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焦曉輝
博士夫妻逆襲講相聲:從此都是笑的日子
■文/焦曉輝
其實,生活才是人們要一輩子研究的課題。

歡樂的一家人
李宏燁和鄭鈺是上海交通大學一對85后博士夫妻。3年前,他們放棄了研究12年的工科專業,創辦了一家相聲俱樂部,專職做相聲演員,身邊很多人都不理解。
2017年的交大跨年晚會上,夫妻倆應邀表演了一段相聲《石器時代》,大受歡迎,掌聲笑聲頻現。很快,《石器時代》在網上和朋友圈被瘋傳。2500萬的點擊量讓夫妻倆一下子徹底紅了。博士夫妻為什么都選擇講相聲呢?
李宏燁的興趣愛好很廣泛:他排球打得很棒,高二考了個排球二級裁判證書;他愛作曲唱歌,高中時期,他寫過80多首歌曲,其中一首原創歌曲,曾拿到過省級歌唱比賽金獎;他愛寫作,文章經常見諸各大報刊雜志。
但是,愛創作的李宏燁,文科成績平平,理科卻十分厲害。上初中后,他不喜歡上語文課,背誦和默寫課文是他的難點,于是,他開始研究老師的上課方式。一次物理課上,老師講解“焦點”:“一束光打到一個凸透鏡上,就變成了一個點,在這個點上放一塊木頭,木頭就會點著燒焦。這個點,就叫焦點?!?/p>
李宏燁聽完眼睛發亮,他高高舉起手,說道:“老師,我太愛你了!”這句無厘頭的話,惹得同學們哄堂大笑,李宏燁卻一本正經地說:“老師講課生動有趣,我喜歡。”
后來,李宏燁發覺,化學老師和數學老師的課,同樣有趣,他們也會用一個個好玩的事例和實驗,讓學生輕松理解書本里枯燥乏味的定義和公式。李宏燁對理科越來越感興趣,那些事例和實驗,就像是相聲里好笑的段子,吸引著他探求“包袱”里裹藏的奧秘。
李宏燁喜歡發掘和研究生活中的趣事,然后用相聲段子的形式,編寫出一個個輕松幽默的小故事。剛開始,他是出于興趣,但漸漸發現,編寫的這些搞笑段子,其實蘊藏了人生中的很多哲理,能給聽眾帶來很多思考。特別是他的段子“治愈”了親戚家一名孩子愛撒謊的毛病后,他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上高中后,他開始給報紙雜志投原創幽默段子,成了一個理科成績特棒、文科成績一般的文字愛好者。
2003年9月,17歲的李宏燁以優異成績考入上海交通大學機械系。學校有各種業余社團,剛進大學半年,李宏燁就加入了籃球學會、排球學會、相聲協會。由于積極參加各類活動,這個身高1.89米,性格幽默開朗、多才多藝的學霸級帥哥,在校名氣漸漲。
2004年12月,交大照例要準備一臺跨年晚會,李宏燁應邀擔當一個音樂劇劇組的編導。他作詞作曲了7首歌,有一首歌的領唱部分音調特別高,劇組人都唱不上去。
第二天,招賢告示一貼,劇組來了幾十個女生試音。結果,一位叫鄭鈺的大一學妹試音成功。鄭鈺不僅唱歌好聽,人長得也甜美。
李宏燁越不知不覺地開始注意鄭鈺。一次排練結束,鄭鈺找到李宏燁:“你歌詞寫得特別棒,但我覺得整場音樂劇名改一個大氣磅礴的名字更好,現在的劇名格局太小,給人的印象不深刻,也不符合這個音樂劇的氣質?!?/p>
李宏燁頓時對鄭鈺刮目相看。他在創作完這臺音樂劇后,各種細節反反復復不知修正過多少回,一直覺得不夠完美,但也不知哪里出了問題,沒想到,鄭鈺一句話就點醒了他。
第二天,鄭鈺偷偷塞給李宏燁一張紙條。李宏燁的心“咚咚”直跳:“哇,現在的小女生真膽大,竟然主動向男生表白!”
