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朝梅+楊德菊+柯發明
摘要:分析了H7N9病毒疫情對重慶肉雞、蛋雞、土雞產業的影響,并結合國內外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上的經驗,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H7N9病毒;疫情;雞產業
中圖分類號:S8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7)04-0037-02
雞產業是重慶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農業增收、農民增收、保障城鄉市場供給和社會穩定至關重要。2017年1月以來,受人感染H7N9病毒疫情影響,群眾消費信心喪失,加之部分地區采取關閉活雞交易市場,限制交易與流通等措施,使雞產品銷售驟減,價格大跌,重慶市雞產業損失巨大。為深入了解H7N9病毒疫情對當前重慶雞產業的影響,該市近期組織了相關科技人員對合川、城口、奉節、巫溪、璧山、秀山、長壽、涪陵、綦江共9個區縣的雞產業相關環節進行了實地調研。現將調研結果作簡要分析,并結合國內外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上的經驗提出相關建議。
1 H7N9病毒疫情對重慶雞產業的影響
1.1 肉雞產業影響
一是肉雞存欄大量積壓、補欄不足。受H7N9病毒疫情影響,重慶部分地區活禽市場關閉,肉雞外調驟減,肉雞產品銷售持續低迷,造成成品肉雞大量積壓,肉雞市場銷量急劇下降,基本是無人問津。肉雞企業嚴重虧損,資金周轉不過來,只能調整生產計劃,壓縮生產規模。例如桂林大發養殖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正常每月進欄雞苗20萬羽,現在只能每月進苗10萬羽,減產50%。二是市場價格波動大,跌破盈虧平衡點。H7N9病毒疫情發生前肉雞的銷售價格為12.60元/kg,疫情發生后肉雞價格大跌,最低跌至4.40元/kg,價格差異8.20元/kg,同比下降65%,遠遠跌破肉雞盈虧平衡點12.00元/kg。以每羽肉雞3 kg體重計算,價格相差8.20元/kg,直接損失24.60元/羽。例如桂林大發養殖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正常每月出欄20萬羽雞,每月直接損失492.00萬元。
1.2 蛋雞產業影響
1.2.1 蛋類產品市場沖擊影響巨大 H7N9病毒疫情發生前,2016年因市場整體存欄量大,雞蛋均價在6.00~7.00元/kg浮動,全年基本處于盈虧平衡,經營壓力較大。本次受H7N9病毒疫情消息的沖擊影響,消費者購買蛋類產品意愿降低。從2016年12月消息公布開始,2017年1月雞蛋價格迅速下降到5.00元/kg以下,進入2月后雞蛋價格更是跌入4.00元/kg以內,達到1997年雞蛋交易市場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歷史水平。相比2016年同期減少近50%,目前蛋類收購價3.60元/kg,遠低于盈虧平衡點6元/kg,短期內看不到上漲希望。例如重慶市長壽區標桿養雞股份合作社每月產雞蛋10.5萬kg,造成該社虧損嚴重,每月雞蛋銷售直接損失達250萬元左右。
1.2.2 蛋雞規模場淘汰雞嚴重、存欄大幅下降 受H7N9病毒疫情消息的沖擊影響,重慶市淘汰蛋雞比重較大,各地市場都十分疲軟,淘汰蛋雞銷售出現量價齊跌的現象。價格由2016年同期的7.60元/kg降至目前的3.20元/kg,降幅高達58%,近期還出現了無人收購的局面。惡劣的市場行情加上媒體對疫情夸張傳播,導致養殖戶進行恐慌性淘汰。例如重慶市長壽區標桿養雞股份合作社僅2017年1~2月下屬60萬羽蛋雞養殖場淘汰蛋雞20余萬羽,很多才300 d的蛋雞都提前被淘汰。
1.2.3 蛋雞普通養殖戶數量急劇下降 受H7N9病毒疫情消息的沖擊影響,蛋雞普通養殖戶雪上加霜,經濟出現嚴重虧損。例如重慶市長壽區標桿養雞股份合作社規模場以外的普通養殖戶從2016年底100余家迅速下降到10余家,目前長壽區蛋雞存欄量下降到大約150萬羽,處于歷史最低水平。
