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紅
網絡媒介環境下培養初中生寫作興趣
文/陳紅
現階段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處于瓶頸時期,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網絡媒介也逐漸運用到學習中,現代教育要求初中階段語文寫作教學與信息技術相整合,打破常規的教學方法,避開傳統教學的弊端,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進行寫作。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對網絡環境下培養初中生寫作興趣進行了探索。
興趣是學生寫作最好的老師,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指導學生寫作,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不同的是,網絡技術有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興趣,這種模式的教學信息是通過將文字、聲音、圖形、動畫、視頻等集為一體,通過網絡形式傳遞給學生,這種方式接近人的聯想思維,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網絡媒介環境下巨大的網絡資源,也便于學生進行寫作,網絡中有很多豐富的內容,學生可以根據寫作要求隨心所欲的查詢到寫作信息,學生通過網絡提供的生動、豐富、最新的資源,不僅開拓了自己的視野,還有利于自己審美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比如說QQ這個軟件,得到了廣大初中學生的喜愛,通過QQ的聊天、傳送文件功能,學生可以便利的將資進行分享。語文是初中教學的重點科目,需要強調特定知識的掌握和學科能力的培養,所以對于初中作文寫作的教學不僅要在課堂上進行還要延展到課外,通過QQ這種平臺,可以有效的組織和督促學生進行課后研讀、探索、發現和知識總結。學生在網絡媒介環境下進行寫作學習,還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學生在網絡寫作課堂上,處于主體地位,選擇性的進行寫作,可以選擇教師在網上所征集的文題,或者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創作一個文題,通過討論之后,教師進行適當點評,讓學生自由創造作文,成為寫作的主人。學生通過競爭性的討論寫作,有利于獲取新知識,還能夠通過與同學的協作,得到寫作靈感。將網絡資源合理運用到寫作教學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網絡媒介下初中階段的寫作教學,可以讓學生們放眼網絡中豐富的寫作材料,對寫作的立意要深刻,對習慣性思維要克服,要用創造的思維來進行寫作,敢于沖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勇于嘗試和創新。比如在課堂中,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寫作主題,或者讓學生自主設題,然后通過計算機互聯網的強大信息進行瀏覽,選擇適用的信息素材,讓學生擁有更廣闊的寫作思維,通過讓學生學的更快更好,來提高了教學效率。學生寫作水平難以提高的重要原因是學生每天面對學校—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導致寫作素材匱乏,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在加強生活實踐的基礎上,還要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合理運用,開放性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豐富圖文、聲像材料,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由情入境,強調“坐在家中看世界”。網絡媒介下的寫作,利用微博、百度等平臺。主題寫景時可以點擊自然風光專題,敘事的可以關注時事新聞,對于動物的描寫也可以在微博上關注與動物有關的時事熱搜,主題不同所描寫的內容也不同,要寫出好的作文對于書面的表達和日常生活的積累是必須注重的。
網絡媒介環境下的寫作能力培養,還可以通過讀報評報來進行,讓學生養成對新聞敏銳的嗅覺和對有價值的素材進行評析的習慣,為豐富寫作內容積累好素材,奠定根基。舉個例子來說,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在QQ或微博、微信等平臺建立個人的素材“專欄”,將自己在平時閱讀中所遇到的優美詞句、精彩段落整合在專欄里,并定期進行分類、選擇、整理。在班里設置專欄主題,讓學生們及時發表自己所收集的文章、片段,如“生活剪影”專題中四季映像、校園素描、課余速寫等欄目。通過讓學生們閱讀網絡文學,培養學生們的作文綜合能力。
“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豐富有活力的”,這是《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的,初中語文教學要讓作文評改課“活”起來,就要加強師生交流,讓學生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對作文評價標準、學習寫作技巧、積累寫作資源有所了解,寫作教學中一種有益的探索是改革作文評改課,這次探索歷程成功的關鍵在于引導學生成功確定評改重點。“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教師要通過加強學生閱讀,讓學生形成語言直覺的能力,通過閱讀教學,來增強學生對文章內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在語文教學上,要避免學生咬文嚼字、望文生義的情況,比如對主題為“田園”的理解,許多學生對它的理解是種田的地方,卻體味不到那種和諧優美的農村自然風光。這是由于學生的字詞句的積累太少,對于語言的感悟能力較弱,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對語感訓練進行扎扎實實的訓練,體味語文教材中交質燕美、內容豐富的文段,有利于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直覺感知,充分發展學生思考力,增強學生文章理解力。
總之,21世紀是一個新型的世紀,它擁有更加發達的科學技術、更加激烈的競爭和更多的機遇,所以社會對人的文化素質要求也變得更高。在網絡媒介環境下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要以強化語感訓練、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為重心,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真正適應新時代的發展,敢于接受時代的挑戰,成就真正的自我。
(作者單位:江蘇省沭陽縣吳集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