打開一看,卻是20個音樂劇的候選名。李宏燁想,排練時直接提建議不就完了嗎,為什么要偷偷給我呢?當看到紙條最下面“如果啟用其中的名字,它依然是你的創意”這行小字時,他才明白鄭鈺的用心。李宏燁頓時被鄭鈺打動,他發現,這個聰穎好強的小學妹竟然還有善解人意的一面。
李宏燁喜歡上了鄭鈺。鄭鈺感受到了愛情的召喚,而李宏燁也一直是她心目中的“男神”。
鄭鈺數學成績不好,因此,她除了埋頭學專業,就是花大量時間“啃”數學,幾乎沒參加過學校的業余社團。盡管這樣,她的數學成績卻毫無起色。一天,鄭鈺數學又考砸了,在李宏燁面前哭得稀里嘩啦。李宏燁拉起她就跑,說:“我帶你去一個好玩的地方,保準你笑?!?/p>
這個好玩的地方,就是交大相聲協會,協會的成員正在編排相聲。李宏燁進相聲協會已快2年,是協會的臺柱子。這兩年,他利用課余時間,已經給協會原創了70多個相聲段子。那天,鄭鈺果然被逗樂了。李宏燁又拉著鄭鈺去籃球協會、排球協會打球。鄭鈺這才發現,原來大學生活這么生動有趣!
接下來一段時間,李宏燁為鄭鈺一對一補課,教她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怎么合理利用時間培養興趣愛好。
在李宏燁的影響下,鄭鈺的興趣愛好也被激發出來,而她最喜歡的就是相聲。不久,鄭鈺加入到相聲協會。李宏燁寫相聲,她負責鑒別、挑毛病,覺得不好笑的地方,就建議李宏燁改進。鄭鈺敏銳的判斷力,就像為李宏燁增添了一對有力的翅膀,讓李宏燁的創作熱情愈加高漲。學業上的好搭檔、生活中的好伙伴在共同成長中,自然而然地收獲了愛情。
2007年,李宏燁讀交大研究生二年級,鄭鈺也考取了交大研究生,兩人打算結婚??墒?,鄭鈺的媽媽了解到李宏燁的家境一般后,堅決不同意。
鄭鈺是那種遇到大事特別有主見的女孩。這次,她要為自己做主。2008年春節,鄭鈺回家過年,偷拿了家里的戶口簿,在2月21日李宏燁生日那天,與李宏燁在上海登記結婚。事后,媽媽聽說了,在電話里生氣地說:“以后有你哭的日子!”
2009年,李宏燁順利考取交大工科博士。同年10月,他們的大女兒小瓜出生了。此時,李宏燁遇到了課題上的一些分歧,暫時中斷了科研。為了支持鄭鈺考博,賦閑在家的他,主動承擔起帶孩子的任務。忙里偷閑,他就寫相聲,為相聲協會排演出。他對創作對相聲越來越癡迷,有時候寫到精彩處,他會不由自主地笑出聲。
一次,李宏燁邊看孩子邊寫相聲,4個月的小瓜忽然從床上滾到了地上。鄭鈺回來,看見小瓜頭跌破了,第一次對李宏燁發火:“要是把小瓜跌個三長兩短,你那點博士津貼負擔得起嗎?”話剛說完,鄭鈺就后悔了,自己這話說得太傷人了!她連忙解釋:“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那個意思……”
李宏燁緊緊握著鄭鈺的手,把她擁進懷里說:“我倆還用得著解釋嗎?我懂你!”鄭鈺整理好情緒,對李宏燁說:“咱倆約定,以后吵架一定要手拉著手,好嗎?”李宏燁點頭:“而且不許哭,要笑著吵架!”鄭鈺接著說:“并且要笑著生活!”
