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月英,申少華
(1.湖南科技大學 教育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2.湖南科技大學 化學化工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鹽酸是三大強酸之一,在生活中應用較廣,無論是中學化學教材還是高職化學教材都把鹽酸安排在硫酸、硝酸之前,教好鹽酸的性質對后續內容的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老師們教學研究的熱點之一。王國崢老師主要從整合教學內容、優化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對鹽酸的性質進行創新性教學設計[1]。此教學設計很新穎獨特,但對于學生的化學基礎要求較高;杜鵑老師主要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探究性問題,讓學生以發現者、探索者的身份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2]。這是一個有效鍛煉學生探究能力的教學方法,但它需要學生有探究精神及學習興趣;古金彬老師主要從有效教學導入、知識呈現方式、小組合作學習及梯度布置作業等方面對化學基礎薄弱的學生進行教學研究[3];此策略適用范圍較廣,對中學生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教學策略;遇娜老師主要是從調整學生的心態、端正學生的態度、教學方法及家校合作多管齊下等策略入手[4]。對于自律性差、無高考壓力且排斥新知識的學生來說,教師很難一起端正班級學生態度,提高教學效率。
筆者所教對象為五年制高職學生,無論是化學基礎還是學習的自律性都較差、普遍排斥新知識的學習,不愿動手動腦,直接套用以上經驗,難度較大。借鑒以上老師的好的做法和遇娜轉化化學學科后進生的經驗[4],筆者對鹽酸的性質進行創新性設計并進行了對比教學,感覺效果良好?,F將教學研究過程具體陳述如下,希望與各位同行探討,以利提高高職化學教學質量。
基于學生已學酸堿鹽定義、離子反應及鹵族元素等化學知識,和鹽酸的性質6課時的授課時間安排、鹽酸教學內容在離子反應之后、硫酸硝酸之前的教學內容安排及學生的消極學習心態和不佳學習效果,對于重要知識點鹽酸的性質的教學,研究者通過拆分HCl(l)為H+和Cl-,結合H+和Cl-各能進行的離子反應而表現出的化學性質來綜合講解鹽酸的化學性質進行創新性教學研究,不同物質同一原理的學習化學知識,提高鹽酸教學效果,為后續章節硫酸硝酸的學習打好鋪墊,鞏固提高離子反應章節內容。(鹽酸的性質教學目標見參考文獻[5])
如圖1所示。

圖1 教學流程
‘導入課題’的教學設計主要是利用學生自己當包大人偵探鹽酸的性質等新奇點來提高學生對化學新課內容的關注及興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依據心理學相關理論來設計?!畬W習動機’是一種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屬于心理學范疇。學生對知識價值的認識、學生對自身學習能力的認識、學生對學習成績的歸因、學生對學習的直接興趣等都是學習動機的主要內容[6]。根據研究者特殊的教學對象,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直接興趣最能有效的加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是以研究者利用包大人探案的趣味性導入課題。
利用情境教學法展示鹽酸樣品來講解鹽酸的物理性質,直觀深刻。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到‘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感官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的重要教育內容,被視為一切教育的基礎。直觀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感官的形成。研究者依據感官教育理論設計‘察言觀色,望聞問切’等多感官智能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依據分類教學法及共性與個性的哲學理論來設計鹽酸的化學性質,把鹽酸的化學性質分為H+所能表現出的化學性質和Cl-所能表現出的化學性質來綜合講解鹽酸的性質。鹽酸、硫酸、硝酸等酸均具有的屬性是酸的共性,陰離子所表現出的均為各自的特性。鹽酸教學內容排在各種酸的前面,把鹽酸按陰離子和陽離子所具有的性質分類講解來教學鹽酸的性質,能很好的把酸的共性及特性打下鋪墊,為后續學習硫酸、硝酸帶來幫助。依據杜威的探究性學習理論來設計教師演示實驗及學生動手實驗,進行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探究性教學。
依據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巴特勒的信息加工理論來設計知識小結、隨堂檢測、拓展與遷移等部分內容。巴特勒教學程序:設置情境—激發動機—組織教學—應用新知—監測評價—鞏固練習—拓展與遷移,此教學設計能很好的鞏固新知識,提升知識在生活中的實踐應用。研究者根據教學內容、特殊的教學對象及教學效果考慮,設計知識小結、隨堂檢測、拓展與遷移等教學程序。
截取一部分教學過程:
【師】今天各位都來當偵探,看看鹽酸有哪些性質,根據‘破案情況’加平時分?,F在請同學們根據實驗臺上的鹽酸樣品,通過‘察鹽觀色,望聞問榷’,歸納總結鹽酸的物理性質。
【生】甲:無色;乙:液體;丙:有刺激性;?。河邪嘴F。
【師】好,同學們現在是包拯上線觀察細微。注意白霧是因為鹽酸揮發而形成的液體小顆粒,和白煙固體小顆粒有差異?,F在請同學們制表歸納總結再把鹽酸的‘家庭組成’(電離)寫出來。
【教師板書】1.鹽酸的物理性質

