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淑杰
情感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體現
文/吳淑杰
隨著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深化,初中生物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教師不僅要利用好有限的課堂45分鐘完成初中生物教學,還要在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提升初中生的綜合素質,要在初中生物教學教案中滲透情感元素,將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才。本文首先明確了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的作用,結合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分析情感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的應用方法,希望為教師今后的生物教學提供借鑒。
傳統的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普遍采用平鋪直敘的教學方式,通常是為初中生提供一整個黑板的生物知識板書,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接受情況。初中生往往越學越沒有興趣,他們覺得初中生物知識過于枯燥、乏味,覺得生物課本內容與他們的生活相距甚遠,長此以往初中生更加不愿意主動去學習生物知識。因此,初中生物教師需要革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在生物講課中滲透一些人文情感元素,增強初中生學習生物的熱情,讓他們帶著情感去學習生物課程,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情感教學就是向教學中植入情感元素,帶動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該門課程的意識,升華他們對課程學習的情感。初中生物課程中也需要開展這種情感教學,它有著諸多的實際作用。首先,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能夠集中初中生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內在動力,提高他們的聽課效率。其次,科學的情感認知對初中生的行為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能夠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打下堅實的基礎,有利于他們今后一生的發展。此外,將情感教學運用到初中生物教學中,可以培養學生探索生物知識的求知欲望,讓他們在感情的熏陶下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和創新研究的理念,從而提高了初中生的學習能力,有利于學生學習其他各門學科。
2.1 制定合理的初中生物情感教學目標
素質教育提倡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初中生物教師應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教育理念,在教學中樹立合理的初中生物情感教學目標,將情感探究問題融入到日常課堂教學中去,在注重傳授生物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初中生獲取生物知識、理解生物知識、探究生物知識的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學習單細胞生物、多細胞生物的時候,初中生物教師應該明確情感教學的教學目標,即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單細胞、多細胞生物的特點,培養他們將抽象的細胞知識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的能力。對此,初中生物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單細胞、多細胞生物,并查找資料了解這些生物的特點。有了清晰的情感教學目標,教師就可以在教案中多設計帶動學生探究知識的活動,有利于實現每一節生物課的教學目標,提高初中生的綜合能力。
2.2 創設融洽的初中生物情感教學氛圍
觀察現今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我們發現教師普遍忽視了營造良好的生物課堂環境的重要性。為了提高初中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教師要切合生物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融洽的初中生物情感教學氛圍。比如,在學習“生物圈中的人”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將班級同學劃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初中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人類起源和發展的具體情況,鼓勵學生搜集各種資料與組員進行交流,互相完善彼此對“人”的認識,從而達到課程的學習目標。這種小組討論的情感教學氛圍,能夠在融洽的情感交流中深化初中生對生物知識的認識,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初中生物知識的積極性,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
2.3 運用科學的初中生物情感教學方法
對初中生物教師來說,在生物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是一個新的挑戰。教師應圍繞“情感”兩個字,采取多種科學的、有趣的情感教學方式,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將抽象的初中生物課本內容具體化、生動化,感染和啟示初中生,激發他們學習生物知識的能動性。例如,在學習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時候,初中生物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比較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讓他們在對比學習中深化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在對比學習中強化對兩種細胞差異性的認識。這不僅能提高初中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還能幫助他們掌握“對比學習”這樣的學習方法,能夠為他們今后的自主學習鋪墊更多的方法。
將情感教學運用到初中生物教學中,這對初中生物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可以先多參加一些初中生物教學培訓活動,聽取教育專家對開展情感教學的建議,并與其他初中生物教師交流開展情感教學的經驗。之后,初中生物教師需要明確每一節課程想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為了實現目標需要做什么樣的課前準備。只有教師提升了自身的教學素質,才能為初中生創造更科學的學習生物的環境,才能使學生養成主動學習初中生物知識的習慣,培養他們形成學習生物的獨特情感,從而提高他們的生物知識素養。
(作者單位:柳河縣安口鎮五人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