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林業碳匯市場供需研究
——以廣東長隆碳匯造林項目為例

2017-05-24 14:48:56石柳唐玉華張捷
中國環境管理 2017年1期
關鍵詞:成本

石柳,唐玉華,2,張捷,2*

(1. 暨南大學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廣州 510632;2.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廣州 510632)

我國林業碳匯市場供需研究
——以廣東長隆碳匯造林項目為例

石柳1,唐玉華1,2,張捷1,2*

(1. 暨南大學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廣州 510632;2.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廣州 510632)

廣東長隆碳匯造林項目作為我國首個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簽發的林業溫室氣體自愿減排(CCER)項目,對于我國林業碳匯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本文對廣東長隆碳匯造林項目進行了成本收益分析,發現林業碳匯交易價格被遠遠低估,從而使該項目不具備經濟上的可復制性。為探究交易價格被低估的原因,本文考察了林業碳匯市場的供需關系,發現目前碳交易市場對林業碳匯CCER需求不足僅是表象,供需錯配才是實質。首先,從需求側來看,廣東省碳排放配額設置過于寬松,缺乏林業碳匯CCER的接納能力;其次,就供給側而言,CCER的交易成本很高,且項目申報要求業主為企業法人,這嚴重限制了林業碳匯CCER的有效供給。鑒于以上問題,本文提出應同時從林業碳匯CCER的需求側和供給側著手改革。就需求側而言,收緊廣東省碳排放配額總量,并將林業碳匯CCER交易由補充機制改為配額管理。就供給側而言,可以結合廣東省推進林業碳普惠制度,將項目申報主體和交易主體放寬到獨立法人和個人,廣泛吸收民間資本、培育大型林業企業開展碳匯造林項目;降低碳匯項目進入門檻,根據省情制定方法學,簡化簽批手續。

長隆項目;林業碳匯;成本收益;供需

引言

未來十多年,我國將進入迎接碳排放峰值來臨的時期。在這一時期,經濟增長對于我國解決就業和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依然十分重要。森林固碳具有生態破壞小、綜合效益好等特點,合理利用林業碳匯,將間接減排與工業直接減排相結合,有利于在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的同時,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

縱觀現有的碳匯林業和林業碳匯的研究成果,發現國內外研究重點較為一致,主要集中在對森林的吸碳功能[1-4]、儲碳量計量[5-8]及森林在陸地碳循環方面的作用[9-11]等領域,研究內容較為豐富。我國關于林業碳匯的研究起步較晚,從研究的視角和范圍來看,以國家層面的宏觀研究和實施的碳匯項目研究為主,著重分析我國林業政策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作用和我國實施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的潛力,并對我國碳匯林業項目的需求和發展碳匯林業的設計思路進行研究。如張小全等[12]、宋宗水[13]等對林業CDM項目的可行性和發展潛力進行了分析;李怒云和徐澤鴻等[14]研究了林業碳匯項目的優先發展區域;而馮亮明和肖友智[15]、唐曉川[16]等對林業碳匯項目的成本收益進行了分析。從現有研究成果來看,涉及碳匯林業和林業碳匯社會科學范疇的相關研究不足,如對林業碳匯項目成本有效性、增匯的經濟刺激手段尤其是政策方面、碳匯交易機制設計、碳匯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等的研究相對缺乏。碳匯林業是一個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于一體的多學科研究問題,伴隨著我國林業碳匯實踐的逐漸推廣,迫切需要從經濟學、社會學、政策學和管理學等社會科學角度進行碳匯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研究。

廣東省是我國第一經濟大省,在國家發展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毋庸置疑,廣東將成為全國總量減碳約束最為嚴格的地區之一,如何處理好節能減排與經濟持續發展的矛盾,是廣東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為此,廣東省在政策機制上先行先試,將林業碳匯納入碳排放管理體制之中,允許控排企業利用林業碳匯抵扣實際排放量a盡管真正意義上的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尚未形成,國內的7個碳交易試點市場(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東、湖北和深圳)均為CCER預留了配額交易的比例(包括工業減排量和林業碳匯減排量)。其中,廣東、湖北、天津、深圳在使用CCER抵消排放時,不得超過當年年度排放量的10%,重慶為8%,上海和北京為5%。。而廣東長隆碳匯造林項目作為全國首個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簡稱發改委)簽發的中國林業溫室氣體自愿減排(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 CCER)項目,對于我國林業碳匯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總結長隆項目的經驗與不足,有助于提高碳匯造林項目的可行性和可推廣性,使得碳匯造林與碳匯交易成為應對氣候變化,以及通過生態服務市場化補償機制撬動生態功能區綠色發展的重要杠桿。