表1 鹽酸的物理性質
【生】制表歸納總結,HCl═H++Cl-
【師】根據它們各自的本領,看看誰是大哥,誰是小弟。好,現在先偵查看看H+有哪些‘本領’。
【生】可以和指示劑反應,因為酸遇紫色石蕊試劑變紅。
【師】好,現在小偵探們可以去試探一下看看H+是否真的具有這個本領。
【學生實驗1】紫色石蕊試劑分別與鹽酸、氯化鈉反應:取兩支試管,分別貼上鹽酸和氯化鈉的標簽,再向試管中對應加入鹽酸和氯化鈉試劑,最后向兩試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試劑,觀察實驗現象并記錄[7]。
【生】動手實驗,觀察現象、歸納總結。
【師】根據實驗現象可確定H+具有這個‘本領’嗎?
【生】可以,因為鹽酸和氯化鈉都含有氯離子,只是陽離子不同。
【師】嗯,很棒,根據實驗結果我們知道鹽酸能與酸堿指示劑反應,是H+所具有的‘本領’,請各位小偵探對照老師的歸納總結,完善自己剛繪制的表格,且查探下H+還具有哪些‘本領’?!?/p>
【師】根據離子方程式我們知道鹽酸制取氯氣,兩種離子均參與了反應,所以鹽酸的這個性質需要各家庭成員合力完成。好,現在請小偵探們回憶一下Cl-的檢驗案情的相關偵查方法。
【生】向鹽酸中滴加硝酸銀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師】好,今天請同學們自己動手實驗來感受復習下。
【學生實驗4】取一支試管,向其中量取兩毫升待測溶液,且滴加幾滴硝酸溶液,再向試管中滴加硝酸銀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則含有Cl-[7]。
【師】很不錯還有印象,現在請同學們根據實驗現象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及離子方程式。
【生】書寫化學方程式及離子方程式。
【師】巡視并指導點評。
【教師板書】⑦Cl-的檢驗
a、化學方程式HCl+AgNO3=AgCl↓(白色)+HNO3后白色沉淀不溶解
b、離子方程式Cl-+Ag+=AgCl↓(白色)
【小節】好,現在請同學們歸納總結一下今天所學內容。
【生】制表歸納總結
【教師板書】

表3 鹽酸的性質小結
【師】今天的化學實驗課就到這里,下面這節化學課請同學們完成上述表格、隨堂檢測作業及化學實驗報告的書寫,課后各位小偵探請探究一下斯達舒的作用原理及鍋爐除垢原理。
教學效果主要從學生課上表現、隨堂檢測成績、實驗報告及后期對氧族元素中硫酸及氮族元素中硝酸的知識點遷移及舉一反三的能力等方面檢測。選擇一個班為對比班(采用常規方案教學),兩個班為實驗班,結果如下:
根據學生離子反應的基礎,通過把HCl分為H+和Cl-具有的“本領”而各現出的化學性質來綜合學習鹽酸的化學性質,與對比班相比實驗班學生小偵探當的很積極很活躍。
課堂檢測是根據課上內容出的10道題,每道題10分。三個班級基礎及人數均差不多。對比班平均成績:65分;實驗班(A)平均成績為80分;實驗班(B)平均成績85分。其中離子方程式的書寫4道題中實驗班的得分率比對比班高10分。
實驗班實驗報告的書寫更認真、更分類,思路更清晰,書寫過程更詳細。
第六章氧族元素中硫酸及第七章氮族元素中硝酸的學習后兩個實驗班學生小偵探當得熟能生巧,舉一反三。學生通過鹽酸的拆分學習,對硫酸及硝酸的學習接受更快更容易理解。對SO42-、NH4+的檢驗更能融匯貫通。
針對研究者特殊的教學對象及其不佳的學習效果而采取的教學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結合學生已有基礎‘離子反應及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把鹽酸的化學性質拆分為H+和Cl-各具有的‘本領’而表現出的化學性質來學習。讓學生以復習‘離子方程式及離子方程式書寫’的心態結合自己當小偵探破案加分的鼓勵及趣味性來學習新知識,不僅減少了學生對新知識的抵觸情緒,鞏固了離子方程式的書寫等知識,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對后續章節‘氧族元素’及‘氮族元素’的學習起了很好的鋪墊作用。此教學研究不僅符合奧蘇泊爾的同化理論,通過新信息和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有關觀念相互作用實現新舊知識的同化,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符合皮亞杰和布魯納的構建主義理論,注重學生的前認知、注重學生的體驗式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和思維能力。研究者認為對‘鹽酸的性質’此分類教學方法是當前條件下五年制高職新教師及具有相似教學對象及教學條件的教師較易實施且能起作用的一種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王國崢.“鹽酸的性質”教學設計與觀摩感悟[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2(9):24-26.
[2]杜 鵑.“鹽酸的性質”教學設計[J].化學教育,2010(s2):100-102.
[3]古金彬.核心素養下初中化學基礎薄弱生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研究[J].新課程(中),2017(5):46.
[4]遇 娜.淺談高中化學學科后進生的轉化問題[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1):147.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陳 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7]司文會,黎春秀.基礎化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