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鋒,孫 輝,張恒源,尤如玉
(1.浙江理工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浙江理工大學 材料與紡織學院 絲綢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作為包裝材料,塑料已經滲透進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廣泛應用的塑料包裝材料都屬于石油基塑料。這些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材料造成的白色污染,是影響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障礙,所以,尋找石油基塑料環保的替代品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極具發展前景的生物可降解聚乳酸(PLA)塑料具有無毒、加工性能好、來源廣泛[1-2]等優點,可完全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PLA被認為是一種最可能逐步替代石油基塑料的材料[3]。但不可忽視的是,PLA的一些固有性能往往達不到作為包裝材料的使用要求,例如它較脆、熱穩定性較差、阻隔性能不佳、力學性能還有待提高等[4-6],這些問題限制了PLA在包裝行業的進一步應用。
二氧化硅(SiO2)粒子作為優良的改性材料,具有顆粒粒徑小、比表面積大[7]等優點,其擁有的小尺寸效應、表面效應[8]等具有很好的改性能力。有研究人員用SiO2對多種塑料進行改性研究,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如藺海蘭[9]等用納米SiO2改性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結果表明,SiO2粒子有效提高了PBT 基復合材料的拉伸、沖擊性能和熱穩定性。司虎[10]等研究了SiO2對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非等溫結晶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SiO2的加入使PET的結晶能力增強;SiO2粒徑尺寸越小,在PET中起到成核劑的作用越明顯,其結晶速度也越快?,F在,SiO2改性聚乳酸(PLA)方面也已有一些實例可以借鑒。呂晗笑[1]等用納米SiO2核殼粒子對PLA進行改性。結果表明,SiO2的加入對PLA的拉伸性能、結晶能力、韌性等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發展包裝用PLA復合薄膜對未來包裝行業會是極大的突破,也會是我國生態友好型社會建設的有力支撐,但目前,用SiO2粒子對包裝用PLA薄膜進行改性的研究較少,因此,本文在這方面做一些探索研究。
本文采用SiO2無機粉末作為改性劑與PLA復合,用硅烷偶聯劑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作為界面改性劑,以改善SiO2在PLA中的分散性,然后用流延法制備了不同比例的PLA/SiO2復合包裝薄膜。研究了不同含量的SiO2對復合包裝薄膜的熱行為、力學性能及阻隔性能的影響。
原料:PLA,型號3051D,脫乙酰度84.39%,美國NatureWork公司;二氯甲烷(CH2Cl2),密度(20℃):1.320~1.330 g/mL,蒸發殘渣≤0.002%,杭州高晶精細化工有限公司;SiO2,相對分子質量為60.08,SiO2含量不少于99.0%,粒徑約5~10μm,型號HG31012-98,天津市致遠化學試劑有限公司;APTS,型號A100943,硅烷化質量分數含量2.5%~3.0%,梯西愛(上海)化成工業發展有限公司。
設備:PL602-S電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DF-101S磁力攪拌器,鄭州長城科工貿有限公司;YG141厚度測試儀,上海六菱儀器廠;WSS-650MZ-23NPPB旋涂儀,Laurell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DSC8000差示掃描量熱儀(DSC),美國Perkin Elmer公司;PYRIS 1熱重分析儀(Tg),美國Perkin Elmer公司;3367R4415萬能材料實驗機,美國Instron公司。
首先,將PLA原膜和SiO2粉末分別在40℃和100℃的溫度下干燥4 h。然后,將烘干的PLA和SiO2粉末按照100/0、95/5、90/10、85/15、80/20質量分數的配比混合均勻,再將這種混合后的物料按照1∶5的比例加入到CH2Cl2中浸泡約30min,同時加入少量APTS對兩組分增容,然后在磁力攪拌器上攪拌約3 h左右。再利用旋涂儀制得不同配比的PLA/SiO2復合包裝薄膜,并在密閉通風櫥中干燥24h取下膜,制得厚度約為40μm左右的薄膜,并將薄膜樣品按上述比例分別標記為PLA、SiO2-5A、SiO2-10A、SiO2-15A、SiO2-20A。最后,將所制得的復合包裝薄膜在大氣環境中平衡48 h以后,準備進行測試。
1.3.1 TG測試
采用美國Perkin Elmer公司的型號為PYRIS 1的儀器對PLA原膜及其復合薄膜的熱失重情況進行分析。取約8 mg的樣品薄膜,剪碎,放入坩堝中,從室溫升溫到750 ℃,升溫速度10 ℃/min,記錄隨著溫度的升高樣品的失重率曲線。
1.3.2 DSC測試
采用美國Perkin Elmer公司的型號為DSC8000的儀器測試PLA原膜及其復合薄膜的熱行為。取約8mg的樣品薄膜,剪碎,放入坩堝中,從室溫升溫到200 ℃,升溫速度10 ℃/min,記錄樣品的熱行為曲線。
1.3.3 拉伸性能測試
采用ITW集團應斯特朗公司生產的Instron 3367型萬能材料試驗機測試復合包裝膜的拉伸強度、拉伸模量和斷裂伸長率,從而分析其拉伸性能。參照國標: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試驗方法(GB/T1040-2006)。測試溫度為25℃,相對濕度50%。試樣測試長度均為20 mm,寬度15 mm,拉伸速率20 mm/min。在恒溫恒壓下對所有樣品進行測試,每種樣品至少取五個試樣的平均值計算其拉伸強度、拉伸模量和斷裂伸長率。
1.3.4 透濕性測試
采用濟南蘭光機電技術有限公司的TSY-T3 型透濕性測試儀測定薄膜水蒸氣阻隔性能,參照國標:塑料薄膜水蒸氣透過率測試方法(GB1037-1988)和包裝材料實驗方法透濕率(GB/T16928-1997)。試樣測試面積33 cm2,直徑約 74 mm,在溫度為38℃,相對濕度90%的條件下進行測試。每組樣品取2個試樣進行測試,結果取兩個試樣的平均值。
1.3.5 透氧性測試
使用濟南蘭光機電技術有限公司VAC-V1型氣體滲透儀測定薄膜氧氣阻隔性,參照國標:塑料薄片和薄膜氣體透過性實驗方法壓差法(GB/T1038-2000)。試樣直徑 97mm,測試面積38.46 cm2。在溫度23℃,相對濕度50%的條件下進行測試。每組樣品取2個試樣進行測試,結果取兩個試樣的平均值。

