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林
黑龍江省是全國農業大省和玉米第一種植大省。近年來,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步伐明顯加快,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對鮮食玉米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發展鮮食玉米產業優勢明顯,潛力巨大。
黑龍江幅員廣闊,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的中國東北寒地黑土核心區,耕地平坦,耕層肥沃疏松,生長季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農作物干物質積累多,有利于優質鮮食玉米生產,鮮食玉米含糖量高,口味極佳。農作物單季種植,休耕期長達200d以上,冬季漫長嚴寒,可以有效遏制病蟲害繁殖、恢復土壤地力,化肥農藥施用量少。栽培技術日趨成熟,初步形成了品種選育、播期選擇、機械耕作、品種隔離、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采摘收獲等一整套適宜我省鮮食玉米生產的技術模式。培育、引進和推廣一批鮮食玉米優良品種。2016年全省鮮食玉米平均每畝純收入近千元,是種植大豆、普通玉米效益的2~4倍。其中加工綠色有機糯玉米純利潤高達每穗1~3元。
2016年全省上下把加快推進科技化、水利化、信息化、機械化、組織化、規模化、標準化和產業化,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突破口,在鞏固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地位同時,積極探索實踐代表中國現代農業的發展之路。土地實行規模經營,采取農民合作社、現代農機合作連片種植,建造隔離帶,為發展優質鮮食玉米提供了良好條件。
黑龍江是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所有鮮食玉米均嚴格按A級以上綠色標準進行生產。特別是有機鮮食玉米生產全部按照秋季深松整地、深施有機肥、精量播種、人工除草、生物防治病蟲害、人工收獲等標準化技術模式操作,實現了全程質量可追溯生產,使得我省生產的鮮食玉米品質佳、信譽優,深受國內外市場歡迎。
玉米收購制度的改革以來,黑龍江省就積極著手調整玉米內部品種結構,主動把發展優質綠色鮮食玉米擺上重要日程。省政府專門出臺扶持意見,對購置鮮食玉米機械、建設冷藏設施等予以扶持,鼓勵引導新型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積極搭建產銷對接平臺,加快鮮食玉米由“種的好”向“賣的更好”轉變,進而倒逼推動“種得更好”,鞏固提升了全省鮮食玉米產業發展基礎,營造了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鮮食玉米產業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和輿情氛圍。
隨著農業綜合配套改革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國鮮食玉米市場巨大的消費增長潛力,都為我省發展鮮食玉米產業注入了強勁動力。
下一步,全省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和省委省政府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發展優質綠色有機鮮食玉米種植加工,加快促進鮮食玉米產業提檔升級,努力實現向鮮食玉米產業大省、強省的跨越。一是加強規劃引導。根據種植結構調整實際,科學制定鮮食玉米產業發展規劃,切實把鮮食玉米規模調大、品質調優、效益調高。二是發展綠色生產。普及良種良法,推行綠色有機種植加工,支持綠色有機食品認證。打造一批高標準互聯網+綠色有機鮮食玉米示范基地。三是扶持龍頭企業。支持省內鮮食玉米加工企業做大做強,引入戰略投資、先進設備和管理經驗,提高企業加工能力和效率。培育新型主體,打造種植、加工、銷售“多位一體”的經營主體樣板,示范提高鮮食玉米生產組織化、集約化程度,帶動農民持續增收。加大品牌宣傳推介和產銷對接工作力度,利用黑龍江大米網、生態龍江等平臺,開展互動營銷,提升產品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強化政策支持。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支持生產條件建設。優先滿足大型冷庫、冷凍車間用地需要。鼓勵鮮食玉米加工企業申報省級、國家級龍頭企業。
黑龍江省將以爭當全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為統領,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現代生態、綠色、有機農業,特別是發展鮮食玉米、為全國人民提供更多更優質的龍江綠色安全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