夫妻倆對視著,突然哈哈大笑。這時,床上的小瓜也“哈哈”笑了兩聲。夫妻倆跑過去,抱著小瓜又親又逗,三個人笑作一團。
自此,他們又在約定里加了一條:每天無論再忙,兩人都要跟小瓜互動,陪著小瓜“哈哈”笑30分鐘。那次風波,小瓜附和著父母笑,給了夫妻倆啟示:孩子雖然不會說話,但她能從父母的笑聲中感受到他們的心情。陪孩子笑,既能培養感情,又有利于孩子形成樂觀的性格。所以,生了第二個孩子后,夫妻倆的這個約定也保持了下來。
如今,笑,給了這個家庭無盡的活力。鄭鈺深有感觸地說:“笑,其實也是一種反饋,告訴別人——你很棒,我喜歡你,這樣能讓別人變得更好。所以,我們在那段同甘共苦的歲月,一點也不覺得苦。我們越來越覺得,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會開心。讓生活充滿歡聲笑語,不也是一種成就嗎?所以,我們都愿意冒點物質上的風險,去換回精神上的收獲?!?/p>
李宏燁和導師商量,開始繼續研究課題,寫畢業論文??墒牵麉s吃驚地發現,自己做課題研究有些心猿意馬,甚至覺得是一種壓力。一天,鄭鈺忽然對李宏燁說:“你就專心創作相聲吧?!崩詈隉蠲H坏赝嶁?,自己性格有些優柔寡斷,事業上出現轉角,他難以取舍。
鄭鈺說:“我看得真切,你在創作相聲時,是多么投入??!可是你搞科研卻沒有這種熱情,我覺得你更適合創作相聲?!?/p>
李宏燁“呼哧”松了口氣,他確實很享受在臺上講相聲的感覺。2013年5月,李宏燁原創的相聲劇《學長》在交大進行專場演出。那一場1500人、149分鐘的演出,觀眾笑了900多次。上海曲藝家協會還專門為這部相聲劇開了場研討會,之后,《“高笑”相聲劇引爆交大》在學術刊物上發表。
于是,夫妻倆更堅定了走“相聲”專業之路,他們“夫唱婦隨”、“夫捧婦逗”,一起上臺表演。兩個月后,兩人正式脫離交大相聲協會,創辦了“新語”相聲俱樂部,對外商演。
2014年1年時間,夫妻倆帶領相聲俱樂部的幾位演員,一共原創了180個新段子。這些段子的靈感都來自于生活,夫妻倆越來越覺得,相聲其實不是供人娛樂的內容,而是一種傳遞思想和快樂的語言。這種語言其實是一種歡樂配方,等著他們去傳遞和研發。因此,兩人創作相聲段子的熱情更加高漲。
李宏燁博士畢業后,回絕了幾家企業的工作邀請。鄭鈺一邊讀博,一邊和李宏燁開創相聲事業。2016年2月,夫妻倆歷經1年,共同創作了一臺相聲劇。這臺由10多個相聲和情景劇組成的相聲劇,在朋友圈和網絡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夫妻倆幽默輕松的相聲表演,令人忍俊不禁。他們開始小有名氣,一些學校和企業的文藝演出、團體活動中,總會出現他們喜慶的身影。
2016年10月的一天,一對情侶找到李宏燁夫妻倆,邀請他們給自己10天后的婚禮創作幾段相聲。夫妻倆立即著手準備,李宏燁負責創作內容,鄭鈺負責提意見修改。接著,兩人認真排練、錄制,對著錄像反復研究,哪個地方需要改進,哪個地方需要增加笑點。結果,婚禮上,他們的相聲贏得了臺下此起彼伏的笑聲和掌聲。有嘉賓說:“雖然生活中有很多不開心,但經常聽聽笑話段子,還有什么樣的煩惱排解不掉呢?”夫妻倆信心大增,有了這門語言技術,他們的生活也變得樂趣無窮。
在2017年上海交通大學跨年晚會上,夫妻倆表演的原創相聲《石器時代》火了,網上觀看量超過2500萬。很快,《石器時代》上了人民日報和共青團中央的官微,還登上了上海軌道交通和公交車上的移動電視。2017年2月初,夫妻倆又把相聲說到了央視《歡樂中國人》。他們的相聲事業開始蒸蒸日上。
這對夫妻不富裕,他們住的房子是租來的,但兩人在事業上互相勉勵支持,生活上彼此體貼有愛,一家4口歡歡樂樂生活在一起,他們覺得這樣很幸福。
李宏燁說:“其實,生活才是人們要一輩子研究的課題。我和妻子愿意研發出生活的歡樂配方,歡樂著自己的同時,也把這份快樂傳遞給別人?!?/p>
(責編/鄧琳琳)
E-mail:dllab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