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


摘 要:我校自建校以來積極探索班主任培訓管理方式,經過多年的發展,找到了一條適合我校發展,相對有效的道路,通過班主任論壇、聘請專家、研討主題班隊課等為主的三種方式開展班主任管理工作,收到較好成效。
關鍵詞:班主任;論壇;班隊課
我校自2007年9月建校以來,一直重視班主任隊伍的管理建設。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卻又掌管著未來各行各業的人物。班主任素養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德育質量的高低,培養一支高素質、業務精、能力強的班主任隊伍是我校近幾年一直在努力的目標。近年來,我們根據學校辦學實際和班主任隊伍的實際,相繼開展了以“草根舞臺”“群星閃耀”“班隊之星”為主要內容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收到了較好成效,班主任能力逐漸增強,德育水平穩步提升。這三大塊培訓內容每學期交替開展,確保培訓的質量和新意。
一、草根舞臺——班主任論壇
每個學期,我們都會開展班主任論壇活動,活動的形式、主題每個學期都不一樣,都有創新,都緊密結合現今德育主題教育的潮流,旨在幫助解決一線班主任工作的困惑,提升班主任工作水平。班主任論壇的開展,有力推動了班主任隊伍的成長,也起到了班主任之間溝通、交流的作用。我們根據辦學實際,開展了兩種形式的論壇——班主任職場秀和微論壇。
1.班主任職場秀——講述班主任工作酸甜苦辣
這是我們建校初期開展的一個論壇。采取每周的周前會時間,安排一位班主任上臺進行論述。為了促進班主任參與論壇的積極性,我們安排了骨干教師作為評委,對每一位老師的論壇進行打分,每一場論壇都有一位校級中層及以上領導進行點評。
2009年初,我們在精心準備的基礎上,開展了第一屆班主任論壇活動。當時,全校14位班主任悉數登臺,前后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我們完成了這一屆班主任論壇活動。無論是剛剛工作的年輕教師,還是已近退休的老教師,都積極投身于這項活動。有些班主任在論壇中講述了自己與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故事,還記得老教師朱彩英講到動情處止不住掉下了眼淚,她說會一直記得孩子們悄悄為她過生日的場景。
年輕班主任講述了自己初為人師的點點滴滴,作為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他們在工作中且行且思,且思且進。沈燕芳老師當時剛剛參加工作不足一年,作為朱彩英老師的得意門生,她帶的班級班風優異,學生參加校、區各級各類活動取得不俗的成績。
班主任職場秀,給了班主任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在第一屆班主任論壇中,我們的每個班主任老師都很出色,根據得分高低,我們評比出第一屆班主任論壇的一二等獎若干。
2013年秋季學期,我們又開展了第二屆班主任論壇活動。這一次還是以班主任職場秀為主,我們重點在年輕班主任中開展了這項活動,旨在幫助年輕班主任盡快適應崗位生活,全身心投入到育人工作中來。
2.班主任微論壇——以小可以見大
隨著辦學規模的擴大,我們的班主任工作節奏也越來越快,我們深感以往的大規模論壇的形式已不能適應現在的工作所需,老師們急需一種高效、快捷的交流方式。2015年10月,陽光小學首屆班主任微論壇開講了。首屆微論壇以一個月為活動周期,每月確定一個主題,由班主任老師自主選擇報名,挑選自己感興趣、擅長的話題進行簡單闡述。我們依據班主任工作實際,確定了四大主題:10月:如何上好晨會和班隊課;11月:淺談良好班風的形成;12月:如何培養班級小助手;1月:班級管理經驗分享。我們在每月的班主任例會時設置了微論壇的時間,每次有4~5位班主任上臺進行論述,每人控制在5分鐘以內,選擇最重要、最核心的問題進行闡述。每場論壇結束,都有一位校級領導對其點評,就論壇的主要內容談一些體會,并提煉精髓。微論壇闡述的內容可以是純理論的,即尋找理論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也可以講述自己工作中的小故事。如年輕班主任沈茜老師就用沙啞的嗓子講述了自己擔任班主任以來的點點滴滴,說忙碌的工作使自己成了校園中那個風一樣的女子;而李娟老師則告訴了大家小干部培養的秘訣,那就是相信孩子,充分信任孩子,并放手大膽地讓他們去做。每一位班主任老師都在微論壇這個平臺中找到了自信,分享了智慧。(見下圖)
以上就是我校班主任論壇的兩種主要形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還將探索更多形式的論壇,幫助班主任老師更好地成長。
二、群星閃耀——請進來和走出去
“一花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們期待陽光校園里能涌現更多的明星班主任。為此,我們首先將專家明星請進校園,通過聆聽專家、明星班主任的講座,讓班主任老師尋找自身與優秀專家之間的差距,確定成長方向、制訂成長規劃。
1.專家請進來
建校以來,我們先后邀請了多位班主任專家、少先隊專家蒞臨學校直接指導班主任工作。浙江省少先隊總輔導員魏慈瑛老師、嘉興市少先隊副總輔導員、少工委辦公室主任曹花、秀洲區研訓中心謝國良主任、秀洲區研訓中心德育教研員張瑛老師、桐鄉實驗小學北港校區的許丹紅老師等多位名優教師來到陽光校園內,為全體班主任老師獻上了一場場精彩的講座,留下了他們的智慧。
謝國良老師為大家講述了自己做班主任工作時的故事,他說雖然自己做教研員了,不在一線做班主任了,但是自己十分懷念那段時光,勉勵班主任老師要正確看待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將它作為一種挑戰、一個很好的課題材料,而自己的工作就是不斷攻克一個個難題,完成一項項科研工程。用良好的心態對待這份繁瑣的工作,就能收獲更多的成果。