1 廣東長隆碳匯造林項目設計及實施進展

為推動廣東省林業碳匯項目減排量的開發和自愿碳減排交易,為開發林業碳匯項目積累經驗和提供參考,廣東翠峰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在省林業廳和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廣東碳匯基金的支持下,于2011年1月起在廣東省欠發達地區的宜林荒山實施碳匯造林項目b資料來源于《廣東長隆碳匯造林項目審定報告》《廣東長隆碳匯造林項目監測報告》和《廣東長隆碳匯造林項目核證報告》。,實際完成造林面積13 000畝。項目涉及梅州市五華縣轉水鎮、華城鎮,興寧市徑南鎮、永和鎮、葉塘鎮,河源市紫金縣附城鎮、黃塘鎮、柏埔鎮,東源縣義合鎮。其中,梅州市五華縣4000畝,興寧市4000畝,河源市紫金縣3000畝,東源縣2000畝。為避免產權糾紛,造林地均采用集體林地,簽署的碳匯造林三方協議明確了廣東翠峰園林綠化有限公司負責項目資金投入和建設,并享有碳匯處置權利;興寧市、東源縣、紫金縣和五華縣林業局負責碳匯造林的組織工作;各村村委會負責提供符合碳匯造林條件的林地,并做好林木管護工作,享有林木所有權。林地上所有產出歸林農所有,但規定一定期限內不能進行砍伐。林農獲得土地租金,項目還計劃將部分碳匯交易收入分配給林農,剩余部分作為森林撫育金。

由于該項目的資本金來源于廣東長隆集團有限公司對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的1000萬元捐款,故項目被命名為“廣東長隆碳匯造林項目”(以下簡稱長隆項目)。廣東省林業廳為項目提供政策指導和協調服務,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等提供資助和技術服務,根據國家發改委備案的方法學AR-CM-001-V01《碳匯造林項目方法學》進行開發。2014年3月30日該項目通過了國家發改委備案的自愿減排交易項目審定與核證機構中環聯合(北京)認證中心有限公司(CEC)負責的獨立審定。項目申請CCER的20年固定計入期的減排量,預計年減排量(凈碳匯量)為17 365噸CO2當量,項目計入期為2011年1 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共計20年,計入期內的總減排量為347 292噸CO2當量。2014年7月21日,長隆項目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審核,獲得備案,成為全國第一個可進入國內碳市場交易的中國林業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林業碳匯CCER)。2015年5月25日,廣東長隆項目首期減排量獲得簽發。首期減排量檢測期為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含首尾兩天,共計1461天),監測期內的實際溫室氣體減排量為5208噸CO2當量(遠低于備案的項目設計文件中預估的本監測期內溫室氣體減排量77 113噸CO2當量)。隨后,廣東翠峰園林綠化有限公司與廣東粵電環保有限公司在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簽訂了交易協議,交易碳排放量為5208噸,價格為20元/噸,完成了國內碳市場上林業碳匯CCER的第一筆交易。

2 廣東長隆碳匯造林項目成本收益分析

林業碳匯CCER交易價格的確定與其成本、收益密切相關。參照張捷[17]提出的三類森林生態補償標準(見表1),林業碳匯的交易價格可以依據生態公益林的造林撫育直接投入成本來確定,這是生態產品定價必須達到的底線,在直接成本基礎上加上機會成本,則形成全成本定價,達到中等定價標準,而基于生態服務價值的定價則屬于生態產品定價的高標準。由于森林生態服務功能的受益者難以界定,難以根據“誰受益、誰補償”原則開展橫向補償,而各級政府可用于生態補償的財力有限,如果基于森林的生態服務價值定價,恐怕政府的支付能力有所不逮。而馮亮明和肖友智[15]指出,一般地,可以合理地假定造林再造林項目的機會成本等于0。鑒于根據造林撫育的直接投入成本定價,不僅定價機制相對簡單,而且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要求,為保證碳匯造林再造林項目的可持續性和可復制性,交易價格的確定至少應抵消植樹造林和森林管護的直接投入成本,以避免削弱造林主體的積極性和能力。在此基礎上,再依據省財政對生態公益林和碳匯林采取的“小步快走”逐步提升的補貼標準,進一步提高交易價格以彌補部分間接投入成本,向中級定價標準邁進。

表1 森林生態服務產品定價標準分類及其依據和特征

資料來源:張捷,傅京燕.廣東省生態文明與低碳發展藍皮書[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5.

