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坤++吳紹芹
摘 要:本文在對瑪咖滯銷成因的研究基礎上,從政府宏觀調控、標準化評估體系、投資融資、產業集群、新型營銷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改變瑪咖滯銷現狀、提升產業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瑪咖 產業化 對策
一、瑪咖簡介
瑪咖(學名:Lepidium meyenii Walp),(西班牙語:Maca),是一種十字花科獨行菜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橢圓,根莖形似小圓蘿卜,可食用,是一種純天然食品。主要出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和中國云南麗江,中國云南其他地區和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等地區也有少量種植。
瑪咖營養成份豐富,含有氨基酸、生物堿活性成分、瑪咖酰胺、瑪咖烯、介子油苷、揮發油等成分。經國外長期的臨床試驗證實,瑪咖具有增強體力抗疲勞、調節內分泌、延緩衰老、改善性功能提高生育力、減輕壓力緩解焦慮、抗腫瘤等保健、藥理作用。
瑪咖適宜在高海拔、低緯度、高晝夜溫差、微酸性砂壤、陽光充足的土地中生長,與云南的地理氣候環境不謀而合,其中又以麗江最為適合,因此有“中國瑪咖看云南,云南瑪咖看麗江”的說法。云南的瑪咖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5%以上,麗江瑪咖種植面積和產量又占了絕對性比重。
二、麗江瑪咖產業發展狀況
云南麗江自2002年引種、試種瑪咖成功,通過近10年的探索,基本掌握了瑪咖種植技術。2011年5月,國家衛生部批準瑪咖為新資源食品,開啟了瑪咖產業化發展進程。從2012年開始,麗江瑪咖產業呈現井噴式增長,種植面積驚人地擴張,圖1是麗江市瑪咖2011—2015年種植面積增長情況:
與種植面積相對應的,是瑪咖經歷了“無人知曉→迅速增長→供不應求→游資炒作→無人問津”的大起大落,鮮果價格也動輒從每公斤上千元跌至2016年每公斤20元,讓很多投資者跌破眼鏡,農戶寧愿瑪咖爛在地里也不去銷售。2016年5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印發“食藥監辦食監三〔2016〕68號文件”中,明確提到瑪咖制品為整治重點之一,無疑使陷入寒冬的瑪咖產業雪上加霜。
三、瑪咖產業發展對策
瑪咖產業為什么會在短短幾年內經歷如此大的波動,遭遇尷尬困境?筆者之前對瑪咖滯銷原因做了多方面的分析,總結起來主要有七點:農戶盲目種植供過于求,產業鏈短產品單一,功能局限難入藥用領域,產品功能遭質疑,品牌效應不顯著,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產業規劃不明確。總體來說,瑪咖產業發展時間短,政府和市場對其缺乏合理的規劃和預期,社會資源配置跟不上產業進步,導致在迅速發展過程中各種亂象層出不窮,嚴重影響了產業健康發展。
基于以上分析,筆者提出瑪咖產業發展對策:
(一)加強政府宏觀調控,明確產業發展方向與前景
瑪咖適合在海拔2700—3200m高寒冷涼山區種植,低海拔地區也可以種植,但是營養成分大打折扣。為保證瑪咖品質,政府可以應用行政手段加強宏觀調控,確定瑪咖最適宜種植區域,對其他種植瑪咖的地區重新產業布局,開發適合當地氣候環境的新產業,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規劃,實現區域間產業互補,帶動各項產業良性發展。
另一方面,政府應通過統一規劃,統一瑪咖種苗的繁育和供應,統一瑪咖種植技術規范,統一瑪咖市場準入標準,統一瑪咖相關產品的質量技術標準,統一進行瑪咖種植產品收購,統一麗江瑪咖品牌等措施,發布指導價格,防止價格炒作,推動瑪咖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建立系列標準化評估體系,從各環節確保瑪咖品質
