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飛
小學美術課堂框架的建構
文/徐飛
建構主義是一種關于知識和學習的理論,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學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應該是學生,教師扮演的應該是輔助者的角色,在適當的時候進行答疑解惑的工作。對課堂進行一個宏觀的建構,能夠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最重要的是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成為課堂的絕對主體,有利于讓他們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美術教學中,讓學生為主體,更能夠加強他們對藝術的理解,提升自己的能力。
小學美術是學生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小學美術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美學思維,提升他們對美的感知能力,從而綜合提升自己的素質。但在教學過程中,因為學生本身對美術知識了解的不深入,基礎根基比較薄弱,所以美術課的教學也就會產生一些問題。小學美術課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學生在學校中得到一些關于美學范圍內的知識,雖不必要求太過嚴格,但為了讓學生的素質得以提高,教師在上課時也應注意方式方法。運用建構主義進行教學,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具體的原則如下。
建構主義這一理論在定義上就強調學習者的重要性,而且根據課程標準,教師的教學也應當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己學習為主,教師輔助教學。美術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獲得美學知識,培養美學思維,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進行理解的部分有很多,如果事事由教師全部教授,是不能讓學生很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的,因此教師要學會讓學生自己進行學習。
比如在三年級下冊的一課時《水墨游戲》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帶著墨汁、毛筆和宣紙來學校,讓他們自己來進行創作,無論他們進行了怎樣的作品創作,都是學生對于一種藝術方式的理解,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充當了絕對主體,充分理解了這一課時想要讓他們掌握的知識。
除了課上的時間,課下的時間也是能夠好好利用的,而且課下的時間更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布置一些小任務,讓學生去收集素材,或者留下一些小問題讓他們進行思考,幫助他們時刻注意自己的美學思維的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一定的情境將學生引入教學氛圍中,再進行教學,比上來就進行知識的傳授要好很多。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圖畫課、手工課自是不用多加引導,但一些涉及專業知識的課程,若只是單純地進行教條的知識傳授,很難讓學生打起精神進行學習。這個時候若是在課前設置一些小情境,讓學生自然地進入學習狀態,就會對他們的學習有很大幫助。
比如在三年級下冊中,有一課時是《二十二世紀的建筑》,需要學生調動想象力進行思考,教師完全可以先詢問學生對未來的生活有什么想法,然后過渡到建筑方面,這樣也有助于他們想象力的延伸,也就沒有那么難以發揮,學生也就能對課程產生更多興趣。
合作對于學生來說,是實現雙贏的途徑,因為在合作中,負責組織的學生會學到管理經驗,而被管理的學生會學到該如何服從組織協調,在這樣的合作中,負責每個部分的學生都可以學到很多知識,也能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實踐實驗能力,能夠充分地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突出他們的主題地位。
在美術學習中,合作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彼此之間的交流能夠讓學生的思想發生交換,這樣就不僅僅是個人的思想,他們都能收獲到新的思想,而且進行合作也能夠讓學生們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更能夠實現資源的合理共享。比如在泥塑課上,小組合作進行作品創作,也不用每個人都進行材料的采買,不管是課前的準備還是課后的清理,都變得快捷和方便。
合作的另一種方式是良性競爭,經常進行一些優秀作業評比展示,能夠使學生學習的欲望變得更加強烈,在看到小伙伴優秀的作品時,學生會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完成作業的優秀率,從而激發他們進行好的創作,實現共贏。
學習環境對于一門課程的學習至關重要,美術課程的教學也需要有合適的環境來進行。課堂上的時間必然是很好的環境,有教師的引導,同學間的交流,學生很容易進行美術知識的學習,但是對于一種事物的理解,是需要長期學習才能完成的,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要讓學生建立起對美術知識的學習意識。
可以通過留下問題讓讓學生自行尋找答案的方式,提高美術學習在學生生活中的存在感,也可以通過與家長的聯系,幫助學生樹立美術學習的意識,比如布置一些手工小制作,讓學生和家長來協助完成,比如布置一些手抄報、小畫報,學生尋求家長的幫助查詢資料,進行作業的完成,這樣做的話,既加強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也加強了家校聯系,能夠讓家長和學生完成良好的互動,是不錯的方法。
美術課程的教育,說起來容易,卻也不容易。美術課相比其他課程來說,算是比較有趣,比較讓學生期待的課程,但是在現在日益增加的課業壓力之下,學生能否在美術課上投注與他們的興趣相當的關注,還是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學生喜歡固然是好事,但教師的壓力也就會變得更大,如何讓學生一直保持對美術課的熱情呢?怎樣把更多的美術知識在有限的時間里教給學生呢?都是一些需要教師好好思考并解決的問題。
加強課堂框架的建構,遵循課堂建構的一般原則,把學生放在課程的中心進行課程的安排,對他們進行教育,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是每個教師都應該做的事情,也是廣大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
(作者單位:淮安市外國語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