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越
幼兒園環境作為教育資源一個重要的部分,應當對其進行創制及充分的使用,從而對增進幼兒的發展起到有利的作用,其中與幼兒關系最是緊密結合的即為班級環境。因為對環境觀念及功用的局部了解,導致幼兒園在實際的班級創制環境時存在諸多問題,譬如幼兒缺少主動性的參與、教育缺少有用性及家長不能理解等等。本文通過對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存在問題的剖析,希望引起教師關注班級環境創設并付諸行動。在此基礎上為教師創設有效的班級環境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策略與方法。
1 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對幼兒發展的影響
1.1 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可以感染幼兒的情感
環境的創設能夠培養幼兒表現美、欣賞美與感受美的能力。教師在尊重幼兒審美情趣的基礎上對環境進行美化可以使幼兒的情感受到感染。在幼兒園的環境布置中,每一個環節都與教育的主題緊密結合,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同時,又進行了相關的擴展,比如努力營造出具有藝術美、色彩美、造型美以及飽含童趣美的教學氛圍。在課堂中,充分讓幼兒們體會到創造美、表現美的樂趣,同時也讓他們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與成功的喜悅。
1.2 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可以使幼兒在活動中發揮自主創造性
班級環境作為幼兒園教育的重要資源,被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所重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環境在教育中的價值更為突出。良好的環境不但能夠激發幼兒進行思考,規范幼兒行為,還能夠使幼兒在學習活動中更好地發揮自主創造性。學生在認識和理解水平不斷提升的基礎上,進行自主探索,因此,這需要幼兒園為學生搭建探索的平臺。
2 我國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中存在的問題
2.1 班級環境創設缺乏幼兒的主體性參與
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幼兒的學習過程不是被動的吸收,接納,而是主動的意義建構的過程。也就是說,幼兒在與環境,材料的積極有效互動中進行知識的建構過程才是幼兒學習的過程。目前,很多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在創設班級環境時一定要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環境對幼兒發展的影響沒有引起足夠的認識。下面通過和教師的訪談,可以反映很多教師內心的想法。以“怎樣看待班級環境創設”為題,請大家各抒己見,以聊天的形式請大家談一談。
2.2 班級環境創設缺乏教育的有效性
幼兒園班級環境的創設是為了幼兒健康的發展,有效環境創設目標的達成,需要教師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而目前的班級環境創設,教師大多會包攬所有的“工程”,設計、規劃、材料的選擇等等都由自己來承擔,忽略了環境創設的教育性目標,環境創設沒有體現以幼兒為本,幼兒主體地位沒有充分的展現。
2.3 班級環境創設不被家長理解
班級環境不被家長們理解。教師要創設班級環境,除了有幼兒的參與,還應有家長的密切配合。譬如在班級主題墻的建設中,因為有些廢舊材料需要家長的支持與提供。有一次和家長的對話,讓一位幼兒教師對自己的辛苦努力產生了質疑。在和家長談及班級的環境是如何創設的、有什么教育價值時,家長告訴他:“其實我們一點都不看重這些環境,這些都是為迎接領導時檢查用的”。
3 完善幼兒園班級教育環境創設的建議
3.1 一切以幼兒發展為本
幼兒教師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會營造出不同風格的班級教育環境,因此轉變教育觀念,確立以幼兒發展為本的園班級教育環境創設理念是保障良好班級教育環境營造的重要途徑。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要確立以幼兒發展為本的園班級教育環境創設理念,就要求幼兒教師要時刻關注幼兒,愛護幼兒,了解并支持幼兒的合理需要與想法,采取恰當的方式與幼兒進行溝通,幫助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3.2 提升教師班級環境創設專業能力
幼兒教師是幼兒接觸最多的人員之一,是其生命成長中的啟蒙教師之一,其專業能力與其教育影響力成正相關。同時研究并表明幼兒教師環境創設過程中表現出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水平會對本班班級教育環境創設成果產生直接影響,這就要求幼兒教師通過各種途徑不斷學習,豐富相關理論知識,強化基本操作技能,提高處理問題的應急能力等,以扎實的業務功底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為促進和推動幼兒園班級教育環境創設做出貢獻。
3.3 整合社會資源,共創優良環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一方面單憑幼兒園的教育資源很難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另一方面幼兒園引導幼兒成長也不可能離開社會這個大環境,因此合理有效地開發利用幼兒家庭及社區等社會資源是幼兒園進行班級教育環境創設的不可忽視的途徑之一。
4 結語
教育就是提供環境。教育者應重視為幼兒創造美的環境,并充分利用環境展開教育活動。隨著幼教改革的深入進展,環境將不斷被賦予新時代的內涵,為幼兒營造快樂天地,讓幼兒徜徉在金色的陽光中,走向學校,走向社會,以健康的心態迎接各種挑戰,不斷造就自己,從而達到塑造健康人格的目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昆山市花橋國際商務城鑫苑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