表2 廣東長隆碳匯造林項目成本與收益

為考察長隆項目是否具備可持續性和可復制性,首先對其進行成本收益分析(見表2)。就成本而言,項目的直接投入成本來自五個方面:土地租金、造林成本、撫育成本、計量監測成本及核證成本。為避免產權糾紛,長隆項目造林地均采用集體林地,土地所有權歸村集體,使用權歸林農,林農獲得土地租金和林地的所有產出(還可分享部分碳匯交易收入)。土地租金為每畝每年40~50元,其中桉樹林為每畝每年10元。據粗略統計,1.3萬畝土地20年的租金成本約為780萬元。此租金就目前來看已非常低廉,今后將很難以如此低的租金獲得造林土地。就造林成本而言,造林密度每畝74株a,實際造林面積1.3萬畝,按每畝700元計算,造林成本大約為910萬元。而造林要真正見成效,需連續撫育三年以上,包括除草、松土、施肥、灌溉、排水等工作,按三年每畝150元計算,撫育成本至少需要195萬元。除此之外,項目20年計入期內需進行5次碳匯計量監測工作,分別為2012年、2015年、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主要由廣東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實施,按內部成本價每次20萬元計算,整個項目計量監測成本至少需要100萬元。此外,項目監測期減排量在報送國家發改委備案前,需經中環聯合(北京)認證中心有限公司核證,核證費用大約為每次10萬元,整個項目計入期內所需核證成本大約為50萬元。除上述項目直接投入成本外,一個林業CCER項目成功備案并獲得減排量簽發,還需經過國家發改委的審核批準過程。由于國家發改委審核批準要求嚴格,項目組成員需為此項目多次往返于廣東和北京,簽批交易成本不可小覷(因預算中并未設此專項經費,故該筆費用未做成本統計)。從上述成本支出來看,整個長隆項目大約花費2035萬元的直接投入成本。按直接投入成本加部分間接成本定價法,該筆碳匯交易價格至少應為每噸60元,以維持生態建設的可持續性。

然而,受國內經濟下行和國際碳市低迷的影響,該項目首期減排量僅以每噸20元的價格成交,按此市價計算,整個項目計入期產生的34.7萬噸凈碳匯量僅獲得694.6萬元的碳匯交易收入,而項目直接投入成本至少為2035萬元,林業碳匯的商業價值被嚴重低估,項目業主難以收回前期成本。若僅從碳匯交易收入來看,長隆項目無疑不具備經濟上的可持續性和可復制性。為避免影響碳匯造林的積極性,該交易價格并未對外公布。然而,除了碳匯收入外,林農還將獲得木材收入。從理論上說,造林再造林項目并不會嚴重影響森林資源的木材采伐收益a當森林成熟到一定程度,達到森林碳平衡。這時,即使不進行采伐,森林也不再增加碳匯能力;相反,若采伐后進行新一輪造林,使采伐過程能夠實現碳吸收量大于碳排放量,那么采伐更有利于實現碳減排的目標,更有利于實現項目設計的減少貧困、促進地區發展的目標。。按現行木材價格每立方米500元計算,20年后將產生約14萬立方米的木材,實現約7000萬元的木材純收入(剔除了砍伐成本)。森林除了提供木材、固碳釋氧外,還具備防風固沙、涵養水源、保持生物多樣性等多種生態服務功能。據廣東省林業廳和林業科學規劃院估算b主要參照《廣東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18]和《全球陸地碳匯分析系統研發與應用》[19]中的方法核算。,長隆項目將實現平均每畝每年5000元的生態服務功能價值,按20年計入期計算,將產生價值13億元的生態效益,但這些生態效益無法轉化為現金流。

盡管生態效益價值巨大,但單就長隆項目的碳匯造林收支情況來看,該項目無疑不具備經濟上的可持續性和可復制性。是什么原因導致林業碳匯CCER的交易價格被低估呢?這就需要從林業碳匯市場供需層面展開深入分析。