2013年8月,我們還邀請了全國優秀班主任許丹紅老師來校做師德講座。許丹紅老師是一位十分優秀的班主任,聆聽她的講座,讓班主任老師受益匪淺。許老師在班級工作中十分用心,不斷深入地研究班級、研究學生心理。同時,她又非常擅長用不同的方法來管理班級,比如,結合當下流行的娛樂節目開展班級管理。模仿《中國好聲音》的導師制,安排中等生做班干部、優等生做他們的導師,而學困生則做學員,這樣一來,每個學生的都有事可干,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
而少先隊工作專家魏慈瑛老師和曹花老師先后來校,為班主任老師重點指導了中隊工作的方向,幫助老師們更好地開展少先隊中隊活動課。
2.老師走出去
通過不斷學習、聆聽專家的講座,很多教師都進一步確定了自己班主任專業成長之路,并制定了自己專業成長方向。經過老師們的努力和學校搭建的平臺,沈一敏老師在秀洲區骨干班主任培訓班執教《點亮友善之燈》一課,受到了秀洲區德育教研員張瑛老師的好評。2015年7月,年輕班主任沈燕芳老師參加了秀洲區首屆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獲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2013年12月,時任601中隊輔導員的丁小育老師帶著她的一班孩子,向全市少先隊輔導員獻上了一節少先隊活動課《陽光少年的中國夢》,全面展示了陽光小學學生與中隊輔導員的風采,浙江省少先隊總輔導員魏慈瑛老師蒞臨現場指導,充分肯定了這節課的設計和少先隊員所展現出的精神風貌。
三、班隊之星——主題班會課和少先隊活動課
這兩種課型在很多老師眼中是同一種課型,甚至布置任務的時候,很多老師不明就里,上錯了課型。為了更好地幫助班主任老師明確這兩種課型不同的任務和意義,我們在每學期都要開展班會課和少先隊活動課觀摩活動。
1.明確課型要求
主題班會課是班主任開展班級教育的主陣地,通過班會課我們可以充分了解班主任的基本功和人文素養。主題班會雖然是一種集體性的教育,全員參與,群體行動,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班級整體受益的同時,學生個體也會相應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這種教育所產生的功效,又會進一步影響整個班級,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一個效果好的主題班會,會促使學生對人生、社會、家庭、學校和個人生活中各種問題的思考。班主任可以利用這種集體教育的方式,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相互影響,對過去、現在、未來需要面對的一些問題,特別是一些帶有普遍性的熱點、難點問題,行之有效地給予解決。
而對于班主任老師不熟悉的少先隊活動課程,我們通過班主任例會的時間著重進行少先隊中隊輔導員培訓,幫助班主任老師認識到自己的另一重身份——少先隊中隊輔導員。我們首先學習了少先隊課程的特點:少先隊是中國共產黨創立并領導的少年兒童群眾組織,肩負著通過組織教育培養黨的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保證少先隊活動時間,系統實施少先隊活動課程,是經常化、系統化、科學化落實少先隊組織根本任務的重要保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少先隊活動課程與學校教育其他課程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側重培養知識和技能之外引導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思想意識。運用少年兒童思想意識的形成和發展規律,培養少年兒童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感情。少先隊活動課程不是課堂教學,是在輔導員幫助下發揮少先隊員主體作用的一門獨特活動課程。不以考試為評價,以實踐體驗為基本途徑。簡而言之,少先隊活動課就是用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述政治。
幫助班主任老師明確了兩者之間的區別后,我們部署開展了具體的實踐。每月每個班主任自己在班級中至少上一節班會課、一節少先隊活動課。德育室和大隊部對主題不作硬性要求,但是會不定期檢查,確保班會課和少先隊活動的時間,不得挪作他用。
2.開展專題實踐
經過一段時間的要求,每位班主任都認識到班會課和少先隊活動的重要性,于是,我們在下一步就如何提升班會課和少先隊活動課的質量開展了相關工作。一是施行了約請式主題班會制度,即每位班主任每學期至少開一節課,開學前,將自己的開課計劃上交德育室,由德育室安排以后制作表格下發給全校每位老師,即為約請老師來聽課。經過幾個學期的努力,老師們的班會課質量有了一定提升,老師們撰寫的班會課教案在秀洲區評比中獲得了多個獎項,其中,沈燕芳老師的教案還獲得了秀洲區一等獎。二是開展了主題少先隊活動課研討活動,學校承擔了經開區主題中隊課研討活動,年輕輔導員潘俊杰和丁小育分別執教兩節少先隊活動課,并由全區少先隊輔導員代表進行點評,這樣的活動,幫助我們的班主任老師迅速成長。
除了以上三大板塊的校本培訓,我們也十分注重班主任老師精神世界的成長,學校德育室每年都會訂閱《班主任之友》《中小學德育》《輔導員》(綜合版)等雜志,統一放置在學校圖書館,供老師們在課余時間閱讀。教師的成長,校本培訓只是助推力,激發老師們內心的成長力量才是關鍵。推薦優秀雜志,旨在推動班主任開展閱讀之后,不斷保持工作動力,更新專業知識。
我校建校歷史不久,盡管大家不斷努力,但是班主任管理中還是存在著一些不足。且行且思,在教育的道路上,大家一直在探索前進著。
參考文獻:
丁如許.魅力班會課[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09.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