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日聚會、喜慶典禮時,蛋糕甜點是一種獎賞。人在面臨壓力和疲憊時對甜食更加渴望,甜點下肚,愉悅油然而生。吃甜食為什么會令人愉悅,它真的可以幫人緩解壓力嗎?
甜食令人愉悅
甜食的確可以令人愉悅。當人處于低血糖狀態下,大腦能量供應不足,會使得大腦處于緊張狀態,從而產生壓力。如果及時補充糖分,則可以迅速緩解壓力。另外,充足的血糖可以促進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的分泌,這些激素都會令人感覺情緒飽滿、有干勁。
有些甜食還含有一些特殊的成分,可調節情緒和增加干勁。如巧克力含有豐富的可可堿和苯乙胺,攝取后都會令大腦分泌出多巴胺,提高情緒。苯乙胺,又叫“戀愛物質”,處于熱戀中的情人,大腦會分泌出大量的苯乙胺,它與多巴胺的化學結構極其相似,所以很容易轉化成多巴胺。
葡萄干里含有一種叫做酪胺的物質。酪胺的分子結構和苯乙胺、去甲腎上腺素非常相似,進入大腦的酪胺會被神經細胞吸收,促使神經末梢分泌去甲腎上腺素,提升血壓,充滿干勁。
可樂里含有一定的咖啡因,每罐可樂1罐( 350毫升)里含40~60毫克咖啡因。而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茶等,是人類使用最常見、最古老的提神飲品了。最早期的可樂里還含有少量的可卡因,所以取名為“可樂”,容易讓人興奮并上癮。現在的可樂用白砂糖代替了可卡因,但依然讓人們上癮。
過分依賴甜食反而“糖抑郁”
是的,不僅喝可樂會讓人上癮,高糖的食物都很容易上癮,有些科學家甚至稱白砂糖是產業革命后的新型的令人上癮的興奮劑!
甜食對大腦情緒的調節只是短暫的。因為,大腦有嚴謹的自保機制,當大腦過度興奮時,大腦會通過降低對興奮物質的敏感度來降低自身感受。因此,若要獲得同等程度的快感就需要增加糖或其他興奮物質的攝入量,于是,上癮的狀況出現,人們吃甜食的習慣愈發難以控制。
另外,甜食中的糖分常常會造成血糖急速上升,為改善高血糖,身體會緊急分泌大量胰島素,促使血糖迅速下降,在造成血糖急劇波動的同時,還常常矯枉過正,導致低血糖。前面提到,低血糖會讓大腦處于緊張狀態,從而產生壓力。那么要提升血糖值,體內就會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這樣的反復刺激,過多的腎上腺素反而會容易導致易怒,情緒變壞,產生“糖抑郁”。使得我們在吃了甜食后會情緒高漲,但過了一會兒就又感覺不那么偷快,甚至易怒了。
過多的甜食對肌體健康也會帶來損害:容易能量超標,造成肥胖。血管中過剩的糖分會與腦內或血管內的蛋白質發生“糖化反應”,讓血液變黏稠,會引起體內慢性炎癥,也是代謝疾病的風險因素。
因此,吃甜食后就情緒興奮、充滿干勁的效果是短暫的,長遠來看,不僅無法達到真正緩解壓力的目的,而且還有上癮、暴怒和引發健康問題的諸多副作用。想要緩解壓力,不僅要多調整情緒、多做運動,另外還是要注意少吃甜食,飲食均衡更為重要。
編輯/陳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