圖1 PLA原膜及不同配比的PLA/SiO2復合包裝膜的TG曲線
Fig.1 TG curves of PLA film and PLA/SiO2composite packaging films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

表1 PLA原膜及不同配比的PLA/SiO2復合包裝膜的分解溫度
圖1是PLA原膜及不同配比的PLA/SiO2復合包裝膜的TG圖。表1 PLA原膜及不同配比的PLA/SiO2復合包裝膜開始分解溫度(薄膜的質量為初始質量的90%時所對應的分解溫度)和終止分解對應的溫度(薄膜的質量為初始質量的10%時所對應的分解溫度)。從圖1和表1可以看出,純的PLA薄膜在322.1℃時開始分解,在470.3℃左右分解完畢。當加入SiO2后,復合膜的降解起始溫度比純的PLA膜的溫度略有提高,而復合包裝薄膜終止分解時的溫度明顯提高。這說明,SiO2的加入使得復合包裝薄膜的耐熱性得到顯著改善。

圖2 PLA原膜及不同配比PLA/SiO2復合包裝膜的DCS曲線
圖2是PLA原膜及不同配比復合包裝膜的DSC曲線。從圖2可以看出,PLA原膜的玻璃化轉變溫度(Tg)大約是65.9℃,結晶溫度(Tc)大約是96.9℃,熔融溫度(Tm)是174.9℃左右。當SiO2粒子加入后,PLA/SiO2復合包裝膜的Tg和Tc都有所降低,而Tm卻沒有明顯變化。Tg下降說明材料在室溫下的柔性有所增加,Tc說明SiO2的加入使其在低溫下也可以結晶,可以促進PLA的結晶。當SiO2含量為15%時,復合包裝薄膜的Tg達到最小值64.0℃,比原膜降低2.9℃,Tg下降說明材料在室溫下柔性增加。PLA原膜的隨著SiO2的增加,復合包裝薄膜的Tc降低后逐漸又升高,當SiO2含量為5%時,復合包裝薄膜的Tc達到最小值94.0℃,比原膜降低2.8℃, Tc下降說明SiO2的加入使其在低溫下也可以結晶,可以促進PLA的結晶。PLA原膜。隨著SiO2的增加,復合包裝薄膜的Tm與PLA原膜的Tm基本保持不變。

