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波,潘 晨,茅晨昊
(上海海事大學 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上海 201306)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工業、農業、家庭及其他用途的用水也相應的增加;同時由于環境污染的不斷加劇,全球實際可用水資源變得越來越稀缺,這兩個原因導致了逐漸普遍的全球性用水缺乏。在這種情況下,廢水回用顯得格外必要,而在所有廢水中,家庭產生的廢水占絕大部分。以節水方面做的較好的澳大利亞為例,如圖1,該國的家庭用水占總用水量的62%,所占比例遠遠高于其他用途的用水。在家庭廢水,中,灰水回用顯示出巨大的潛力。

圖1 澳大利亞城市水消費結構
灰水這一說法在國內使用的比較少,在國外也沒有較為統一的定義,一般而言,廢水是指除去沖廁用水以外的家庭其他用水,這包括:淋浴、洗手、源自WSAA(Water Service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洗衣和廚房廢水。
相對其他廢水,灰水回用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在水量方面,灰水大約占家庭廢水總量的75%[1],由于生活習慣以及家庭具體情況的不同,其所占比例會有一定的差異,例如:英國所占比例較少,約為65%(圖2),而澳大利亞則達到80%(圖3)。由于灰水水量大,且水量穩定,因此可以作為可靠的供水水源。

圖2 英國家庭用水消費結構(源自Anglian water-survey of domestic consumpation(SODCON))

圖3 澳大利亞家庭用水消費結構(源自WSAA (Water Service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在水質方面,相比較于尿液和糞便,灰水所含的營養物質極少,如表1所示,其中含N不超過家庭廢水的3%,含P不超過10%。灰水的COD還是比較低的,一般不超過30mg/L,但由于水量大,故總量還是比較大,約占41%,僅次于糞便,是灰水中主要的污染物。總的說來,由于灰水的污染成分較少,且污染程度低,故處理工藝簡單,如果不算上污水收集系統,其處理成本是比較低廉的[2]。

表1 家庭不同廢物所含營養物質結構
注:源自TUHH(Technical University of Hamburg-Harbug)。

圖4 灰水處理系統概念圖
灰水回用的處理工藝取決于回用目的和污水本身的污染情況,例如:灰水可不經處理直接回用于澆灌,但對于一些污染負荷大,回用水質要求較高的情況,可能需要采用包括生物處理,膜處理以及消毒等一系列的復雜工藝流程。用于灰水處理的工藝主要有過濾,生物處理,膜處理以及消毒處理等,這些工藝或者單獨應用,或者和其他工藝聯合使用。圖4為一個目前較為主流的灰水回用處理系統工藝流程,處理水回用于高程建筑沖廁,該系統已經有效運行了10多年[3]。工藝流程大致如下:不同來源的灰水匯集入沉淀池進行沉淀,出水進入生物反應器內進行生物處理,生物反應器的出水經UV消毒后,蓄存于地下水池中,用時由地下泵提升,經專門管網回用。對于進水水質較好的灰水,亦可用備選方案進行處理,即灰水經沉淀,砂濾,UV消毒后回用。
由于對灰水回用的水質要求不是太高,相應的處理工藝亦較為簡單,回用灰水中必然存在一些未被處理掉的污染物,故灰水回用存在一定的風險(圖5)。這種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兩點:灰水中污染物的成分和回用的用途[4]。大體上,灰水來源決定灰水中污染物成分,當然,家中若有小孩,行動不便者以及寵物,亦會影響灰水中的污染物成分。在回用時,處理水和人不接觸或接觸較少的時候,污染的風險要小,而當回用的灰水和人有直接接觸時,污染的風險將大大增加。另外,人和回用灰水的間接接觸亦會增加回用風險。

圖5 灰水回用的風險示意圖
對于灰水回用,公眾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抵觸心理。產生這種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公眾經常直接接觸到這些灰水,并這些污濁的灰水會造成視覺,味覺和觸覺上的刺激,從而造成對回用污水的抵觸。但是,隨著公眾素養的提高,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加上良好的宣傳,大多數是能接受灰水回用。來自澳大利亞CSIRO的調查表明:在受調查的人群中,大多數都能接受灰水回用。而在其他的發展中國家,公眾對灰水回用的接受程度相對較低,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會逐漸提高。
面對越來越嚴峻的水資源問題,灰水回用能有效改善這一尷尬局面,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污水處理的壓力。同時隨著供水價格的不斷提高,灰水回用的市場前景也是無限美好,然而在世界范圍內灰水回用的應用和推廣還有待提升。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試圖從思想上讓公眾更加接受灰水回用,從技術上讓灰水的處理效果更經濟高效!
參考文獻
[1]Eva E,Karina A,Mogens H,et al.Characteristics of grey wastewater[J].Urban Water,2002,4: 85-104.
[2]Diana C B,Robert E E,Scott M.An investigation into greywater reuse for urban residential properties[J].Desalination,1996,106:391-397.
[3]Erwin N.Greywater reuse systems for toilet flushing in multi-storey buildings: over ten years experience in Berlin[J].Urban Water 1 1999,1: 275-284.
[4]王少勇,陳洪斌.灰水處理與回用進展[J]. 中國沼氣,2007(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