到目前為止,已經公布實施的標準主要有《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瑪咖干制品》、《麗江瑪咖栽培技術規程》,但這些遠遠不夠,要控制瑪咖品質,必須從源頭抓起,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確立選種、育種、育苗、栽培、采收、銷售、加工各個環節的標準化評估體系,明確產品檢驗標準,從源頭上保障瑪咖產品質量安全, 促進瑪咖農產品分等分級,按質論價。根據瑪咖的不同需求,制定瑪咖初級農產品、食品、保健品、藥品的不同質量技術標準,改變無標生產、無標上市的狀況,實現瑪咖產品生產規范化、規模化、市場化、合法化。
(三)形成產業集群,帶動產業發展
1、利用原產地優勢打造知名企業,建立知名品牌,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
充分發揮原產地在種植、生產、銷售、加工等管理環節的優先權和成本優勢,對已形成一定規模的格林恒信、百歲坊、龍健生物、天天生物、天健通達等企業從政策、資金、項目上加大扶持力度,重點培養2—5家企業,形成本地知名品牌,在開拓市場、開發新產品等方面起到帶頭示范作用。同時引進一批技術先進具有競爭力的大企業,形成產業集群,引入競爭機制,帶活產業發展。
2、企業間形成“供—產—銷”一體化的產業鏈
逐步延伸瑪咖產業鏈,不同企業之間實現從育種、種植到生產、加工、銷售的分工與合作,完成從產業鏈上游到下游一體化進程,實現從初級農產品→農產品初加工→農產品深加工的轉變升級,促進瑪咖產業化發展。
(四)合理定位產品,探索新型營銷模式
通過權威性宣傳平臺,客觀全面地介紹瑪咖的成分、功效及營養價值,讓消費者理性了解瑪咖產品,對瑪咖有準確、全面的認知,不再隨意被虛假、夸大宣傳誤導。從瑪咖實際功能、消費者需求角度重新細分瑪咖市場,將瑪咖定位為一種健康食品進入消費者日常生活消費。借助互聯網、微信、手機等新媒介宣傳,把傳統營銷手段與新型營銷媒介結合,探索新型適合瑪咖的營銷模式。
(五)加大投融資
政府部門應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從政策層面協調金融機構對瑪咖產業給予貸款及貼息優惠,另外大力引進民間資本投資。獲得的資金主要用于以下幾方面: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瑪咖種植適宜地區主要集中在高寒冷涼山區,這些地區水利設施落后,抗災抗旱能力弱,基于這種現狀,部分資金投入可用于加強和完善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從生產環節保障瑪咖品質,逐步形成標準化、規模化原料種植基地。
2、加大科研投入,促進科研成果轉化。要重視和加強瑪咖種植、加工方面的理論研究,加大科研投入,促進理論研究向科技成果轉化,鼓勵開發瑪咖食療功效系列產品,做好專利、商標的申請和保護工作,維護與瑪咖相關的知識產權。
3、擴展產品線。目前國內產品種類有限,主要為干果、干片、精片、泡酒等粗加工產品,科技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不高。而在秘魯、美國、日本等國家,瑪咖系列產品多達100多個,有瑪咖膠囊、咀嚼片、糖果、咖啡、餅干、飲料等,種類豐富。因此很有必要加大投入,擴展瑪咖產品線,增加產品種類,提升產品科技含量,擴展瑪咖市場多樣化個性化需求。
參考文獻:
[1]王麗坤.麗江瑪咖滯銷成因探析[J].儷人(教師版),2016.09.
[2]和建平等.云南瑪咖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 2016.09.
[3] 和愛超等.簡論云南省瑪咖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J].云南科技管理,2015.06.
[4] 楊少華等.云南瑪咖產業發展現狀及促進對策分析[J].世界科學技術,2012.08.
個人簡介:
1、王麗坤(1982— ),女,云南麗江人,管理學碩士,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2、吳紹芹(1985— ),女,云南麗江人,管理學碩士,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助教;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