圖3 PLA原膜及不同配比PLA/SiO2復合包裝膜的拉伸強度曲線
圖3所示為PLA原膜與不同比例的復合包裝膜的拉伸強度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PLA原膜的拉伸強度為45.5MPa。對于復合包裝薄膜,隨著SiO2的含量增加,PLA/SiO2復合包裝膜的拉伸強度呈上升的趨勢。當SiO2的含量達到20%的時候,PLA/SiO2復合包裝薄膜的拉伸強度達到了59.2MPa。由此可見,加入一定量的SiO2后,能夠使薄膜的拉伸強度有所提高。這可能是SiO2在PLA的分子鏈中起到交聯點的作用,使得PLA間的結合力加強,限制了PLA分子的形變[12],同時,SiO2作為無機剛性粒子,可以承受從PLA基體轉移來的部分應力[13],從而使拉伸強度得到很好的提高。

圖4 PLA原膜及不同配比PLA/SiO2復合包裝膜的拉伸模量曲線
圖4是PLA原膜及不同配比復合包裝膜的拉伸模量曲線。從圖中曲線可以看出,PLA原膜的拉伸模量為1949.4MPa。對于PLA/SiO2復合包裝薄膜來說,隨著SiO2含量的增加,PLA/SiO2復合包裝膜的拉伸強度模量都比PLA膜增加,拉伸模量在SiO2含量從5%到10%的這個區間內,上升趨勢較明顯,上升了487.5 MPa;但是,達到15%后,上升幅度變小。這可能是因為隨著SiO2含量的增加,SiO2粒子含量增多,其在PLA基體中分散不均勻,出現聚集現象,使得拉伸模量增幅變小。

圖5 PLA原膜及不同配比PLA/SiO2復合包裝膜的斷裂伸長率曲線
圖5是PLA原膜及不同配比復合包裝膜的斷裂伸長率,斷裂伸長率可用來表征薄膜的韌性。從圖中可以看出,PLA原膜的斷裂伸長率只有4.9%,表現出明顯的脆性。但隨著SiO2含量的增加,PLA/SiO2復合包裝薄膜斷裂伸長率不斷增加,當粒子含量達到20%,復合包裝薄膜的斷裂伸長率增長到約24%。這說明,SiO2的加入,可以對復合包裝薄膜的韌性有所改善。
綜上所述,與PLA原膜相比,加入SiO2后,復合包裝薄膜的拉伸強度、拉伸模量以及斷裂伸長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圖 6是PLA原膜及不同配比復合包裝膜的水蒸氣透過系數曲線。由圖可見,PLA原膜的水蒸氣透過系數是8206.2×10-9(g·cm/cm2·s·Pa)。SiO2加入后,復合包裝薄膜的透濕系數均比PLA原膜的小。說明加入SiO2后,能夠使復合薄膜的阻濕性能提高。其中,當SiO2含量為5%時,復合包裝薄膜的透濕系數達到了最小值,為1966.9×10-9(g·cm/cm2·s·Pa)。

