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萍
川西云杉(Picea balfouriana)為中國西南高山特有的森林類型,廣泛分布于四川西部,西藏東部及南部,青海南部。目前,云杉苗的生產主要是通過實生繁殖,但云杉實生苗前期生長緩慢,結實亦較晚,而且實生種子園由建園到生產出可用種子需時極長,致使云杉良種苗供應不足。云杉的無性繁殖培育技術研究,國內外均有較多的報道。川西云杉的扦插苗的根系普遍較普通實生苗發達,可以充分保證造林成活。但山地育苗技術目前總結尚少,通過作者在山地進行川西云杉育苗實踐,總結出了一套育苗管理技術。培育的大苗在城市綠化和道路邊綠化中也有使用。現就山地育苗技術要點簡介如下:
1 育苗地概況
育苗地設在黨川鄉境內,山脈南坡西段山地,地處東經105°57′~106°09′,北緯34°07′55″~34°21′38″之間,海拔高度在1060~2550m之間,森林覆蓋率85%,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700mm,年平均氣溫12℃左右,無霜期約170d。
2 整地作床與土壤消毒
秋后進行深翻土地,耕地深度一般為30~35cm。第2年開春解凍后,對苗圃地結合淺耕施入腐熟的農家肥作基肥,農家肥30000kg/hm2,同時加入殺蟲劑(地蟲磷20kg/ hm2)、殺菌劑(硫酸亞鐵3000kg/ hm2)。然后作成高苗床,以東西走向最好,能充分接受光照,增加地溫,床高5~10㎝寬120㎝,步道寬35㎝。床面要平整,排水溝必須流暢,以防止大雨時積水。
3 播種
3.1種子處理
當育苗地大氣溫度連續5d保持在6℃以上時進行種子處理。云杉的發芽率50%~80%,差異較大,需提前檢驗種子質量以確定播種量,一般用量為600~900kg/hm2。播種前12 d進行種子處理,先風選幾遍,然后用冷水浸種24 h,去掉浮起的癟子和雜物,再將種子撈出放入0.3%的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種0.5 h,撈出后用清水沖洗后進行催芽處理。
3.2種子催芽
在大棚或在室內進行催芽,溫度保持在15℃~28℃之間變溫催芽,用潮濕的厚布蓋住種子,以保持種子表面的濕潤,白天溫度較高時2 h翻動一次種子并適當噴水。在適宜的條件下7~9 d出現裂口,當種子裂口率達到30%,即可進行播種。
3.3播種
播種前一天將苗床灑透水,然后用五氯硝基苯或地克松溶液對床面噴灑殺菌。種子采用滿床撤播的方式,均勻撒播后用細小的腐殖土覆蓋,覆土厚度控制在0.3㎝左右。
4 苗期管理
云杉從播種到幼苗真葉出現是生命中最脆弱的時期,要細心和科學管理,從播種到出土需要8~11d。水分管理:幼苗出土前,要經常保持床面濕潤,土壤不板結可不噴水,當苗床表面泛白時,用細嘴噴壺表面灑水,控制水分至幼苗脫殼。幼苗真葉長出進入高生長期后增加澆水量,經常保持苗床濕潤以滿足苗木生長的需要。進入封頂期,減少澆水量,維持苗床濕潤即可。遮陰管理:播種后順著苗床上空1m處懸空搭蓋50 %的遮陽網,并在下雨天和灑水時能將遮陽網推到一邊。遮陽網搭到幼苗高生長開始后撤除。除草管理:一般采用人工拔草,按“拔小拔了”清理苗床雜草。施肥管理:幼苗高生長期6~7月份每20 d進行葉面施肥1次,噴施2 ‰的尿素溶液2 kg/m2。在8月下旬追施1次5‰的磷酸二銨溶液1.5 kg/m2。9月中旬噴施1次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1.5 kg/m2。
病蟲害防治:苗期病害防治以預防為主,出苗期至真葉形成前,控制澆水量,以保持基質表面微干,中下部基質潮濕狀態最好。出苗期噴施1次等量式波爾多液,以后每隔7d噴施一次多菌靈1/1000或甲基托布津1/700溶液殺菌。播種后到出苗脫殼期易受到鳥雀吃食,需要安排專人驅趕鳥雀。
越冬管理:在土壤上凍前幾天將苗床澆透水。西秦嶺山區冬季寒冷、風大,需要在苗床上覆蓋1cm厚的松針葉、碎秸稈等,或用干土進行覆蓋。
5 移栽苗管理
2年生的云杉苗高達6~8㎝時進行移植,移植前一年的冬季對移植地進行整地和施底肥。苗木最好在春季苗木萌動時到芽膨大時進行移植,移栽前2d將苗床澆透水,起苗時對超過15㎝以上的根系進行截斷,移栽株行距10×15㎝,移栽苗木深度與原土痕一致,移植應做到隨起隨栽,盡量縮短根系在陽光下的時間,栽正并壓實周圍土壤。苗木移栽后,立即澆透水。進入生長期每20d葉面施肥一次,每30d除草一次,充分澆水滿足苗木對水分的需求。入冬土凍前澆透水一次,不需要保護就能夠安全越冬。
6 苗木出圃
2年生幼苗800~1000株/㎡,移植后67株/㎡,畝產3萬株,生長4年,苗高20㎝,地徑0.4㎝,一級側根28條,達到出圃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