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峰 胡浩亮 丁高耀 嚴瑞霖 胡金秀 王國良
(寧波市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 寧波 315600)
簡易升降機的歷史沿革及技術變化
陳 峰 胡浩亮 丁高耀 嚴瑞霖 胡金秀 王國良
(寧波市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 寧波 315600)
根據簡易升降機的發展階段和要求層次劃分為四個階段,對比了不同階段的主要技術差異;結合新檢規的要求,指出了可能無法滿足要求的裝置和需要特別關注的情況。
簡易升降機 技術變化 檢驗規則
簡易升降機是“以曳引機、卷揚機、電動葫蘆、液壓泵站等作為驅動裝置,通過鋼絲繩、齒輪齒條、鏈條或液壓油缸等部件帶動貨廂,在井道內沿垂直或與垂直方向傾斜角小于15°的剛性導向裝置運行的僅用于運載貨物的起重機械”[1]。
相較于載貨電梯而言,簡易升降機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同時對井道結構尺寸要求低,以性價比突出在中小企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3]。簡易升降機的發展歷史一波三折,從無標準和監管,到整治并要求逐步淘汰,直到出臺地方標準,最后出臺國家強制標準予以認可。期間對簡易升降機的技術要求也不斷變化。尤其是TSG Q7015—2016《起重機械定期檢驗規則》(簡稱新檢規)的頒布后,許多執行早期標準、安全性較低的設備面臨整改才能合格的境地。本文將詳細闡述各個時期簡易升降機的技術特性,以期明確相關人員對檢規的理解。
簡易升降機相關標準和法規的制定經過了漫長的過程[4],長期以來其安全性飽受質疑。簡易升降機的發展階段和要求層次,主要為如下四個階段。
1.1 空白期
最早一批簡易升降機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當時有關技術法規、監督方法缺失,數量也較少,并未引起足夠重視,處于“無名稱、無標準、無監管”的空白期。
1.2 文件整治期
隨著簡易升降機數量的增多,事故頻發,安全監管部門開始采取一系列整治。浙江省2002年開展“在用固定式簡易升降機安全質量整治”工作[5],明確了固定式簡易升降機的定義、基本參數、使用管理、維修與改造、基本安全技術要求等內容,第一次提出“委托有資格的專業維保單位進行日常檢查和維保”的要求,并要求此后“不得再制造、安裝、移裝”;同年全國開展了“特種設備普查整治工作”[6],將簡易電梯或簡易載貨電梯(固定式升降機除外)曳引驅動的設備納入監管范圍,出臺《在用載貨升降機的檢驗要求》,并明確對新增設備不再注冊登記,在用設備限制在3年內使用,過后強制解體報廢;但并未對采用電動葫蘆或卷揚機強制驅動的固定式簡易升降機提出整改和檢驗要求,事實上固定式簡易升降機正是在該次整治工作中被大量發現。
隨著2004年《特種設備目錄》的發布[7],簡易升降機正式登上舞臺,納入安全監察范圍[8]。同年浙江省要求落實固定式簡易升降機的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明確整治和改造過程中的技術問題[9]。2006年浙江省深化固定式簡易升降機的專項整治工作[10],并提出“制造應當有標準”,“產品的企業標準”“向所在地的質量技術監督局備案”,首次對制造標準提出了要求。2007年浙江省統一了簡易升降機檢驗實施細則[11],完成了對制造標準和檢驗要求的管理和統一,在全國走在了前列。
然而2007年國家質檢總局發文要求“停止簡易升降機制造、安裝、改造、維修許可的申請受理”。“已經取得許可的”“有效期屆滿后不予換證”,并對在用設備提出了基本安全要求[12]。至此,國家對由電動葫蘆等強制驅動的升降機有了基本技術要求,但同時又處于淘汰邊緣。
1.3 地方標準統一期
簡易升降機以突出的性價比在民營經濟發達的浙江發展迅速,且規模龐大,為統一規范安全技術要求,2010年浙江省發布了地方標準,簡易升降機制造、安裝、維修、檢驗等各環節才有了統一的標準[13]。
1.4 國家標準規范期
基于簡易升降機強大的市場需求,2011年國質檢特函〔2007〕901號文廢止,簡易升降制造、改造、維修保養資質申請的行政許可放開。緊接著國家標準委發布了強制性標準GB 28755—2012《簡易升降機安全規程》,使簡易升降機的設計、制造、安裝、維修等各環節的技術要求又提升了一個層次。
表1列舉了幾個階段之間的主要技術差異。從表1可以清晰分析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相關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

表1 簡易升降機技術標準主要差異列舉

(續表)
