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北京石油公司長辛店油庫是北京市最大的成品油集散中心,日出庫成品油最多達到9000噸,油庫儲量也是全市之最。
早上8點前,巡線組組長韓立華已經帶領隊員王平、王樹新等踏上17千米的“長征”,他們的任務就是檢查管線沿線的環境變化,是否有動土、跑油等情況。油庫副主任靳書鋒說:“夏天的時候得出發得更早些,趁著天氣涼快干活。”據介紹,巡線員還要關注管線附近是否有建筑施工,如果發現情況就要告誡施工方,進行測量,出具施工告知單,并在管線邊界插旗。“如果是大工程或者重點活動,還會安排專人24小時進行值守。”靳書鋒說。
除通過管道運輸過來成品油之外,幾乎每周都會有幾列火車運送油品進入油庫。油庫副主任朱鎖龍說:“如果是火車運送來油品,我們的工作量會非常大。”計量員陳建在一旁笑著說:“若是在伏天里趕上中午火車到站,那衣服就被汗水給洗了。”
穿上防靜電的工作服,立即感覺像穿了羽絨服。朱鎖龍說:“這還是2015年新出的產品,比較薄,以前的防靜電服更厚。”筆者接受武警戰士的檢查后,踏進了油庫的核心,近距離看著十多個18米高的大油罐,沒有樹木遮陰,陽光直射,給人只有一個感覺:熱。
陳建手提工具箱,開始攀爬他每天都要重復上下多次的油罐。70個臺階,一步一步爬到油罐頂部后,陳建放下工具箱,用量油尺測量油的高度,然后用取樣器取出一瓶汽油,倒入褐色的玻璃瓶中。這些操作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在18米高的罐頂,相當于在6層樓的樓頂邊緣來做這些事情,就不是那么輕松了。
朱鎖龍介紹,目前油庫所有的油罐都安裝了自動計量系統,常規數據可以自動獲取,但是對于進出油品的罐還是需要人工進行取樣檢測,每天上罐4次,而沒有進出油品的罐也至少需要3天計量一次。朱鎖龍指著油罐頂部的一圈鐵管說:“如果氣溫達到警戒值,這些噴頭就開始噴水,通過淋水的方式對油罐進行降溫,確保安全。”
小心翼翼地走下油罐,陳建抹了一把汗水,趕緊將樣品進行初步檢測。“溫度、密度等檢測項目要及時完成。”陳建說。旁邊樣品架上密密麻麻地擺滿了褐色的小瓶,這些都是存留的樣品,內部調配的油品要保留45天,外部采購的油品要保留3個月。“這也是為了保證成品油的質量,避免出現質量事故。”朱鎖龍說。
在油品發貨區,一輛成品油運輸車安檢、驗卡之后停靠在油泵旁邊,工作人員將輸油管和油氣收集管卡好,開始裝油。油車裝滿之后立即運往市區加油站,完成成品油銷售的最后環節。
如果想進入石油行業工作,本科對口的專業有油氣儲運工程和石油工程。本期《專業揭秘》欄目對油氣儲運工程專業有專門介紹,感興趣的同學請移步P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