圖6 PLA原膜及不同配比PLA/SiO2復合包裝薄膜的水蒸氣透過系數曲線

圖7 PLA原膜及不同配比PLA/SiO2復合包裝膜的氣體滲透系數變化曲線
圖7是PLA原膜及不同配比復合包裝膜的氣體滲透系數的變化曲線圖。由圖可以看出,PLA原膜的氣體滲透系數是3.9 ×10-14cm3·cm/(cm2·s·Pa)。SiO2加入后,復合包裝薄膜的氣體滲透系數下降。當SiO2的含量為5%時,復合包裝薄膜的氣體滲透系數達到最小值,為3.1×10-14cm3·cm/(cm2·s·Pa)。
SiO2加入后,薄膜的透濕系數、透氧系數先減小,當SiO2含量為5%時,薄膜的透濕系數、透氧系數達到最小。但隨著SiO2含量的增加,薄膜的透濕系數、透氧系數又逐漸增大,這可能是當SiO2過多時, 會促進PLA結晶,結晶度增加,水分子透過薄膜的難度增大。或是SiO2過多時,容易發生粒子聚集的現象,分散不均勻就造成了薄膜的透濕系數、透氧系數有所升高。
綜上所述,當加入SiO2后,能夠改善薄膜的阻隔性能,并且當SiO2的含量為5%的時候,復合薄膜的阻濕、阻氧性能最優。當SiO2的含量大于5%的時候,隨著SiO2含量的的增加,復合薄膜的阻濕阻氧性能反而變差。
本文采用SiO2無機粉末作為改性劑與PLA復合改性,研究了不同SiO2含量對PLA包裝薄膜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
(1)從TG測試可以看出,與PLA原膜相比,加入SiO2后,復合包裝薄膜的熱穩定性能明顯提高。
(2)從DSC測試可以看出,隨著SiO2含量的增加,復合包裝薄膜的Tg和Tc都下降,Tm基本保持不變。Tg下降說明材料在室溫下柔性增加,Tc說明SiO2的加入使其在低溫下也可以結晶,可以促進PLA的結晶。
(3)從拉伸性能的測試可以看出,PLA/SiO2復合膜的拉伸強度、拉伸模量、斷裂伸長率相對PLA原膜都有不同程度地增加。也就是說PLA/SiO2復合包裝薄膜的力學性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4)從透濕性、透氧性分析的測試可以看出,當加入SiO2后,能夠提高薄膜的阻隔性能,并且當SiO2的含量為5%的時候,復合薄膜的阻濕阻氧性能最佳。
參考文獻
[1]呂晗笑,崔玉祥,孫樹林,等.納米SiO2核殼粒子改性聚乳酸的研究[J].塑料工業,2016,44(4):35-38.
[2]Mrrightre,Gruber P R,Henton D E.Polylactic acid technology[J].Adv Mater,2000,12(23): 1841-1846.
[3]蔡艷華,顏世峰,尹靜波,等.聚L-乳酸/二氧化硅納米復合材料的降解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0,12(41): 2213-2215.
[4]Jiang L,Zhang J,Wolcott M P.Comparison of poly-lactide/nano-sized calcium carbonate and polylactide/mont-morillonite composites: Reinforcing effects and toughening mechanisms[J]. Polymer,2007,48(26): 7632-7644.
[5]Lewitus D,Mccarthy S,Ophir A,et al.The effect of nanoclays on the properties of PLLA-modified polymers part 1: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J].J Polym Environ,2006,14(2): 171-177.
[6]Lim L T,Auras R,Rubino M.Processing technologies for poly(1actic acid) [J].Prog Polym Sci,2008,33:820-852.
[7]Sanada K,Tada Y,Shindo Y.Thermal conductivity of polymer composites with close-packed structure of nano and micro fillers[J].Composites Part A,2009,40(6): 724-730.
[8]樊國棟,劉榮利.聚乳酸/無機納米粒子復合材料研究進展[J].科技導報,2013,31(26):68-73.
[9]藺海蘭,卞 軍,周 強,等.功能化納米SiO2改性PBT 復合材料的研究[J].現代塑料加工應用,2015,27(1):9-13.
[10]司 虎,王樹霞,王玉合,等.原位聚合二氧化硅改性聚酯的非等溫結晶性能研究[J].合成技術及應用,2016,31(2):9-12.
[11] 劉立柱,馬紅杰,朱興松,等.聚乳酸/納米二氧化硅原位復合材料的制備和性能[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2008,35(1):66-69.
[12]孫水升,李春忠,張 玲,等.納米二氧化硅顆粒表面設計及其填充聚氯乙烯復合材料的性能[J].高?;瘜W工程學報,2006,20(5):79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