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條消息火了,可口可樂的CMO(首席營銷官)消失了,新增設首席增長官。同時,還有一家擁有一定規模的企業砍掉了70%的營銷人員。
深度分銷都不做了,還要這么多營銷人干什么?
我在兩年前寫過一篇公眾號文章《營銷部在萎縮,趕快建互聯網部》。兩年前,這篇文章的點擊率不高,可能太超前,現在不幸被言中了。營銷部萎縮是肯定的,現在企業設立的新部門,不叫互聯網部,多數稱作傳播部,其實是一個意思。
營銷部為什么在萎縮?
第一個原因,深度分銷現在做不下去了。在中國做得好的消費品企業,要么是渠道驅動,要么是品牌渠道雙驅動。其中,渠道驅動必不可少。渠道驅動靠什么?2004年以后就是深度分銷,深度分銷是人海戰術的渠道驅動。而現在的市場情況是,一方面人力費用太高,另一方面前幾年壓貨過度,所以“省代”回潮,“二批”回潮,渠道一夜回到15年前。
第二個原因,隨著訪銷軟件、B2B軟件的普及,精準分銷的出現,分銷效率提升了,不再需要那么多營銷人員了。
第三個原因,增量消失了,不再需要那么多人搶增量,企業也認命了,不再把目標死死地瞄準銷售額,轉而重點抓利潤。
營銷部的萎縮,代表中國一個營銷時代的結束。
營銷部還只是在萎縮,而有些部門和職位可能要逐漸消失了,比如市場部以及品牌經理。
在互聯網時代,市場部做什么呢?好像意義不大。傳播部已經承載了市場部的角色,而且有更多的新職能。
傳統品牌正在垃圾化,新的認知到底還會不會稱作品牌,現在還不好說。過去,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會集中在品牌上。現在的認知集中在兩大要素上,一是IP,二是場景。怎么稱呼這種認知,現在還不確定,總之用品牌經理的稱呼不合適。
正在失業的還包括營銷專家,這里指的是以業績判斷為主的實戰專家;有一類專家永遠不會失業,就是以當裁判為業,點評別人的專家。
據說發達國家是沒有營銷咨詢這個職業的,有品牌咨詢,但沒有營銷咨詢。我早前就講過營銷咨詢沒有未來。未來的競爭,不是在一線,而是在后臺。發達國家基本上已經做到了,中國營銷4P框架健全,發達國家已經基本是1P了,這個1P就是產品,以及圍繞產品所做的后臺工作。
目前的營銷解決不了企業的問題,多數營銷專家救不了企業的命,這些專家必須得認命了。
傳播部會成為新的后臺部門。
營銷源于信息不對稱,或者更廣泛地說,商業源于信息不對稱。
營銷解決了對自己不利的信息不對稱,又制造了對自己有利的信息不對稱。如果說真有營銷本質的話,就是傳播與溝通,其中傳播是溝通的手段。
這恰恰就是互聯網的優勢。所以,互聯網主導營銷,這是肯定及必然的。
互聯網傳播與傳統媒體的傳播顯然不同。這取決于企業后臺是否具備制造傳播能量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