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師宏
【摘 要】茄子對百姓的收入及美食起到了缺一不可的作用。為了提高茄子的質量及產量,綠色種植方法,本人對茄子種植的模式進行了一些觀點和建議。
【關鍵詞】茄子;技術要點;安全;田間管理
[Abstract] Eggplan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income and food of the peop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yield of eggplant, the green planting method, I have mad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pattern of eggplant cultivation.
[Key words] Eggplant; The main technical points; Safety; Field management
茄子原名落蘇,原產于印度,經泰國傳入我國,在我國栽培已有1000多年歷史。茄子主要食用嫩果,茄子的鮮嫩果實中,不僅含有蛋白質、糖,還含有鈣、磷、維生素C等多種營最低溫度為15℃~16℃。上午以28℃~30℃為宜,下午以24℃~25℃為宜,夜間以15℃~20℃為宜。3、花芽分化期溫度:以白天30℃左右,夜間17℃~20℃左右為好。茄子對光照條件要求較高,光飽和點為4000勒克斯,光補償點為2000勒克斯。光照弱,光合作用降低,產養成分。茄子對高血壓、黃疸病、動脈硬化等疾病有一定療效,是廣大人民喜食的蔬菜之一。
1 茄子對生活條件的要求
1.1溫度
發芽溫度:茄子發芽最低溫度為15℃,適宜溫度為25℃~35℃。需要變溫,白天30℃左右,夜間20℃左右才能發芽整齊。
幼苗期溫度:最適溫度為22℃~30℃,最高溫度為32℃~33℃,量下降,色素形成不好。尤其在幼苗期,光照不足花芽分化和開花都延遲,長柱花減少,中短柱花增多。
1.2水分
茄子不耐旱,需要充足的土壤水分。根系充分延展后具有一定的耐旱性,但過分干旱植株發育不良,花的發育也不良,容易出現短柱花,果實變小,沒有光澤。
2 主要栽培技術要點
2.1茬口安排
根據茄子栽培時期不同,可分為春季冷棚搶早栽培、露地地膜覆蓋栽培、冷棚秋延后栽培、冬季日光溫室栽培四個茬口。
2.2品種選擇
春冷棚搶早栽培可選用丹茄八號、諾貝尓、紫陽長茄、臺灣一口茄等品種;露地栽培可選用佳美秀長、墨茄、黑帥、丹茄八號等品種;冷棚秋延后栽培可選用丹茄八號、諾貝爾、紫陽長茄、佳美秀長等品種。
3 播種期的確定
春冷棚搶早栽培,2月上旬播種,4月下旬定植;露地栽培,2月中下旬播種,5月上旬定植;冷棚秋延后栽培,5月下旬播種,7月中下旬定植;冬季日光溫室栽培,8月中下旬播種,10月末、11月上旬定植。
4 播種育苗
4.1營養土的準備
營養土要求保肥、保水、通氣性良好,含有機質在5%以上,同時要含有較充足的速效氮磷鉀等元素。可選用優質農家肥,充分腐熟后,加草炭土按5:5配置而成。
4.2浸種催芽
將種子用紗布包好或用尼龍網袋裝好,置于55℃溫水中,保持水溫20分鐘后,在水溫25℃左右水中浸種12h后,搓洗去粘液,投凈后放在25℃~30℃條件下催芽。此期間應采用變溫催芽,即:白天8h30℃,夜間16h20℃,交替進行,可使芽齊。催芽5~6d后,約出芽60%以上時即可播種。
4.3播種
播種前應將苗床打足底水,底水中應兌入百菌清1000倍液加氯氰菊酯1000倍液,防治猝倒病及地下害蟲。水滲下后播種,播后覆蓋1cm營養土,再覆一層地膜。
4.4苗期管理
播種后要密閉保溫,促進出苗迅速整齊。溫度控制在白天25℃~30℃,夜間20℃~33℃,地溫16℃~20℃。如播種時澆足底水,幼苗不出土可不必澆水。幼苗出土后要防治徒長和病害的發生,苗床不干不澆水,澆水應選在晴天上午,應澆小水,澆水后要多放風。苗齊到移苗期間溫度應控制在白天不超過25℃左右,夜間17℃~18℃.要即使間苗,結合間苗剔除弱苗、小苗、畸形苗和病苗,苗的間距宜在1.5cm左右。
4.5假植及假植后的管理
移苗要在三葉期前進行,移苗前一天在苗床上澆一次透水,以減少傷根。移苗可移在6×6或8×8的育苗盤內,移苗后要澆透水。移苗后溫度應控制在白天25℃~30℃,夜間20℃。幼苗心葉發出時,應逐漸加大通風,降低溫度,白天25℃~28℃,夜間15℃~17℃。放風應由小到大,要避免室內溫度過高突然放大風。
5 定植
定植前要精心細致整地。應選擇前茬為葉菜類、豆類、瓜類、玉米、谷類等茬口,避免茄科作物為前茬。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溝施5000kg腐熟的豬圈糞或雞糞做基肥,穴施15~20kg磷酸二銨做口肥。 定植密度:早熟品種每畝定植2500~3000株;中晚熟品種每畝定植2000~2500株;日光溫室栽培每畝定植2000~2500株;大棚栽培每畝定植2500株;露地栽培每畝定植2500~3000株。定植時應澆足定植水。
6 田間管理
定植后3~5d內要澆緩苗水,水量不宜過大,澆透即可。以后要適量控水、蹲苗,適時鏟趟追肥,促使根系向縱深生長,防止徒長。到門茄瞪眼期時,要及時澆催果水,并追施催果肥,每畝追施尿素15kg或磷酸二銨15kg,并加硫酸鉀10kg。門茄應及早采收,以免成為小老茄子。門茄采收后,茄子對肥水的要求達到高峰,應每5~7d澆水一次;每10~15d追一次肥,以氮磷鉀混合,每畝15kg/次。應及時摘除門茄下的老葉,植株長勢旺盛多摘,長勢弱少摘,同時打掉門茄以下的枝杈。結果后期可用0.2%~0.5%的尿素或0.3%的磷酸二氫鉀葉面噴肥。露地栽培而后應及時排水,以免漚根爛果。日光溫室栽培應張掛反光幕,改善溫光條件,提高茄子產量;可用2,4-D溶液蘸花(涂于花柄)保花保果。
參考文獻:
[1]池家信.茄子摘葉栽培管理研究 《大科技》 2014(4):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