3 林業碳匯市場供需分析

如上所述,林業碳匯CCER的商業價值遠低于其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長隆項目造林13 000畝,年均凈減排量僅為1.74萬噸(從該項目第一監測期來看,由于森林管護不到位,導致第一監測期內實際年均凈減排量僅為0.13萬噸),按照每噸20元的CCER市場價測算,每年將產生34.8萬元的收益。與可再生能源等項目相比,不僅減排產量低,而且開發成本高。林業碳匯項目若想獲得較好的商業利益,必須花費大量精力在尋找前期資金支持和減排量買家上。而若想讓林業碳匯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得以充分體現,項目的開發必須獲得政府的支持。目前在我國“兩省五市”的碳交易試點省市中,均將林業碳匯納入CCER補充抵消機制,廣東省還專門制訂了《廣東林業碳匯項目管理和交易實施辦法》《廣東省林業碳匯計量、監測與認證核證指南》等林業碳匯管理和交易的政策。但是這類補充抵減政策在碳市場的交易中基本上被邊緣化,投資者往往選擇更為廉價的交易標的,以降低自身的履約成本。

如何更好地促進林業碳匯參與碳交易,充分發揮森林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作用呢?本文通過對長隆項目的分析發現,目前碳交易市場對林業碳匯CCER需求不足僅是表象,供需錯配才是實質。首先,從需求側來看,由于廣東省碳排放配額設置過于寬松,控排企業碳排放配額基本夠用,以致作為碳排放抵減機制的CCER交易上限(10%)失去實質性的約束力,林業碳匯缺乏買方;其次,就供給側而言,CCER技術要求嚴格,簽發程序復雜,交易成本極高,且項目申報要求業主為企業法人,嚴重限制了林業碳匯CCER的有效供給。

3.1 林業碳匯CCER的需求不足

按照通常理解,一方面,CCER由國家發改委備案,信用度最高,可在多個地區碳市場之間流通;另一方面,國家發改委作為各碳交易試點地區的主管單位,各個地區碳交易主管部門在制定CCER準入政策時,必然要考慮國家發改委的態度。但在此背景下,CCER卻遇上“皇帝女兒也愁嫁”的情況,這意味著碳市場中存在結構性缺陷。

首先,中國各試點地區的碳排放配額發放過于寬松,缺乏對CCER的接納需求。實際上,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U ETS)在早期(2005—2012年)也存在同樣的“市場妥協”問題。在短短一兩年內,完成數百家企業的納入和履約,實現上億噸配額發放,在此過程中控排企業存在反彈實屬正常。為了確保納入試點的控排企業能夠順利履約,地方政府不得不在初始配額分配中做出一定妥協,以較寬松的配額來保障較高的履約率。2015年廣東省年度碳排放配額總量約4.08億噸,其中控排企業配額3.7億噸c由于控排企業實際配額總量數據涉及產量、經營狀況等相關情況,故未對外公布。,儲備配額0.38億噸,儲備配額包括新建項目企業配額和市場調節配額。由于碳排放配額分配寬松,控排企業的配額足夠使用,0.38億噸儲備配額形同虛設,未分配的儲備配額一般當年注銷,不再轉入下年。盡管廣東于2015年9月推出了類似于歐洲MSR市場收儲制度的碳排放配額回購交易業務d配額回購交易是指配額持有人(正回購方)在將配額賣給購買方(逆回購方)的同時,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日期,正回購方再以約定價格從逆回購方購回總量相等的配額的交易。,部分地方政府仍有可能出于當地經濟發展需要,限制企業出售盈余的配額,以便日后用于上新項目。碳排放配額盈余且回購失敗,勢必導致第二個履約年度市場價格的下行。在這種情況下,為緩減市場價格持續下跌或劇烈波動的風險,地方政府不得不限制CCER進入市場的數量,畢竟企業配額分配辦法已公布實施,不宜頻繁變更,而CCER準入制度可以定期更新。

其次,林業碳匯CCER與有償分配配額之間存在直接競爭關系,導致CCER補充抵減機制收效甚微。即便初始免費配額分配不足,市場主管部門也能以有償拍賣的方式向缺口企業提供配額。如果主管部門放棄拍賣配額轉而使用CCER,則會損失有償拍賣配額的預期收益。盡管林業碳匯與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CCER相比,具有生態破壞小、綜合效益好等優點,且與傳統的工業減排項目相比,林業碳匯除了具有獨特的自然固碳作用外,還有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環境和自然景觀等其他生態效益,但由于林業碳匯CCER在碳排放管理中沒有納入配額管理,僅僅作為補充機制,當林業碳匯CCER與部分有償分配的配額之間發生競爭關系時,主管部門必然偏好于后者,從而制約林業碳匯的發展。

