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宗躍
近幾年來我通過聽課,發現在教學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六多四少”的毛病,“六多”即:一問一答多,學生思維受阻多,讓尖子學生回答多,算理不清的多,練習一刀切的多,拖堂多。“四少”即: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少,讓學生質疑問題少,提問中下等生少,指導學生看書數學少。在教師中普遍存在重教輕學,已教代學的傾向,嚴重影響了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的思想。
在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過程中,我逐步端正教學思想,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充分發揮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為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1 教師的主導作用搞好五個設計
1.1 內容程序的設計
教學目的是課堂教學的靈魂,也是教師組織教材的依據,教師應在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的基礎上恰當地確定每節課的教學目的和要求,合理組織課堂教學結構。在制定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時,為求做到具體恰當,不拔高也不降低。每節課都要明確地告訴學生這節課學習的內容,達到什么目的,每節課結束,都要由老師按知識的傳授進行小結,再現知識,加深理解,強化記憶。教師設計和實施教學程序時應面對中下,照顧兩頭講授新知識時,應在難懂的知識易混淆的知識上多下功夫。基本上改變了,前半節教師上課,后半節學生練習的兩段式教學結構,并根據教材實際對五個環節,教學結構作了靈活調整。我已廢除檢查復習這一環節,代之基本訓練隨后開門見山,引入新課,使學生在最佳時間里學習掌握新知識,又使練習時間得到保證,避免了惡性循環。
1.2 啟發性問題的設計
思維從問題開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善于提出能學習動機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學在新知識連接設問,引導學生以舊解新,在類比中設問,促進知識的遷移,在揭示一些表面現象中設問,以掌握概念的本質屬性。防止提一些簡單的是非性問題或難度過大的問題,此外在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對于同一個問題從不同角度去獲得多種答案,如分數基本性質這一課設計的 2/3=()/9=8/()=()/()這最后一個填空的式子,可以有多種答案有利活躍學生思維。
1.3 引趣的設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應努力使學習數學成為學生非常快樂的求知活動,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如:三角形的內角和這一節課,課前用紙印好幾個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三角形,課上讓學生量出每一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度數,引起學生的極大的好奇和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欲。此外,常把游戲設疑,競賽故事,兒歌引進數學課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4 習題布置設計
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通過組織練習來實現。不應追求多練,濫練,機械重復的練。應該在巧練上下功夫。我對習題設計的目標是:多層次小坡度,使練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單項到綜合。為鞏固深化知識服務。
1.5 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設計是一份微型教案,是提高教學效率不可忽略的一個環節應使板書有示范性,啟發性,合理性。提倡邊講邊板書,使板書成為學生獲得結論的思路圖,成為學生完成作業的樣板。
2 學生主體作用的主體作用,做到五讓
2.1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
主體作用體現在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習的態度積極,主動,課堂氣氛民主,思維活躍,動靜適宜,既有師生之間的交流,又有學生之間的互補。因此,課堂教學要做到五“讓”
2.2 讓學生思維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知識的概念,規律和結論,應在思維過程的后頭。教師不應把現成的結論過早告訴學生,而應啟發學生自己動腦想辦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積極思維,獲取新的知識。
2.3 讓學生講
語言是思維的重要工具,培養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思想水平。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語言進行口頭表達。要求學生通過思考能夠講得出的問題一定讓學生自己講。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要從一年級上學期教學1的認識開始。要求學生看圖說一句話,要有數量詞,如一棵樹,一個書包等。通過說的訓練,讓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必定能逐步增強,智力得到發展。
2.4 讓學生讀課本
未來的文盲將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一些沒有學會學習方法,不會自己鉆研問題沒有預見能力的人。要使學生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會鉆研問題,具有自學能力,在小學就應重視培養學生看課本的能力,不同內容可提出不同要求,如對概念內容,要咬文嚼字,正確理解定義中的字詞句。對于例題要看懂解題的過程,找出解題的關鍵,掌握書寫格式。
2.5 讓學生動手
學習數學的最好方法是自己動手做,眼過百遍不如手過一遍。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可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有關原理,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還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為此,低年級要求學生準備小棒,小圖片學具。結合有關教材讓學生在課堂上算一算,擺一擺,比一比,想一想,變抽象為具體,提高效率。
3 讓學生練習
練是學生會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智能的關鍵。學生能夠獨立完成的練習,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做,根據實際情況,讓學生練習時,重點突出些,密度大些,層次多些,思考強些,時間充裕些。盡可能做到每節課訓練15分鐘左右。再練習時,教師應加強指導,
并注意抓兩條:
(1)作業及時批改和面批,尤其面向中下等生.
(2)建立作業訂正制度,作業的錯誤一般應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更正,讓學生吸取教訓,強化正確的結論。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造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