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仕海
【摘 要】近年來,國家電網加大對農村配電網升級改造力度,對配電網改造工作高度重視,改造升級工作持續周期長、范圍廣、效果顯著。但網改工程牽涉面廣,需要考慮的問題較為復雜,配電網作為重要電力基礎設施,直接面向用戶,如何科學地布置電源點、接入分布式電源、合理地選擇供電半徑,積極探索各項優化措施對電能質量、電壓分布、網絡損耗等方面的影響,成為當前縣域配電網運行管理的重要課題。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state grid intensifies the upgrading of rural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pays high attention to the reform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work has long duration, wide range, significant effect characters. But the network engineering involving a wide range, the problems to be considered are complex,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as an important power infrastructure, directly to the user, how to scientifically arrange the power point, access the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choose reasonable power supply radius, and actively exploore the impact of various optimization measures on power quality,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loss and so on, become important topics of operation management in county power network .
【關鍵詞】縣域;配電網;運行管理;規劃
【Keywords】county; distribution network; operation management; planning
【中圖分類號】TM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4-0015-02
1 引言
配電網系統,作為直接面向用戶的終端環節,配電網系統的運行管理是否完善與廣大用戶的用電質量和可靠性密不可分。早年間建成的電網設施以及配電網,已經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用電需求,隨著我國電力行業的快速和穩定發展,經過幾輪農網升級改造,目前農網配電改造效果已取得顯著成效,但農村配電網中仍然遺留有設備落后、供電可靠性不高,自動化水平較低等問題,仍亟待縣域供電部門在運行管理以及優化措施等方面提出可行化建議以及更加科學規范的要求。下面就對配電網運行管理相關優化措施進行探討與分析。
2 配網設備運行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惡劣天氣對戶外老舊設備的影響
農網配電設備的正常運行是縣域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關鍵,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隨著農網升級改造的推進,配電網設施日趨完善,但部分偏遠地區的老舊設備,由于年代久遠、人口密度過低,供電半徑過長等歷史遺留問題,在遭受惡劣天氣,尤其是大風、大雪、雷電、暴雨等極端天氣,極容易出現設備受損問題,進而影響到電力傳輸效率,影響到用戶的正常供電[1]。
2.2 結構性缺員導致設備巡視不到位
按照《安規》規定,應該定期和不定期對配電設備開展巡檢工作,及時發現處理配電設備及線路上的各種安全故障及隱患。但是,個別供電半徑過長的線路巡視耗費大量的人力及時間,山區巡線尤為困難,特別是惡劣天氣導致滑坡、泥石流、山路受阻等情況,巡視更加艱難,而惡劣天氣時跳閘問題又容易扎堆出現,巡檢人員的缺乏,以至基層巡線人員對線路巡視工作敷衍了事,對設備運行情況的檢查不認真,僅憑經驗進行推理,對線路巡視工作不到位,最后導致電力設備巡查不到位,為安全運行埋下了隱患。
2.3 配電網損耗造成的浪費
配電網的損耗最明顯的標志就是發熱,發熱不僅會造成電能損失,還會讓導體溫度大幅升高,加快絕緣老化,降低配電網設施的使用時間,電氣火災產生的直接原因大多都是從發熱開始的。縣域電網中,配電網損耗多為線路損耗,而線損指標也是衡量企業經營效率的一個重要指標,同時也是電力營銷管理的重中之重。配電線路線徑不合理,負荷過重、用戶竊電等方面的因素也會造成能源的大量損耗[2]。
2.4 專業性管理人才亟待提升
人才梯隊建設也是企業優化管理措施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配電設備的運行管理過程中,故障的出現多是由于人才的專業素質缺乏,對故障的排除和處理能力不足造成的。不能夠通過設備運行中反映出來的點點滴滴的數據和現象,進行科學的分析,因而只是機械地進行一些統計工作,專業能力的不足導致其不能為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穩定的技術支撐。
3 配電網運行管理的優化措施
3.1 整理老舊設備臺賬、惡劣天氣加強監視
受到惡劣天氣侵襲之后的故障配電設備,多為缺陷及老舊設備。因此,需要通過對缺陷設備及老舊設備的臺賬進行整理。同時,加強設備運行缺陷管理也是落實設備檢修和事故處理的基礎,巡查人員應根據缺陷程度判斷缺陷的緊急性和重要性,及時對缺陷設備進行備案、記錄、申報以及申請處理。通過及時發布風險預警及惡劣天氣特巡來加強薄弱設備的缺陷監視與管理,必要時采取有效的技術性措施,特別嚴重的及時停電搶修處理。
3.2 落實巡視制度、強化安全意識
開展定期巡視是保障電力設備正常運行的一個重要措施,而實際巡視過程中,走形式、不重視、憑經驗,也直接導致了設備巡視存在遺漏和不到位的地方,使巡視制度形同虛設。因此,在巡視的時候,要做好相應的巡視記錄,落實相關的巡視制度,開展不定期對巡視工作進行抽查,做好閉環管理的工作,降低安全隱患出現的概率,確保設備健康、穩定地運行。對線路巡查人員的素質要進行加強,經常性開展安全知識教育,強化安全意識,落實安全責任。
3.3 加強損耗管理措施的推廣
對臺區實行承包管理,出臺可操作性強、執行規范、運行時效高、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同時出臺保障措施保證臺區各項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把高損臺區的管理和反竊電工作作為工作的重點,加大對反竊電的輿論引導,加大對竊電人員的處罰和教育力度,對高損臺區找到癥結采取針對性措施,降低損耗率,充分挖掘電力損耗方面的節能潛力。
3.4 全員培訓提升人才素質
人才的素質和水平是配電網安全穩定性高與低的決定因素,定期開展分專業、分類別的全員培訓工作,加強相關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通過技術培訓、管理培訓、安全意識培訓和相關技術考核,保證相關的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業務技能能有效地滿足設備維護與管理的工作需求。大力倡導工作中師帶徒活動的開展,也要通過聘請行業專家、技術標兵、崗位能手進行技能傳授,全員性質的提升人才素質,培養出更多的優秀的、高素質的人才,保證人才梯隊的持續性和穩定性,也為配電網的穩定運行保駕護航。
4 結語
配電網系統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其所處的位置決定其運行與管理涉及多部門、多層面的協調工作。為保證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不僅要加強設備管控、安全意識管控,也要加強制度與措施的探討,采取符合當地配電網情況的方針,針對性地進行落實整改,在技能管理人才建設方面高度重視,雙管齊下地保證配電網可靠供電。
【參考文獻】
【1】李婧.關于強化電力工程施工技術與管理的若干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4):09-10.
【2】郁章偉. 電力工程技術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8):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