3.2 林業碳匯CCER缺乏有效供給

首先,CCER的方法學要求嚴格,程序復雜,帶來極高的交易成本。CCER項目的方法學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清潔發展機制(CDM)的方法學,開發流程包括6個步驟:項目文件設計、項目審定、項目備案、項目實施與監測、減排量核查與核證、減排量簽發(表3)。

表3 CCER項目開發流程及周期

據此估算,一個CCER項目的開發周期至少要5個月。在整個項目開發過程中,還要考慮不同類型項目的開發難易程度,項目業主與咨詢機構及第三方機構的溝通過程、審定及核證程序中的質疑和答疑過程,以及編寫審定、核證報告及內部評審等環節的時間成本等,通常情況下一個CCER項目開發時間都會超過半年。除項目的開發流程,一個CCER項目成功備案并獲得減排量簽發,還需經過國家發改委的審核批準。由上述項目審定及減排量簽發程序,可以推算國家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評估并進行審核批準的時間周期在60~120個工作日,即需要3~6個月(長隆項目從備案到獲得簽發歷時10個月之久)。綜上,正常情況下,一個CCER項目從著手開發到最終實現減排量簽發,最短時間在8個月以上。

盡管目前國內的7個碳交易試點市場均為CCER預留了配額交易的比例,但由于CCER中碳匯造林項目方法學和森林經營碳匯項目方法學基本照搬CDM,技術要求嚴格,簽發程序復雜,目前大量碳匯造林項目和森林經營碳匯項目在程序和技術規則上達不到CCER的要求,無法獲得國家發改委的審核和簽發,從而無法滿足國內碳排放權交易中重點排放企業的抵消需求,以致國內碳市場碳匯交易成功案例甚少。作為全國首個獲得國家發改委減排量簽發的林業CCER項目,長隆項目首期減排量僅以20元/噸的價格成交,收回約1/3的前期成本,林業碳匯CCER自然難以吸引民間資本。據一項初步評估顯示,森林碳匯交易中的交易成本占項目總支付的50%以上(有的項目甚至占到90%以上)[20]。因此,如何降低交易成本,成為提高森林碳匯有效供給的一個重要途徑。

其次,CCER項目申報要求業主為企業法人,將事業單位、獨立法人和自然人排除在外。長隆項目由長隆集團單獨出資,廣東省林業廳選擇了廣東翠峰園林公司作為項目業主。翠峰園林公司是一家中小企業,無論資金實力、業界影響力還是人才和技術都不可能獨立承擔這樣一個復雜的項目。如果沒有省林業廳以及林業廳下屬的專業機構(如廣東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和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等)的全力支持,長隆項目的成功是不可想象的。僅以林地租用為例,長隆項目為避免產權糾紛,造林地均租用集體林地,但這些林地實際上都已確權承包給了林農。為節約談判成本,項目方先是與作為林農代表的村委會進行前期談判,在簽署租用林地協議時,才讓林地實際產權人——林農參與。如果沒有當地林業部門和基層政府的協助,一家企業根本不可能與成百上千戶林農談判并達成使用權轉讓的協議。而且,在簽訂協議時,為避免糾紛,項目方并未告知林農造林的真實目的為增匯,使得林農對造林和撫育重視不夠,所種樹木成活率低,生長緩慢。該項目第一監測期實際產生凈減排量僅為5208噸,遠低于項目設計減排量77 113噸。導致這一差距的深層原因仍在于產權問題,實際的造林主體為林業部門而非林農本身,難以充分激發林農的碳匯造林積極性。如何設計一套激勵相容的機制,廣泛吸收民間資本投身碳匯造林事業,充分挖掘各類獨立法人(如專業合作社)和個人(如林農)的增匯潛力,是提高林業碳匯有效供給的一個重要課題。

4 政策建議

鑒于以上問題,本文提出應同時從林業碳匯的需求側和供給側著手改革的建議。就需求側而言,適度收緊碳排放配額的發放量,并將林業碳匯由補充機制改為配額管理,為林業碳匯帶來更多的需求。就供給側而言,要結合廣東省推進林業碳普惠制度,將項目申報主體和交易主體放寬到獨立法人和自然人,著力培育大型林業企業,廣泛吸收民間資本開展碳匯造林項目;同時,降低碳匯項目進入門檻,根據省情制定方法學,簡化簽發手續。