由表1可知,不同時期的簡易升降機的法規標準要求不盡相同。TSG Q7015—2008 《起重機械定期檢驗規則》(簡稱舊檢規)及一號修改單明確檢驗時采取“新機新辦法,老機老辦法”,即“對于本規則實施前已經投入使用的起重機械,如果最近一次檢驗是按照原”標準“進行檢驗”的,“可以按照合格項對待”。而新檢規取消了這一規定,要求舊設備也應符合GB 28755—2012的新要求。因此,部分舊設備相同的狀況由以前的合格狀態不可避免地變成不合格狀態,必須要整改以達到要求。新檢規對于簡易升降機專項安全保護和防護裝置的要求主要來自GB 28755—2012,因此部分舊設備的部分裝置需要著重關注,尤其是“地坎與貨廂入口邊緣的間距”、“鎖緊元件的嚙合尺寸”、“貨廂門的電氣安全裝置”、“停層防墜落保護裝置”、“下行超速保護裝置”等項目。
本文詳細闡述了簡易升降機的發展歷程,并根據發展階段和要求層次劃分為四個階段,對比了不同階段的主要技術差異,為簡易升降機使用、施工、檢驗、監管人員更好地應對新檢規、使設備符合新檢規的要求提供了參考。
[1] GB 28755—2012 簡易升降機安全規程[S].
[2] 浙質特便字〔2004〕71號 關于加強在用固定式筒易升降機日常維修保養工作的通知[R].
[3] 丁高耀,嚴沛君,楊開淼,等.簡易升降機使用情況調查統計分析[J].起重運輸機械,2015,(06):1-6.
[4] 鄭偉,張世闊,徐金海.簡易升降機的發展歷程和判定方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9).
[5] 浙質鍋發〔2002〕97號 關于印發《浙江省在用固定式簡易升降機安全質量整治暫行辦法》的通知[R].[6] 國質檢鍋〔2002〕116號 關于對特種設備普查整治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R].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373號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R].
[8] 國質檢鍋〔2004〕31號 特種設備目錄[R].
[9] 浙質特便字〔2004〕71號 關于加強在用固定式筒易升降機日常維修保養工作的通知[R].
[10] 浙質特發〔2006〕179號 關于深化固定式簡易升降機和碼頭吊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R].
[11] 浙質特便字〔2007〕50號 關于公布《簡易升降機檢驗實施細則》(2007版)的通知[R].
[12] 國質檢特函〔2007〕901號 關于起重機械專項治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R].
[13] DB33/776—2010 簡易升降機安全技術規范[S].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Technical Change of Simple Lift
Chen Feng Hu Haoliang Ding Gaoyao Yan Ruilin Hu Jinxiu Wang Guoliang
(Ningbo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315600)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stage and the requirement level of the simple lift, this paper divide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into four stages and expounds the main techn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stages. Final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regulation, it proposes some device that may not be 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and the conditions need special attention.
Simple lift Technical change Inspection regulation
X924
B
1673-257X(2017)04-0012-03
10.3969/j.issn.1673-257X.2017.04.002
陳峰(1974~),男,本科,高級工程師,從事特種設備檢驗檢測及技術管理工作。
2016-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