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李祥
2016年11月11日,南昌市西湖區人民法院一審審理一起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案,法院判決被告某物流公司賠償原告劉某各項損失共計79286元;駁回原告劉某其它訴訟請求。
2015年11月17日下午5時許,原告受被告雇請運送貨物,并在被告倉庫裝運貨物,因正在下雨就通過被告叉車司機協助給貨物蓋上雨布。原告站在叉車叉腳上,由叉車司機將其送到貨車上為貨物蓋雨布,在此過程中,原告從貨車上摔下受傷。為此,自2015年11月17日起至2015年12月止,原告先后在兩家醫院共住院治療17天,花費醫療費24205.93元,其中被告已支付醫療費13000元。A醫院2015年11月20日的出院診斷為:1.右股骨頸骨折;2.右側橈骨小頭骨折;3.右眼部挫裂傷。該院出院醫囑載明:繼續治療。B醫院2015年12月4日的出院診斷為:1.右側橈骨小頭骨折;2.右側股骨頸骨折;3.頭面部皮膚裂傷。其后,原告自行委托司法鑒定中心鑒定,該中心鑒定:1.劉某傷殘等級九級傷殘;2.后續治療費10000元。原告為此花費鑒定費3000元。
另查明,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昌東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出具證明,證明因城市建設及開發,原告土地被國家征用,系失地農民。原告育有二子,長子劉大2007年3月31日生,次子劉小2010年2月6日生。
法院經審理認為,首先,原告受被告雇請運貨,被告庭審中對雙方勞務關系也予以認可,故法院對雙方的勞務關系予以確認。其次,對于責任問題,根據我國《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一款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同時,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規定:“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本案中,原告因下雨為給貨物加蓋雨布,站在叉車腳上由叉車司機送到貨車上進行作業,在此過程中原告從貨車上摔下受傷。對此,法院認為,當時天氣一直在下雨,原告站在叉車叉腳上到貨車頂去加蓋雨布,其本身應注意到作業的危險性和安全性,但仍然繼續作業以致摔下貨車受傷,自身具有一定過錯。綜合雙方過錯大小,各承擔50%的責任較為適宜。最后,原告主張的部分訴請標準過高,法院依法予以酌定。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點評]《侵權責任法》規定: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從事雇傭活動,是指從事雇主授權或者指示范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
受害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故意、過失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本案系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案,雇員受傷自身具有一定過錯,法院綜合雙方過錯大小,確定雇主和雇員各承擔50%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