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一帶一路”就是要實現共贏發展

1月15日,瑞士聯邦主席洛伊特哈德夫婦在聯邦大廈迎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
1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日內瓦萬國宮出席“共商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并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深刻、全面、系統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主張共同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偉大進程,堅持對話協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交流互鑒、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1月9日,在肯尼亞蒙巴薩港,蒙內鐵路首批內燃機車抵港。(本版圖片/新華社 供圖)
習近平在演講中指出,人類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也正處在一個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的時代。回首過去100多年的歷史,全人類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與發展。宇宙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是各國人民的期待,也是我們這一代政治家應有的擔當。中國方案是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
習近平強調,縱觀近代以來的歷史,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主權平等是數百年來國與國規范彼此關系最重要的準則,也是聯合國及所有機構、組織共同遵循的首要原則。主權平等,真諦在于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主權和尊嚴必須得到尊重,內政不容干涉,都有權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各國平等參與決策,構成了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新形勢下,我們要堅持主權平等,推動各國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
習近平指出,歷史和現實給我們的啟迪是,溝通協商是化解分歧的有效之策,政治談判是解決沖突的根本之道。各國和國際司法機構有責任維護國際法治權威,應該確保國際法平等統一適用,不能搞雙重標準,不能“合則用、不合則棄”,真正做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我們要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世界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國際規則應該由各國共同書寫,全球事務應該由各國共同治理,發展成果應該由各國共同分享。我們應該秉承中立、公正、獨立的基本原則,避免人道主義問題政治化,堅持人道主義援助非軍事化。
習近平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國際社會要從伙伴關系、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等方面作出努力。
一要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國家之間要構建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伙伴關系。大國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構建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關系。大國對小國要平等相待,不搞唯我獨尊、強買強賣的霸道。應該全面禁止并最終徹底銷毀核武器,實現無核世界。要秉持和平、主權、普惠、共治原則,把深海、極地、外空、互聯網等領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競技場。
二要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各方應該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反恐既要治標,更要治本。各國要加強協調,要動員全球力量有效應對難民危機。恐怖主義、難民危機等問題都同地緣沖突密切相關,化解沖突是根本之策。當事各方要通過協商談判化解沖突,其他各方應該積極勸和促談,尊重聯合國發揮斡旋主渠道作用。國際社會應該加大對非洲等發展中國家衛生事業的支持和援助。
三要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各國特別是主要經濟體要加強宏觀政策協調,維護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支持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性的多邊貿易體制,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搞貿易保護主義、畫地為牢,損人不利己。經濟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確的。我們要引導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加強協調、完善治理,推動建設一個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著力解決公平公正問題。
四要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人類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文明差異不應該成為世界沖突的根源。不同文明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讓文明互鑒成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
五要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我們應該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尋求永續發展之路。要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平衡推進203 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各方要共同推動《巴黎協定》實施,不能讓這一成果付諸東流。中國將繼續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百分之百承擔自己的義務。

一列中歐班列貨運列車駛出二連浩特國門。(新華社 供圖)
習近平強調,中國始終認為,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面向未來,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不會改變。中國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靠的不是對外軍事擴張和殖民掠奪,而是人民勤勞、維護和平。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范圍。中國促進共同發展的決心不會改變。中國發展得益于國際社會,中國也為全球發展作出了貢獻。中國將繼續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實現共贏共享發展。中國打造伙伴關系的決心不會改變。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中國將進一步聯結遍布全球的“朋友圈”。中國支持多邊主義的決心不會改變,將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堅定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石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堅定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堅定維護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核心作用。
習近平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美好的目標,也是一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實現的目標。中國愿同廣大成員國、國際組織和機構一道,共同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
馬達加斯加總統埃里
“一帶一路”將為馬帶來巨大利益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與馬達加斯加的發展需求相契合,它將為馬達加斯加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及社會效益。”隨著中國國力增強,中國正在越來越清晰地展現出同非洲國家共同發展的意愿,馬達加斯加可以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及其他經濟發展戰略來實現雙邊利益共享。馬達加斯加的國家發展規劃將農業、漁業、加工制造業、旅游服務業和區域航空“五大產業”確定為優先發展產業。作為非洲第一大島和東非重要國家,馬達加斯加是與中國地理距離最近的非洲國家之一,長期以來,中國文化深深影響著馬達加斯加本土文化。2017年恰逢馬中建交4 5周年,在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農業、醫療等領域,兩國合作結出累累碩果。
葡萄牙總理科斯塔
“一帶一路”建設將是葡中兩國新的交匯點

“一帶一路”建設將是中葡兩國新的交匯點,葡萄牙愿意成為2 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分子,充分利用好葡萄牙在歐洲和大西洋間的戰略地理位置,特別是利用好錫尼什深水港口和未來錫尼什-馬德里鐵路的延伸線。在“一帶一路”框架下,葡萄牙的地理位置具有鮮明的比較優勢。葡萄牙是進入歐洲、非洲和美洲市場的重要通道,可以在這些市場商品流通領域發揮重要的作用。中國投資在葡萄牙影響巨大,未來應該更加多樣化、開拓更多的投資機會。過去一段時間,中國在葡萄牙的投資主要集中在能源和金融領域,未來可以在基礎設施、工業、初級原材料和服務行業加強投資。在科技、技術、信息、旅游等領域,中葡間的合作升級也值得期待。
拉脫維亞總理庫欽斯基斯
愿做“一帶一路”上的中轉站

中國和拉脫維亞的合作,第一個領域是交通運輸方面。首先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拉脫維亞有三個不凍港,所以我們對交通運輸,尤其是港口運輸方面的合作,持開放心態;第二個方面就是教育,我們十分期待并重視與中方以及其他中東歐國家在教育上的一些合作,比如拉脫維亞大學的一些教育項目;第三,拉脫維亞有波羅的海三國最大的里加機場,我們除了想找到合適的機場合作伙伴,同時也希望能夠借此發展波羅的海國家的旅游業。與其他波羅的海國家聯動,發展系列化的旅游業態。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非常精彩,拉脫維亞非常愿意參與其中,拉脫維亞可以作為中國與歐盟之間的貨物運輸樞紐。拉脫維亞有意為中國與歐盟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國家充當交通中轉站。拉脫維亞本身也有吸引投資的地理位置。兩國未來合作領域十分廣泛,合作機會也會越來越多。
捷克前總理帕魯貝克
“一帶一路”倡議帶給世界新機遇

中國正在以清晰的思路協助世界秩序的進步,我們正在見證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2009年,金磚國家組織成立,隨著南非在2011年加入,該組織已有五名成員國。金磚國家在共識的基礎上開展合作,創立了一種新型的伙伴關系標準,金磚銀行的設立和運行就是這種新型伙伴關系最突出的表現。金磚銀行的管理層由來自各國的代表輪換擔任,通過建立并領導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國很好地展示了其改善世界經濟秩序的能力。 “一帶一路”倡議是“真正的2 1世紀工程”。“一帶一路”的建設會加速歐亞地區許多國家的經濟增長,這也將會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一股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