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友森+王梁+王飛+楊為民



摘要:對北京農產品電商經營現狀進行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政府及社會需求,在科學性等原則的指導下,對農產品電商進行定性定量系統分析,設計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借助主成分分析法,構建具有代表性和可行性的評價指標體系。
關鍵詞:農產品電商;評價指標;主成分分析;北京市
中圖分類號: F713.36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7)07-0287-03
2016年1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88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03%,“互聯網+”行動計劃不斷助力企業發展[1]。由互聯網電子商務技術帶來的農業發展勢必為農產品電商帶來巨大機遇,農產品生產經營方式正在面臨著供給側改革,如何應對日益龐大的互聯網市場,成為農產品生產經營者不得不思量的新問題。目前,農產品電商逐漸形成了阿里系、京東系等平臺電商,還有一些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農產品電商,以及處于成長型的特色農產品電商[2]。盡管出現了眾多農產品電商平臺,但其發展水平良莠不齊,亟需一個相對統一的評價指標體系來加以評判和引導,從而規范我國農產品電商市場,提高其整體發展質量和水平[3]。
1數據來源
本研究選擇知名度較高,具有B2C、B2B的農產品電商平臺,以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數據收集,實際收集65份調查問卷,經篩選剔除不相關及不符合要求的數據,共收集農產品電商平臺調查數據有效數據57份,回收率87.69%。
2指標體系的建立
在評價指標選擇時,遵循以下原則:(1)科學性原則,指標選擇時從實際出發,客觀真實地反映農產品電商的發展現狀;(2)系統性原則,所設指標不但要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農產品電商的主要特征和發展狀態,而且還要反映農產品電商各指標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使之具有系統性;(3)實用性原則,評價指標應該符合互聯網特點,簡單、清晰且易于理解;(4)定性定量相結合的原則,所選指標保證評價過程嚴謹客觀,同時有利于分析結果的處理。在前期調研、研究文獻以及專家建議下對評價指標進行設想分級,共分為2級指標(表1),一級指標共分為6個,二級指標36個。
3主成分分析
應用SPSS軟件進行分析處理得到6個初始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77.167%,但增加2個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可以達到79.829%且初始特征值都極接近1,若增加3個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可以達到82.147%,但初始特征值偏離1較多,因此選擇增加2個因子,這樣降維獲得主成分因子(表2)更合理。為了對因子載荷量進行更好的解釋,須要對成分矩陣進行旋轉。通過最大方差法進行正交旋轉之后的矩陣(表3)。
4結果與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第1主成分因子在訂單總數、網上用戶數量、個人用戶數量、電商銷售額、日均訂單處理量、基于移動互聯網交易額、在線支付比例、企業銷售收入中網上訂單金額的比重、在線支付筆數、網絡零售交易額、單次訂單額、京內電商交易額、B to C、單次訂單量14個指標上的載荷比較高;第2主成分因子在注冊時間、注冊地、職工人數3個指標上的載荷比較高;第3主成分因子自有倉庫、自有物流、專業技術人員3個指標上的載荷比較高;第4主成分因子在企業用戶數1個指標上的載荷比較高;第5主成分因子在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2個指標上的載荷比較高;第6主成分因子在通過第三方平臺產生的交易額1個指標上的載荷比較高;第7主成分因子在自有倉庫、主營業務收入2個指標上的載荷比較高;第8主成分因子在面向國內交易額1個指標上的載荷比較高。不同的載荷分布區間生成了8個主成分因子,由表3可知這8個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78.657%,所以這8個主成分具有足夠的代表性。
為進一步強化對農產品電商的實際應用,選擇20余家有代表性的農產品電商進行深度訪談,對8個主成分進行適度提煉,由此歸納出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評價指標,詳見表4。
5結論與建議
農產品電商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是“互聯網+”行動的客觀要求,也是政府強化電商引導與宏觀管理的現實需要,隨著互聯網在供給側改革中的應用,其評價指標也須與時俱進。對農產品電商的評價是一個系統工程,從政府及社會關注角度,上述8個主成分基本涵蓋了相關主要信息,可以從整體予以基本把握,經過實踐檢驗,得到較為廣泛的認同。
為了進一步就農產品電商企業進行研究,筆者針對電商個體進行調查,就企業管理來說,還有幾個方面需要在企業發展中予以關注: 一是財務。包括資金來源、運營成本、利潤共計3個指標,從運營資金方面評價農產品電商生存能力。二是包裝、倉儲、物流。包裝標準化、產品物流及保存、冷鏈物流效率、物流費用這4個指標反映農產品電商在交易過程中的農產品特別是生鮮農產品品質保障能力。三是線上交易客戶數據。涉及訪問量、用戶數量、活躍用戶數量、用戶轉化率、客戶數量、客戶流失率、客單價、客單量、復購率、每天訂單數、回
頭客比例、投訴率、消費者線上購買習慣等13個指標,基本反映農產品電商的客戶關系管理運營能力。此外,消費者定位和特色成為農產品電商競爭優勢的主要體現。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 [2016-07-05]. http://www.cnnic.net.cn.
[2]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4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EB/OL]. [2015-04-08]. http://www.100ec.cn.
[3]蔡朝陽. 農業網站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實證研究——以江蘇省為例[D]. 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