1.2.4 種雞場雞苗滯銷 與2016年同期相比,雞苗銷售價格由5.50元/羽降為2.50元/羽,降幅高達54.55%,目前仍處于種雞場雞苗養殖盈虧平衡點2.00元/羽左右。但是種雞生產企業銷售雞苗不足2016年的50%,種雞所產種蛋只能作為商品蛋銷售,嚴重影響了種雞場的正常生產和養殖效益,種雞場較2016年同期養殖效益降低30%左右,甚至有的種雞場出現虧損,運行十分困難。例如重慶騰展家禽養殖有限公司與2016年同期相比,受H7N9病毒疫情影響由每月平均銷售雞苗10萬羽下降到1萬羽,同比下降90%,企業每月直接損失達27.00萬元左右。
1.3 土雞產業影響
目前H7N9病毒疫情對重慶市城口山地雞、大寧河雞、南川雞及增福雞等地方土雞當前市場價格波動不大。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銷售難度增大,導致養殖戶存欄量大,存在滯銷現象。隨著飼養周期的延長,增加了養殖戶的養殖成本,減少了養殖戶的預期經濟收益。二是市內部分消費者消費信心不足,影響市內的銷售,導致市內專賣店銷售難度大,且價格也較2016年同期下降7%左右(商品土雞2016年同期52.00元/kg,而2017年48.00元/kg),既影響專賣店的直接經濟效益,同時也對生產企業造成影響。目前地方散養土雞市內專賣店銷售價格仍在盈虧平衡點42.00元/kg以上,規模養殖略有盈余。如城口縣的重慶四季五谷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與2016年同期相比,受H7N9病毒疫情影響由每月平均銷售城口山地雞1 500羽下降到500羽左右,同比下降66.67%。
2 當前重慶雞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2.1 如何保障雞產品的正常銷售
本次H7N9病毒疫情在重慶市內未有發生,但民眾的恐慌心理和自我保護意識,使之減少甚至拒絕食用雞產品,造成了雞產品銷售困難,價格暴跌,產品積壓,雞產業及相關行業損失慘重。
2.2 如何幫助養雞場度過難關
當前重慶養雞場正在遭受重大的經濟損失,H7N9病毒疫情還將持續多久,市場何時能夠恢復正常仍無法確定,但巨大的經濟損失導致了部分養殖場面臨破產的困境,種雞企業減少或停止孵化雞苗,甚至出售種雞,直接危及到該市雞產業的長久發展。
2.3 如何提高雞產業的話語權,重建生產者和消費者信心
本次H7N9病毒疫情初期,政府部門、專家學者把H7N9病毒的源頭一致指向家禽,重創了雞產業,廣大養雞場缺乏話語權,使養雞場蒙受巨大損失,重建生產者和消費者信心尚需時日。
3 發展建議
保障重慶雞產業及相關行業的健康發展,對滿足廣大群眾生活需求、穩定物價、促進農業農村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結合目前我市雞產業及相關行業存在的相關問題建議如下。
3.1 正確引導輿論、防止消費恐慌
建議政府、科研機構及媒體密切合作,采取多項措施加強疫情報道的透明度、及時性及專業性。政府部門主動帶頭,正確引導公眾理性對待雞產品消費,切實消除公眾恐慌心理,讓雞產品重回餐桌,盡快恢復公眾消費,保持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3.2 加強對疫情的防治和監控
建議各級政府加強對H7N9病毒疫情的防控,公開疫情防治方案,增加免費發放消毒器具用品等,確保本區域內的疫情不發生、不擴散。
3.3 盡快出臺雞產業生產扶持政策
鑒于重慶市雞產業損失慘重,建議扶持政策中加大對養雞場的直接補貼力度,盡快出臺養雞保險,鼓勵龍頭企業收購、儲藏、加工雞產品,保護種雞場及地方雞品種,明確因疫情而強制撲殺的雞只補貼標準等。
3.4 逐步推進雞定點屠宰和雞產品集中配送
加快品牌冷鮮雞產品和熟食制品取代活雞交易的進程,在大中城市逐步減少活雞市場交易,以應對疫情的傳播。
3.5 完善雞產業技術支撐體系
加大技術單位和企業及地方合作,成立重慶市家禽產業行業協會,形成一支集教學、科研、推廣部門及企業組成的市級雞產業技術創新團隊,為重慶市雞產業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人才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