4.1 需求側改革:收緊碳排放配額發放量,將林業碳匯納入配額管理

首先,由于碳排放權自身沒有價值內涵,市場價格完全建立在稀缺性上,碳市場工具要發揮作用就必須保證配額的稀缺性。目前參與廣東碳市場交易的企業均是碳排放大戶,其應該承擔更高的標準和更大的責任。碳交易試點初期,為了確保控排企業能順利履約,政府不得不在初始配額分配中做出一定妥協。而在試點推廣期,為避免配額發放過多而導致碳價下行、企業喪失減排動力,政府應當收緊配額數量,確保碳市場相對穩定運行,實現碳價逐年提高的長期目標。

其次,我國的林業碳匯政策及其交易機制建設雖然取得一定進展,但林業碳匯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彰顯。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工林大國,碳匯潛力巨大,林業是我國主要的匯清除部門且林業經濟地位重要,在這點上與新西蘭類似;而我國排放結構又以能源為主,亟需盡快推進能源實質性減排,在這點上又與澳大利亞類似。目前我國采取的林業碳匯碳抵消間接參與碳交易的模式類似于澳大利亞[21],有利于促進實質性減排,但是容易導致減排成本過快轉嫁到居民頭上,且碳市場促進生態效益成效不顯著。為此,我國應結合新西蘭模式和澳大利亞模式,在促進林業碳匯和林業經濟發展以及實質性減排兩個層面協同推進。具體而言,我國現有的試點省市采取碳抵消方案是從“碳源”的角度設計的,影響溫室氣體濃度的“碳匯”角度并未考慮在內。為此,可在目前間接抵消的基礎上,把新造林直接納入碳市場獲取配額補償,同時為避免對實質性減排造成過大沖擊,可在過渡期設置一定的配額發放上限,過渡期后逐步突破發放上限以增強林農為獲得林業碳匯而造林以及進行森林維護的商業收益的可預見性;與此同時,森林既是碳匯也是碳源,為避免毀林導致的森林排放,應對已有林林主的碳匯保護行為帶來的機會成本給予一次性補償,從而起到通過碳市場實現大量減排的效果;再有,現階段各試點市場均“允許”控排企業使用一定比例的林業碳匯CCER抵消排放,而非強制要求“必須購買一定比例的林業碳匯CCER”,這意味著現有的產權制度安排將二氧化碳排放(或中和)配額的用益權全部分配給了排污企業,而非作為保護者的林業。依據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成本不為零的條件下,為打通對林業碳匯的有效需求,政府部門可對二氧化碳排放(或中和)配額的用益權進行初始分配,可以規定超過碳排放限額的企業在購買配額時“必須”含有一定比例(如5%)以上的林業碳匯,購買量不設上限,優先購買企業所在地生產的林業碳匯。這樣就相當于將二氧化碳排放(或中和)配額的用益權部分分配給了作為保護者的林農。同時,地方政府可以將林業碳匯作為碳排放總量的儲備指標,在碳市場上購買多余的林業碳匯,建立碳價格波動的平滑機制,提高林業碳匯收益的可預見性,增強民間資本投資林業碳匯的信心。這樣既可穩定林業碳匯的需求量,也可建立起發達地區企業通過碳匯交易對生態功能區的市場化補償機制,促進主體功能區戰略的實施。

4.2 供給側改革:簡化CCER簽發手續,推行林業碳匯普惠制

鑒于CCER碳匯造林的方法學要求嚴格,交易成本過高,以致國內碳市場林業碳匯交易成功案例甚少,廣東碳市場應該創新交易產品,對于省內林業碳匯項目降低進入門檻,如在降低規模門檻(5000畝)的同時,引入眾籌、眾扶等新模式,廣泛吸收民間資本投身碳匯造林事業。同時,根據省情制定方法學,簡化簽發手續,只要達到廣東標準,即可由廣東省備案簽發減排量(Guangdong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 GCER),準許其在廣州和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所“二板市場”上線交易。“二板市場”僅限于GCER與省內控排企業間的交易,待GCER達到CCER的標準后方可轉到全國統一市場交易。GCER不得直接抵扣國家下達給廣東的減排量,但可以在一定限度內抵扣廣東省內各地區的減排量[17]。

