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利
嫁接是月季繁殖采用的最廣泛的方法之一。嫁接屬無性繁殖范疇,它是將兩個植物體部分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整體,并像一株植物一樣繼續生長下去。嫁接組合中,上面的部位稱為接穗,承受接穗的部分叫做砧木。月季嫁接一般選用根系發達,生長旺盛、抗病性強的薔薇做砧木,選用的品種多為粉團薔薇與野薔薇。常用的嫁接砧木有:野薔薇、粉團薔薇、白玉棠(薔薇)等。
1 嫁接技術
1.1嫁接前刀具的消毒
嫁接前先對所用的刀具進行消毒。嫁接時在保證砧穗形成層對準的同時也要保證砧穗的切削面必須平整。綁縛動作要靈巧迅速,以免削面氧化變色。
1.2接穗的選擇與儲藏
月季接穗的選擇直接關系到接苗的成活質量,及能否形成健壯的嫁接植株。儲藏的接穗可以隨時取出嫁接,免去現接現采的麻煩,可節省大量時間,隨時嫁接。接穗的選擇與儲藏要注意以下幾點:
穗條必須健康無病蟲害,如有白粉病、黑斑病或紅蜘蛛等則不可取。
通常情況下可選一年生或不足一年生的開花后的穗條,自苞片以下第二枚腋芽算起整枝著花枝,均可作為穗條使用。著花枝長短不一,長可150cm,短則10cm左右,所含接芽數量不一,有時同一枝穗條上其接芽的充實飽滿程度各不相同,要擇芽而取。總體來講取自穗枝中間部位的接芽最適宜嫁接,成活率最佳。
接穗在一年當中只要有飽滿的接芽任何時期都可儲藏備用,當然夏季要冷藏,冬季可沙藏。冷藏與沙藏的時間不可過長,通常情況下冷藏與沙藏的接穗數量要與砧木的株數大致相等。或以嫁接的速度決定冷藏或沙藏的數量。冷藏與沙藏的前提是必須適當地保濕與保溫,只有適當地保濕保溫才能維持穗條的正常生理活動。實踐證明,科學的冷藏與沙藏有利于嫁接的成活率及成活質量。
2 嫁接時期
按照月季的生長習性及生長規律,在一年中任何時期均可進行嫁接,但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當氣溫達到33℃以上時嫁接的成活率相對降低,低于5℃時嫁接株處于休眠狀態,因此利用冬季休眠期嫁接是適宜的。
3 嫁接方法
依照目前生產實際以及月季嫁接的主流方法,可將月季嫁接方法分為帶木質嵌芽接、T字形芽接、大開門芽接等。
3.1帶木質嵌芽接
在砧木距地面4~6cm的向陽面用單面保險刀片,按30~40°斜角切下長1~2cm的盾形切口。然后用同樣方法,同樣大小在穗條上選取充實飽滿的接芽嵌入已切好的砧木切口上,用彈性及寬度適中的白色塑料帶自下而上環環壓邊綁縛牢固,松緊要適度。將接芽嵌入切口時形成層要盡量最大面積地對準,做到不露砧木木質部。該方法操作簡便快捷、成活率較高,但技術要求高,必須掌握砧穗一次性吻合的技術。
3.2 T字形芽接
T字形芽接同樣是目前月季嫁接生產的流行方法。用短刃豎刀在砧木距地面4~6cm的無分枝向陽面處橫切一刀,約5~8mm寬,其深度剛及木質部,再于橫切口中部下豎直切一刀,約1.5~2cm長,使皮層形成T字形開口。將穗條從母株上剪下,去葉片留葉柄,選擇充實飽滿的接芽,用利刀在其上方約0.5cm處橫切一刀深入木質部約3mm左右,再用刀從接芽下方約0.5cm剛及木質部向上推削至接芽上方的切口為止。用刀挑開砧木T字形切口的皮層,將接芽植入切口內,植入后要進行微調,將接芽的橫切口與砧木的橫切口對齊而不能暴露砧木形成層,一次性就位最為理想。接芽放妥后即用塑料帶綁縛,綁縛時必須露出接芽。該方法雖顯繁瑣費時,但操作熟練后可在1min內完成一株的嫁接,且嫁接成活率極高,成活質量極佳。
3.3大開門芽接
大開門芽接法也是目前很受歡迎的嫁接方法,技術要求高,砧穗切口暴露時間不能過長,操作要點如下:在砧木距地面4至6cm的光滑無分枝的向陽面用短刃豎刀橫向切一刀,深度剛及木質部,然后對準橫切口的一端向下1.5~2cm縱切一刀,再于橫切口的另一端依照原樣再切一刀。兩刀深度均剛及木質部,而后再于橫切口下方約0.5cm處橫切一刀,并用刀將切斷的一小塊方形皮層剔除露出木質部,然后用刀掀開。將穗條去葉片留葉柄,選擇充實飽滿的接芽,用刀在其接芽上方約0.3cm處橫切一刀,后對準橫切口的一端向下1.5~2cm縱切一刀,再于橫切口的另一端依照原樣縱切一刀,后再對準兩縱切口橫切一刀,形成一塊帶有接芽的長方形芽片,四刀深度均及木質部。用刀或用手掀開砧木皮層將接芽迅速植入并作微調。將砧穗兩橫切口對齊,用塑料帶綁縛,松緊要適度。采用該方法嫁接,砧穗形成層接觸面積大,供養迅速,可大大提高成活率及成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