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昊+曲婷婷

摘 要:由于電除顫技術高有效性,使心臟除顫器在臨床得到了廣泛應用。本文主要從心臟除顫器的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臨床使用中收集到的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表現及可能導致事件發生的原因分析等幾個方面論述了心臟除顫器的使用現狀及臨床使用中應該注意到的一些問題,探討了心臟除顫器臨床使用中的風險管理要點,為心臟除顫器在臨床上的安全使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心臟除顫器;不良事件;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TH77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4-0192-01
心臟除顫器又稱電復律機,是一種效果好、作用迅捷、操作方便的一種醫療電子急救設備。它使用較強的脈沖電流作用于心臟,實施電擊治療,消除心率失常,使心臟恢復竇性心律。本文從心臟除顫器的結構原理、臨床使用中常見的不良事件、風險管理等方面進行闡述,為心臟除顫器在臨床上的安全使用提供參考。
1 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
1.1 心臟除顫器的分類
心臟除顫器按照放置位置的不同,可分為體內除顫器和體外除顫器;按照除顫的波形不同,可分為單相波形除顫器與雙相波形除顫器;按照除顫器的自動化程度不同,可分為自動除顫器與手動除顫器[1]。
1.2 基本結構
心臟除顫器的基本結構為除顫充/放電電路、心電信號放大/顯示電路、充放電控制電路、心電圖記錄器、電源以及除顫電極板等組成。充電電路由低壓直流電源、電壓變換器、高壓整流組成,放電電路由電容器組成。
1.3 工作原理
除顫器的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低壓直流電源經過電壓變換器和高壓整流之后,向電容C充電,電容C儲存一定的能量。在使用的時候,高壓繼電器K在切斷充電電路的同時,將電容器中儲存的電能通過電感L及人體(負荷)進行放電,以達到除顫目的。
2 可疑不良事件表現
隨著心臟除顫器的廣泛應用,作為一種Ⅲ類的有源器械,心臟除顫器臨床使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風險,日常監測到的可疑不良事件表現主要分為兩類:器械故障和患者及醫護人員傷害。
2.1 器械故障
不良事件表現:開機后除顫器黑屏;監護、記錄功能異常;屏幕顯示波型紊亂、字符抖動;使用過程中,按鍵不起作用等。原因分析:可能是心臟除顫器的低壓電源問題,控制模塊電路、功能故障,或者是除顫器受到電磁干擾。
2.2 患者及醫護人員傷害
(1)患者傷害。臨床上使用心臟除顫器的患者在使用后有些會出現電擊后的心律失常,不過大多在幾分鐘后恢復正常,無需特殊處理;有的患者會出現血壓降低癥狀,此類患者一般亦會在數小時內自行恢復;有些年老和心功能差的患者,容易出現急性肺水腫,需要重視此類患者;有些患者在受到高能量電擊后出現心肌損傷,也應根據情況的嚴重程度、持續的時間長短給予相應的處置;表現最為常見的一般為患者的局部皮膚出現發紅或水泡,多數因為導電膠涂抹不完全,電極與皮膚接觸不良導致,只需簡單處理灼傷處即可。(2)醫護人員傷害。由于心臟除顫器在使用的過程中會釋放出高強度的電流,醫護人員是器械的操作者,可能會因為器械的操作不當或器械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漏電、導電情況導致醫護人員的電擊傷害[2]。
3 臨床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3.1 除顫前認真準備
迅速熟悉、檢查除顫儀,確保機器各部位按鍵、旋鈕、電極板完好,電能充足;找準安放電極板位置,并在電極板上完全涂抹耦合劑;觀察患者情況,根據患者體態消瘦與否,酌情使用鹽水紗布。
3.2 熟練掌握心臟除顫器使用方法
隨著醫療設備高新技術的不斷進步,心電除顫器現在采用的技術日趨先進,目前的心電除顫器功能較多,配件眾多,這就要求臨床醫護人員要迅速的適應新儀器并熟練的掌握使用方法。
3.3 患者除顫后,認真記錄患者相關生理數據
患者在使用心臟除顫器中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事件,所以這就要求臨床醫護人員在使用除顫器后繼續關注患者的表現,比如說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壓、呼吸等情況,針對出現的不同狀況采取應對措施。
3.4 日常注重機器的維護和保養
應定期清潔記錄儀打印頭、認真清洗電極板并注重電池的維護及確保各種功能配件的完好。
4 結語
心臟除顫器是一種對危重病人進行電擊的急救設備,具有高電壓輸出的特性,而且存在一定的潛在風險,這就要求其安全性應受到嚴格控制。臨床醫護人員在使用中應嚴格遵照操作規程,規范使用,確保心臟除顫器安全、有效。
參考文獻
[1]陳康.心電除顫器概況及新進展[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05(6):27-28.
[2]劉臣斌.除顫器原理及質量控制[J].醫療裝備,201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