同時,應充分挖掘各類微觀主體的增匯潛力。如果說需求側強調政府的政策和投資,供給側改革則更加突出發揮微觀主體的活力。我國林業產業的各類微觀主體擁有巨大的增匯潛力。因林改而成為經營主體的林農、林工商一體化經營企業,生態旅游企業,包括近幾年涌現的新經營主體,如各種專業合作社、聯盟組織等,在供給側改革時代將發揮巨大的主觀能動性。建議國家將林業碳匯項目申報主體和交易主體放寬到獨立法人(如專業合作社)和個人,而不僅僅局限于企業法人。現階段的低碳政策主要關注工業生產的減排過程,鮮少涉及公眾的低碳生活、低碳消費等日常行為,造成社會節能減排動力不足的局面。低碳社會的實現需要全體民眾的廣泛參與,尤其是我國人口眾多,城鎮化仍處在發展進程中,更應當通過碳信用交易普及低碳意識和低碳行為,使碳交易的廣泛性、公益性得以體現。廣東省目前正在推進碳普惠制a[22],建議盡快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對于購買林業碳匯的個人和組織實行可兌換有獎勵的碳匯積分制,將創造林業碳匯與全民低碳行動聯系起來,以加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公民的環境意識,喚醒對林業碳匯的社會需求。

[1] 李怒云. 解讀“碳匯林業”[J]. 中國發展, 2009, 9(2): 15-16.

[2] 張志華, 彭道黎. 森林管理對森林碳匯的作用和影響分析[J]. 安徽農業科學, 2008, 36(9): 3654-3656.

[3] 李怒云, 宋維明. 氣候變化與中國林業碳匯政策研究綜述[J]. 林業經濟, 2006(5): 60-64, 80-80.

[4] CHOI S I, KANG H M, SATO N. Forest sink plan using a carbon offset system[J]. Journal of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e, Kyushu university, 2008, 53(1): 315-320.

[5] BROWN S, LUGO A E. The storage and produc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tropical forests and their role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J]. Biotropica, 1982, 14(3): 161-187.

[6] BROWN S, LUGO A E. Biomass of tropical forests: a new estimate based on forest volumes[J]. Science, 1984, 223(4642): 1290-1293.

[7] FANG J Y, CHEN A P, PENG C H, et al. Changes in forest biomass carbon storage in china between 1949 and 1998[J]. Science, 2001, 292(5525): 2320-2322.

[8] 趙林, 殷鳴放, 陳曉非, 等. 森林碳匯研究的計量方法及研究現狀綜述[J].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08, 23(1): 59-63.

[9] DIXON R K, SOLOMON A M, BROWN S, et al. Carbon pools and flux of global forest ecosystems[J]. Science, 1994, 263(5144): 185-190.

[10] MURILLO J C R. 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carbon budget of forest ecosystem in Spain[J].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997, 7(2): 461-469.

[11] 劉國華, 傅伯杰, 方精云. 中國森林碳動態及其對全球碳平衡的貢獻[J]. 生態學報, 2000, 20(5): 733-740.

[12] 張小全, 李怒云, 武曙紅. 中國實施清潔發展機制造林和再造林項目的可行性和潛力[J]. 林業科學, 2005, 41(5): 139-143.

[13] 宋宗水. 對于生態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J]. 林業經濟, 2003(4): 51-52.

[14] 李怒云, 徐澤鴻, 王春峰, 等. 中國造林再造林碳匯項目的優先發展區域選擇與評價[J]. 林業科學, 2007, 43(7): 5-9.

[15] 馮亮明, 肖友智. 造林再造林碳匯項目的成本收益分析[J]. 林業經濟問題, 2008, 28(5): 405-409.

[16] 唐曉川, 孫玉軍, 王紹強, 等. 我國南方紅壤區CDM造林再造林項目實證研究——以千煙洲生態試驗站為例[J]. 自然資源學報, 2009, 24(8): 1477-1487.

[17] 張捷, 傅京燕. 廣東省生態文明與低碳發展藍皮書[M].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5.

[18] 王兵. 廣東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M]. 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11.

[19] 周平. 全球陸地碳匯分析系統研發與應用[M]. 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11.

[20] NILES J O, BROWN S, PRETTY J, et al. Potential carbon mitigation and incom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from changes in use an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lands[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2002, 360 (1797): 1621-1639.

[21] 曾以禹, 吳柏海, 周彩賢, 等. 碳交易市場設計支持森林生態補償研究[J]. 農業經濟問題, 2014, 35(6): 67-76.

