.40 元和142.70 元,進口常規奶粉比國產常規奶粉每千克高42.30 元。
總體表現為,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價格比進口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國產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每千克分別高121.50 元和168.20 元,分別是進口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國產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的1.4 倍和1.6 倍;進口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價格比國產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每千克高46.70 元,是國產常規嬰幼兒配方奶粉的1.2 倍。
1.4 國內有機產品認證標志及有機碼使用情況
按照有機產品認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獲證企業應在有機產品或產品的最小銷售包裝上加施國家有機產品認證標志及其唯一編號(有機碼)、認證機構名稱或其標識,達到認證信息可追溯、有機標識可防偽、認證數量可控制的目的[8~10]。此次在超市中調查的所有有機乳制品均正確使用了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標志及有機碼、認證機構標識。其中,有機液態奶均是在產品的最小銷售包裝上使用了有機噴碼,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則是在最小銷售包裝上加貼有機碼。由于沒有購買網絡銷售平臺上的乳制品,因此對其情況不清楚。
2.1 有機乳制品銷售種類少
有機乳制品在超市中銷售種類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國人飲食結構與西方人差異較大,奶酪、黃油等固態、半固態乳制品多屬于西餐食材,國內受眾較小,市場雖在擴大但總體需求不大[11],而液態乳制品雖受眾較廣,但人均消費量低[12];二是國內消費者對乳制品種類認知率低,冷鏈等配送條件落后,如鮮牛奶主要在當地銷售,且普通消費者并不接受[13];三是受我國誠信體系不健全的影響,多數消費者對國產有機乳制品及整個乳制品行業持懷疑態度,導致企業生產有機乳制品的積極性降低。因此,應倡導多元化的飲食習慣,引導和推廣低溫巴氏殺菌乳的消費,開發適合中國人口味的乳制品,打造本土企業品牌,建立健全誠信體系。
2.2 各有機產品認證機構認證的有機乳制品種類數不均衡
此次市場調查的統計結果,與目前我國各個有機產品認證機構頒發的有機產品認證證書數量有明顯的一致性。各有機產品認證機構認證的規模、數量不同,是由認證機構認證的權威性、影響力及服務水平不同所致。截至2017年3月17日,我國共批準了41 家有機產品認證機構,已經開展有機產品認證業務并頒發證書的有30 家,頒發的有效有機產品認證證書共16 260 張,其中頒發有機產品認證證書數排在前十位的認證機構頒發的數量占到全國總證書數量的79.0%(數據來源于認證認可業務信息統一查詢平臺和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的統計)。
對此,各地區、各級政府和農業主管部門應根據當地產業發展特點和區位優勢,鼓勵和支持當地乳制品生產企業申請有機認證,積極引導企業爭取國際有機乳制品認證,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各有機產品認證機構也應擴大有機乳制品檢查員隊伍,提高有機乳制品檢查員的職業素質和服務水平,加快提升本機構有機乳制品認證的權威性和影響力,積極參與健康有序的有機乳制品認證市場競爭。
2.3 有機乳制品比常規乳制品價格高
有機乳制品的價格明顯高于常規乳制品,是常規乳制品的1.2~2.5 倍,造成有機乳制品價格高的主要原因:一是企業生產成本高,表現在有機飼料、藥品價格高,產地環境質量、產品需要檢測等;二是企業有機認證費用支出較高;三是有機生產體系的產量較常規生產量低。
進口常規乳制品的價格高于國產乳制品,主要是因為國內消費者對國產原奶品質不信任,搶購國外品牌導致價格上升[14],其次是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產業提高了關稅[15]。事實上,當前我國的乳制品質量安全水平總體處于歷史最好水平[16],部分牧場生產的生鮮乳質量高于歐美發達國家水平[17]。
建議:一是政府應加大對有機牧場的補貼扶持力度[18];二是科研機構、大專院校應加大對有機農業生產技術、設備、生產資料的科學研究,降低有機產品生產企業生產成本,提高效率;三是提高國內乳制品的美譽度,做好宣傳工作,重塑消費者信心,搶占“全面二孩”政策后的消費市場。C
[1] 新華網. 魏紫川:肅清網絡謠言,提振乳業消費信心(EB/OL).http://news.xinhuanet. com/food/2016-05/11/c_128976114.htm,2016-05-11.
[2] 新華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EB/ OL). http://news.xinhuanet.com/ politics/2016lh/2016-03/17/c_1118366322. htm,2016-03-17.
[3] 新華社.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gov. cn/zhengce/2017-02/05/content_5165626. htm,2017-02-05.
[4] 顧紹平. 中國有機產業發展報告[M]. 北京:中國質檢出版社,2014.
[5] 陳松,周云龍. 新形勢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難點分析與對策建議[J]. 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4(3):12-15.
[6]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兒配方食品[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
[7]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GB 10767-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
[8]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GB/T 19630-2011《有機產品》理解與實施[M].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9]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有機產業與有機產品認證發展(2015)[M]. 北京:中國質檢出版社,2016.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 19630.3-2011有機產品 第3部分:標識與銷售.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1.
[11] 陸海燕. 新一輪舌尖上的競爭:中國乳企誰來切下最大的那塊奶酪[J]. 中國乳業,2016(11):24-27.
[12] 本刊編輯部. 2016年終盤點 中國乳業大事件回顧[J]. 中國乳業,2017(1):2-12.
[13] 聶迎利,張俊妍,王礞礞. 低溫奶,中國奶業的未來——“中國低溫奶未來發展與乳業新格局”專場發言精選[J]. 中國乳業,2017(2):7-14.
[14] 王玥,佟仁城,許健. 進口對國內價格的波及效應分析[J]. 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7,37(5):31-37.
[15] 姚長輝. 關稅調控措施將進一步發揮作用[N].中國財經報,2008-04-24(001).
[16] 王礞礞,聶迎利. 研判現狀,謀劃未來,振興中國奶業——農業部畜牧業司“奶業發展座談會”在北京成功召開[J]. 中國乳業,2016(11):2-12.
[17] 中國農墾乳業聯盟秘書處. 中國農墾生鮮乳生產和質量報告(2016)[J]. 中國乳業,2017(2):2-6.
[18] 范武波,曾峰,朱立廷,等. 食品安全事件背景下我國有機農產品市場供求分析及發展對策[J]. 生態經濟(中文版),2009(10):127-129.
張富國(1981-),男,碩士,農藝師,國家注冊有機產品高級檢查員,從事有機產品的檢查和項目管理工作。
2017-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