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劍黎
(皇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如何讓管理者主動去解決問題
文/黃劍黎
(皇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生產環節、設備保養、產品質量、銷售回款、客戶投訴、績效考核等方面,只要遇到問題,管理者一律向上反映,這樣的現象,在很多企業普遍存在,這是典型的管理者沒有責任心和擔當力的表現。
只有倒閉的企業才沒有問題,只要企業還存在,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是企業的問題,有的是員工的問題,有的是部門帶來的問題,有的是客戶的問題,有的甚至是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企業每天都在發生問題,企業管理者的工作,就是解決問題。如何讓下級管理者主動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呢?
員工晉升為管理者崗位后,工作的責權利就必須在《工作職責說明書》界定清楚,管理者應該擁有的人事權、財務權、資產管理權、業務處置權等要明晰,叫做職權。因為你是管理者,你所面臨的就是一個團隊的事情,不再是單打獨斗的個體了,凡涉及團隊的事情、問題,下級管理者必須自己想方設法去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將問題匯總上報了事,企業晉升你的職位,就是要你去解決問題,而不是擺設,管理者不是扮演“傳話筒”的角色。
管理者一有問題就上報,不去考慮是不是職責范圍內的工作,就是典型的不敢承擔責任的心理在作祟,怕出錯、怕擔責的思想扎根在腦海里,這樣的管理者,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稱職的管理者。團隊問題發生后,作為管理者,首先應該去了解問題發生的來龍去脈,分析問題的嚴重程度,如果是職權范圍內能夠處理的,必須承擔起解決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責任,不推卸、不逃避,大膽地面對問題,動用自己和員工的智慧,大膽解決問題,吸取經驗教訓,這才是最正確的態度。即使超出自身職權范圍,也要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意見,供上級管理者參考,不能置身事外。
當然,員工晉升為管理者后,上級管理者必須給下級管理者加以角色轉換、管理能力、管理技術、管理方法等方面系統的培訓,不做下級管理者的“保姆”,而是要做“教練”。教會下級管理者開動腦筋去思考,幫助下級管理者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途徑、方法,讓下屬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上級管理者不越俎代庖,不大包大攬,久而久之,下級管理者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會得到鍛煉。沒有人天生會做管理工作,上級管理者需要對被晉升的管理者進行培養和訓練,針對不同管理者,量身定做培訓的精準課程,比如領導力、執行力、溝通力、學習力、創新力、協作力等。
尊重職業,系統解決問題
任何一個職業人,都要尊重、敬畏自己的職業。擁有一份職業,不僅僅是滿足獲得報酬來解決基本生存的需要,更是體現價值、實現夢想的平臺。從普通員工隊伍中脫穎而出,本身證明你比其他員工在職業操守、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工作業績上更上一籌,晉升為管理者崗位,就擁有更多展現才能的機會,因此,管理者要懂得感恩和珍惜這樣的機遇。不只在職責范圍內去解決問題,還要爭取獲得為企業發展去解決更多問題的機會,你能解決越來越復雜的問題,說明你的能力越來越強,你也為打通職業晉升通道奠定了更加穩固的基礎。
綜上所述,下級管理者不做問題的制造者是前提,要做善于解決問題的高手是關鍵,這才是企業選拔你到管理崗位真正的初衷。下級管理者要學會低調做人、高調做事,要盡量地表現自己的才華,遇到問題,不去辯解、不找理由、不找借口,勇于承擔責任,發揮管理效能。
黃劍黎(1969-),男,工商管理碩士,資深人力資源專家、高級培訓師、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皇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畜牧總經理。擅長發展戰略、人力資源規劃、績效考核、薪資體系、管理制度、企業文化等的建立和整合等。
2017-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