[22] 靳國良. 碳交易機制的普惠制創新[J]. 全球化, 2014(11): 45-59.

Supply-Demand Analysis of the Forest Carbon Sink Market in China ——Illustrated by the Guangdong Chimelong Carbon Sink Afforestation Project

SHI Liu1, TANG Yuhua1, 2, ZHANG Jie1, 2*
( 1. Institute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2. School of Economics,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

As the first forest 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 (CCER) project issued by China’s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the Guangdong Chimelong Carbon Sink Afforestation Project has important demonstration effects. Through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the project, this paper found that the market price of forest carbon sink was undervalued, which resulted in the economic unduplicatedness of this project. To explore the reasons why the price was undervalued, through supply-demand analysis of forest carbon sink marke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hortage of demand for forest carbon sink CCER in the carbon trading market is just superficial, and the real problem lies in the mismatch of supply and demand. On the demand side, carbon emission quota is relatively lax in Guangdong, which leads to the lack of admitting ability of forest carbon sink CCERs. On the supply side, the extremely high transaction cost of CCER, and the stipulation that only incorporated entities can submit applications have severely restricted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forest carbon sink CCER. In view of the above reasons, this paper proposed that the problem should be dealt with from both ends. From the demand end, the emission quota should be narrowed and the CCER cap should be changed into a quota management system rather than a complementary mechanism. As for the supply end, Guangdong’s Public Inclusion Innovation of the Carbon TradingMechanism initiative should be promoted, and meanwhile, in order to attract private capital into the carbon sink afforestation projects, eligibility to become project applicants and trading members should be expanded to include independent legal entities and individuals, large forest enterprises should be cultivated to carry out the carbon sink afforestation project. In addition, the threshold for new projects must be lowered, and there should be a separate methodology (e.g. GCER, Guangdong Certified Emissions Reductions) to simplify the issuing procedures.

Chimelong project; forest carbon sink; cost-benefit; supply-demand

F326.2;X196

1674-6252(2017)01-0104-07

A

10.16868/j.cnki.1674-6252.2017.01.104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我國重點生態功能區市場化生態補償機制研究”(編號:15ZDA05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生態補償導向的環境會計研究”(編號:14AZD068)。

石柳(1987—),女,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資源環境經濟學,E-mail:shiliu71@163.com。

*責任作者: 張捷(1962—),男,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導,暨南大學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資源環境經濟學。

注: 衷心感謝廣東省林業廳政策法規處程偉文處長、營林處張蘇峻副處長以及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周平教授對長隆項目調研的大力支持。

a 碳普惠制是指為小微企業、社區家庭和個人的節能減碳行為進行具體量化和賦予一定價值,并建立起以商業激勵、政策鼓勵和核證減排量交易相結合的正向引導機制。

猜你喜歡
成本
破產銀行處置成本分擔論
成本上漲支撐國內LNG 價格走高
2021年最新酒駕成本清單
河南電力(2021年5期)2021-05-29 02:10:00
溫子仁,你還是適合拍小成本
電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8
鄉愁的成本
特別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2
“二孩補貼”難抵養娃成本
可靠性比一次采購成本更重要
風能(2015年9期)2015-02-27 10:15:24
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要考慮
私人飛機(2013年10期)2013-12-31 00:00:00
獨聯體各國的勞動力成本
揪出“潛伏”的打印成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久久香蕉国产线| 人妻91无码色偷偷色噜噜噜|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四虎成人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免费a级毛片视频| 日本91在线| 日本a∨在线观看| www.狠狠|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日本在线|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2022国产无码在线| 久久免费成人|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又污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影院a级片| 日韩第一页在线| 国产福利拍拍拍| 先锋资源久久|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蜜臀AVWWW国产天堂| 欧美日韩在线国产| 欧美精品影院| 91极品美女高潮叫床在线观看|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国产超碰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观看|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 亚洲一级色| 91麻豆国产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 亚洲成肉网|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日韩专区 | 99精品免费在线|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色天堂无毒不卡|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欧美笫一页|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 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视频香蕉|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 欧美人与动牲交a欧美精品|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欧美v在线|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亚洲欧美极品| 中文字幕 91|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国产福利小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 在线中文字幕日韩|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高清码无在线看| 亚洲a免费| 午夜在线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女人一级毛片| 97狠狠操|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不卡| 成人亚洲天堂|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亚洲免费播放|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不卡|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国内黄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