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帆



【摘 要】論文結合當前“一帶一路”以及“十三五”背景下海南省的產業結構以及經濟面臨的環境, 分析海南產業結構的特點、海南省金融業相關數據資料,探索海南省金融發展與海南省產業結構的優化關系,并對其進行分析,對所面臨的問題提出探索性建議。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in Hainan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ne Belt One Road”and"13th Five-Year",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Hainan province and the related data of Hainan financial industr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ina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Hainan province, and it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關鍵詞】金融;產業結構;發展
【Keywords】 financial;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5-0039-02
1 引言
產業結構優化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是社會經濟資源在各產業間的重新優化配置。宏觀層面的產業結構調整需要資金介入;微觀層面的企業籌資與投資業務是企業經營管理中重要的環節。企業的經營管理需要資金支持,資金作為金融與企業之間的介質,對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持。
2 海南省產業結構轉型背景介紹
海南省經濟的具有中小企業數量眾多, 技術創新能力較弱等特點。中小企業占海南省全部企業數量90%以上,海南省中小企業普遍存在技術落后、創新停滯等現象,從總體上看,在第一產業發展中國營農場占據著重要地位,第二產業主要集中于工業初級產品的加工,第三產業尤其是旅游相關的服務業已經成為地區生產總值中占比最高的經濟類型。缺少技術支持以及規模借力,僅通過中小企業自身經營管理而形成規模的產業鏈較為困難,家庭式經營較為普遍、企業組織化程度低、企業籌資能力較弱、運營資金以家庭拆借為主、利用銀行貸款籌資率較低,經營管理方式較為落后。
“十三五”期間海南省提出了“發展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打造熱帶特色現代農業”、“打造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建立環南海經濟合作圈”等目標,海南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大力發展旅游等第三產業對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金融與以產業結構變動為特征的經濟增長間是互為因果的關系,產業結構的轉型是經濟發展的有力推手,海南省由于其獨特的地位優勢,其產業結構的轉型優化路徑同國內其他省份有較大差異,其調整的重點為平衡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由于對環境保護的要求,其發展的難點為低污染的第二產業優化。
3 海南省產業結構與金融發展現狀
3.1 三次產業比重較為穩定
2016年海南省GDP總額4404.51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23:23.3:53.7,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比重逐年下降,但下降幅度微弱,近三年變化不大基本維持穩定;第三產業比重同相同經濟發展水平地區接近,但第二產業比重同相同經濟發展水平地區(工業占比35%)相比明顯處于薄弱環節,第二產業集中于原油、水泥等產業價值鏈低端工業產品,工業產業競爭力弱;第一產業比重遠高于相同經濟發展水平地區(農業低于5%),主要集中于蔬菜、水果、水產等初級農牧業產品,應對臺風、洪澇等自然風險的能力弱,產業結構存在明顯不合理情況。
3.2 金融業發展迅速
2016年本外幣金融機構存款9120.17億元,同比增長19.4%,2014年本外幣金融機構存款6427.9億元,同比增長8%,余額存款增速波動較大,理財產品日趨豐富以及股市大幅度波動等影響,投資渠道多樣性對存款的替代效應增強;2016年本外幣金融機構貸款7687.65億元,同比增長15.6%,2015年本外幣金融機構存款6650.66億元,同比增長23.4%。近幾年貸款增長速度較快,貸款投向重點突出,銀行機構大力對省內重點項目、新興產業提供貸款支持,涉農貸款以及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均在20%左右。
3.3 銀行體系逐漸完善
銀行業資產規模迅速擴大,海南省銀行體系進一步完善。2014年興業銀行海口分行、中國進出口銀行海口分行建成開業,華夏銀行海口分行獲批籌建,新增村鎮銀行5家、小額貸款公司11家。2015年華夏銀行海口分行建成開業、海南銀行掛牌運營,填補了我省無獨立省級地方法人商業銀行的空白,成為自1998年以來海南省首家城市商業銀行。
2016年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14242億元,同比增長23%,2014年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11575.23億元,同比增長22.7%,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規模逐年連續快速增長,為海南省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后勤支持;不良貸款率出現波動,但總體維持較為穩定水平,保證了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利潤處于較為穩定的狀態。
4 完善金融體系,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4.1 建設綜合性金融惠農體系
海南省由于其獨特的地域位置、民族風俗以及歷史條件,使得國營農場成為海南特色。作為農業比重較高的省份,農村金融的發展顯得尤為迫切。發展中小金融機構推動農村經濟轉型優化,發展中小金融機構民營銀行在一定程度上對融資需求進行分層,中小金融機構解決農民以及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大型金融機構對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形成良好的金融競爭環境,增強銀行業的整體競爭力。通過加大對中小金融機構的扶持力度,建立金融服務平臺,分流金融需求,可以助力產業結構轉型健康發展。[1]
4.2 加大高新技術產業資金支持
利用海南省獨特的地位優勢,出臺針對生物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健康養老服務產業、科技服務業以及教育培訓產業等低碳科技產業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政策投資力度,積極引進外資建立高新技術項目和設立科研中心,提高海南省工業科技水平,促進海南省第二產業的最終產品生產力提升。適當開放金融市場,提升金融市場的競爭壓力,針對可能存在風險較高的新產業,引入更多民間資本進行金融支持,打破國有金融機構獨大的格局,確保高新技術等新興產業有款可貸,有資可依。
4.3 資金扶持特色產業發展
依托海南苗族、黎族、疍家文化打造“海南特色”,著力培養并發展特色企業,扶持特色農業,依托本土農業集聚創業,建設具有國際旅游島相匹配的特色農業項目和制造基地。加大對影視產業、文化產業等產業園發展的引資力度,吸引省外資本,利用省外資金優化本省資源配置,形成規模效應,發揮產業集群經濟效應。
【參考文獻】
【1】鄧奇志.我國信貸投入對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分析[J].經濟體制改革,2011(4):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