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培君
摘要:對雞傳染性鼻炎的臨床癥狀、病理變化進行了介紹,并提出了相應的治療及預防措施。
關鍵詞:雞傳染性鼻炎;病理變化;治療及預防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7)04-0024-01
近期湖北個別地方多發雞傳染性鼻炎,經流行病學調查,該病的發生雖無明顯的季節性,但以每年11月份至次年5月份較多發,尤其是12月份至次年2月份是該病的高發期,這可能與天氣寒冷有利于病菌的體外存活和寒冷季節養殖戶普遍注重保溫,對通風換氣重視不夠,造成舍內空氣污濁,飼養管理差,不注意預防保健,不注意消毒有關。
1 臨床癥狀
病初,病雞無明顯癥狀,僅見鼻孔中有稀薄的水樣鼻液,打噴嚏。病情如果進一步發展,鼻腔內流出漿液性或黏液狀分泌物,逐漸變濃稠,并有臭味,打噴嚏,呼吸困難,病雞常搖頭,并不時用爪搔鼻喙部。黏液干燥后鼻孔周圍凝結成淡黃色的結痂。病雞面部發炎,一側或兩側眼周圍組織腫脹,嚴重的造成失明。后期口腔、腭裂上有干酪樣物。嚴重者炎癥蔓延到氣管及支氣管和肺部,引起呼吸困難和啰音,病雞精神不振,食欲減少,拉綠色糞便,體重逐漸下降,母雞產蛋量下降。雞群自然感染后的潛伏期較短,通常為1~5 d,病程長短不一,易復發。
2 病理變化
主要病變是鼻腔、竇、喉和氣管黏膜發生急性、卡他性炎癥,充血腫脹,潮紅,表面覆有大量黏液,竇內積有滲出物凝塊或干酪性壞死物,嚴重時也可能發生支氣管肺炎和氣囊炎。面部和肉髯的皮下組織水腫,眼、鼻有惡臭的分泌物結成硬痂,眼瞼有時粘合在一起。內臟一般無病變。產蛋雞輸卵管內有黃色干酪性分泌物,卵泡松軟、血腫、易破裂、壞死或萎縮,腹膜炎,
3 實驗室分析
無菌操作剪開眼瞼,用接種環蘸取腫液涂布TSA平皿(加血清和NAD)和麥康凱瓊脂,進行細菌分離培養。37 ℃溫箱培養18~24 h后,麥康凱瓊脂上未見任何菌落生長;TSA平皿上可見分散的灰白色小菌落,經顯微鏡檢查,初步鑒定為雞副嗜血桿菌。
4 鑒別診斷
傳染性鼻炎:臉部大多數呈單側性腫脹、柔軟,不發紫,鼻孔有分泌物并結痂。蛋殼質量變化不大,死亡率低。磺胺類藥物治療有效。
禽流感:臉部大多數呈雙側性腫脹、發硬,發紫。死亡快,死亡率高,藥物治療無效。
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播迅速,成雞感染后主要表現產蛋急劇下降,呼吸道癥狀不明顯,蛋畸形,大小不一,軟殼蛋,沙皮蛋較多,蛋清稀薄如水,濃蛋白層消失。
支原體:呼吸道癥狀時間較長,腫臉的雞在雞群中傳播較慢并且眼里有泡沫產生,眼瞼有時粘合在一起。
疫苗注射不當:注射靠近頭部時,免疫后一周左右可出現腫頭,眼眶周圍腫脹,發硬。切開有干酪物、未吸收的油苗或肉芽腫,若無感染一般可自然康復。
5 治療
瑞必欣(磺胺間甲氧嘧啶鈉):第1天按每袋藥對水50 kg,第2~5天按每袋藥對水75 kg,全天飲用,連用5~7 d(使用時把藥往水里加,邊加邊攪拌,用藥不超一周),晚上通腎。
針對重癥鼻炎的雞群或反復不斷發生的雞群,建議考慮緊急接種疫苗,以利于較快的控制病情和降低復發率。
6 預防
40日齡左右注射鼻妥0.3~0.5 mL,95日齡左右注射鼻妥0.5 mL。注意秋末、冬季、初春的飼養管理,通風與保溫的協調,雞舍環境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