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珍平
【摘 要】在幼兒教育中必須重視幼兒游戲和游戲精神,只有充滿游戲精神的游戲活動才是幼兒真正的、有靈性的生活。幼兒教師在游戲活動中一定要放開,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通過游戲活動完成各項學習活動。本文首先闡述了游戲精神融入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目前游戲精神缺失的具體表現,最后提出了游戲精神回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幼兒教育;游戲精神;回歸策略
幼兒處在生命發展的初級階段,在身心、智力等方面尚未成熟,在此階段對幼兒進行的教育是終身教育的起點,會對孩子的一生留下深刻的印記。因此心理學家強調:“要深思熟慮的對待幼兒時期的教育”,他們主張對幼兒進行教育時應該從幼兒的興趣、愛好出發,對其進行啟發引導,以便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對幼兒來說,最感興趣的事情就是游戲了。然而,由于受到近些年來教育功利化的影響,幼兒教育游戲精神日漸缺失,因此,呼喚幼兒教育中游戲精神的理性回歸,是目前幼兒教育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游戲精神融入幼兒教育的重要性
(一)游戲精神是一種創造的精神。游戲是幼兒生命的存在方式,他們天生喜歡游戲,在游戲過程中幼兒能夠樂此不疲的探索者好奇的未知世界,感受世界和生命的奇妙。只要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游戲存在于幼兒的整個過程,他們天生喜歡游戲,在游戲活動中幼兒總能玩的十分忘我,也能在游戲活動中提出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問題,可以說游戲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幼兒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二)游戲精神是一種自由的精神。對幼兒來說,游戲活動雖然是一種外在的形式,但外在能夠反映內在的精神,我們時??梢钥吹剑變涸谟螒蚧顒又凶杂傻臄[弄、玩耍著,這種自由活動的背后蘊含著巨大的價值訴求。游戲作為幼兒基本的生存方式,是幼兒連接主觀和客觀世界的最佳通道,通過游戲活動,幼兒能夠獲得對外部世界的把握與決策的權利和能力。因此,從本質上來說幼兒進行的游戲活動是一種自由精神的表達。
二、游戲精神缺失的具體表現
(一)游戲者的缺失—見物不見人。幼兒在進行游戲過程中,材料和環境是基礎設施,部分幼教在此過程中,過渡重視游戲材料和環境,沒有意識到這些僅是游戲的基本條件,幼兒的主體性被嚴重忽略,甚至被異化為游戲道具,結果導致游戲不僅沒有起到實質性的教育作用,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雖然游戲材料和環境是游戲活動的基本載體,重視這些也反映了幼兒教師對幼兒游戲活動的重視,但是片面強調基礎條件忽略幼兒的主體地位反映了教師對幼兒游戲的認識存在誤區。
(二)自由創造的缺失—角色游戲中的演員。幼兒是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在角色游戲活動中他們不僅僅是簡單進行模仿,還會在游戲過程中加入自己的想像和創造,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角色游戲十分得到幼兒的喜愛。然而,實際游戲過程中,幼兒教師通常將角色游戲理解為提升幼兒能力的工具,為了提高幼兒的能力制定了各種游戲規則,這樣就導致游戲活動變成了表演,幼兒僅僅是演員,角色一旦變為演員,便失去了角色游戲原有的價值和意義。
(三)游戲體驗的缺失——愉悅感受到限制。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愉悅的心理體驗通過會通過多種方式表現出來,例如:做鬼臉、手舞足蹈、大聲歡呼等,幼兒越是高興,表情和動作也會越來越夸張。但是在實際幼教活動中,為了確保幼兒安全或者良好的教學秩序等,教師往往會對幼兒的夸張行為作出限制,鼓勵幼兒一本正經的做游戲。這樣一來,教師就會幼兒的游戲體驗做出了一定的限制,實質上就剝奪了幼兒游戲的權利和機會。
三、游戲精神回歸的具體策略
(一)幼兒教師要正確認識游戲,樹立科學的游戲理念。游戲是幼兒的生存方式,然而由于游戲主體存在的差異,幼兒對于游戲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異,尤其是和作為成人的教師更是差異很大。教師在進行游戲組織過程中,很容易忽視幼兒的個體差異,甚至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對幼兒的游戲過程進行干預,結果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幼兒自主游戲能力的發展,所以教師必須正確認識游戲,樹立科學的游戲理念。具體來說,可做好下述幾方面:1.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教師應該盡可能少的干預和控制幼兒的游戲過程,雖然幼兒不具備完全獨立的能力,但是在游戲過程中還具有一定的獨立能力。教師應該盡量避免去干預幼兒的游戲,為其制定多種限制規則,以便保證游戲秩序,這樣會削弱幼兒的主體地位,使其逐漸淪為游戲道具和演員。2.允許和鼓勵幼兒享受游戲過程。教師要及時轉變游戲教育理念,要盡可能的忽略游戲結果,重視游戲過程,若教師過度重視游戲結果,在一定程度上會束縛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最終使幼兒游戲淪為“被游戲”。
(二)尊重幼兒,給其充分自由發揮的空間。游戲角色通常都是虛構的,因此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并不會將其當真,都是玩玩而已,因此他們也不僅僅是簡單對現實生活的模仿,而是自發的進行創造和建構。因此教師在游戲過程中不應該過度關注幼兒的具體行為,而應該從幼兒自發的創造和構建方面鼓勵幼兒自由的進行角色扮演。
(三)重視游戲精神,建立科學的游戲評價體系。游戲評價是幼兒在游戲完成后,教師對其在游戲活動中具體表現做出的一種價值判斷。若教師積極支持與肯定幼兒游戲過程中想像力和創造力,就能夠保護幼兒的游戲精神;反之,若教師過度重視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秩序性,就會抑制幼兒的游戲精神。因此教師在進行價值判斷時,要通過對話了解幼兒的真實想法,盡量避免誤解幼兒的游戲行為。
總之,在幼兒教育中必須重視幼兒游戲和游戲精神,只有充滿游戲精神的游戲活動才是幼兒真正的、有靈性的生活。幼兒教師在游戲活動中一定要放開,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通過游戲活動完成各項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