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頻
摘 要:全球化時代地域文化資源正在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張大千作為文化名人、知名畫家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大千已經成為具有極高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四川省內江市作為張大千故里,對于大千文化品牌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近年來,內江市充分發掘大千特色文化資源,進行了全面深入的開發。本文在分析內江大千文化資源及其開發現狀的基礎上,針對目前開發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以大千文化品牌帶動內江文化資源開發的路徑,以期對內江文化產業的發展有所助益。
關鍵詞:內江大千文化;文化資源;文化產業;品牌化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1-0130-02
一、大千文化資源及其開發現狀
張大千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藝術大師,涉及繪畫、書法、戲劇、美食、篆刻、攝影等多領域,在中外藝術領域享有很高的聲譽。開發大千文化資源,打造大千文化品牌,以特色文化品牌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內江的快速崛起,對于內江的城市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大千文化資源
張大千不僅以繪畫才能享譽中外,在書法、戲劇、攝影、美食等方面也表現出卓越的才能。大千文化資源主要有:大千文化現象,其主要內容有“紀念館”、“大風堂”、“博物館”、“美術館”等;大千生活環境,其主要內容有人文環境、地理環境等;大千文物,其主要內容有張大千使用過的繪畫用品,張大千起居飲食所使用的各類物品等;大千效應,圍繞張大千的藝術及其影響所產生的一系列效應。
這些文化資源以各種可見的、有效的方式表現出來,來實現大千文化資源的品牌化,具體表現形式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內江張大千博物館。一方面博物館充分利用其收藏的張大千文化資源,發展大千文化產業,推動大千特色文化資源的品牌化發展。另一方面,以舉辦陳列展覽、學術報告及專題講座等各種宣傳活動服務于社會。
(2)內江張大千紀念館。內江張大千紀念館收藏了大千先生的許多作品,在這些作品的展示中我們可以充分了解到大千先生在國內甚至于國外的巨大影響。內江城市利用紀念館的資源,對其進行充分的開發利用,推動大千文化資源朝向品牌化發展。
(3)內江張大千美術館。內江張大千美術館實行會員制和開放展覽,展示“先鋒藝術”作品,成為市民大眾的文化傳承之處。
(4)大風堂畫派。這個群體數量眾多,分布范圍廣,活動勤,影響大并且整體質量高,為弘揚大風堂藝術和傳播中國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使得大風堂藝術得以傳承,讓大風堂畫派這張優質的品牌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
利用張大千畫派的藝術資源和人脈及借助張大千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實施文化產業走出去的戰略。讓大千文化資源有效轉變為文化資本的大千博物業的發展、大千紀念館旅游資源的開發、大千美術館人才的培育、大風堂畫派的人脈和藝術資源的利用,發展壯大了大千文化產業,為大千文化的品牌化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內容和持續的智力發展。
(二)開發現狀
上個世紀內江就開始了對大千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緊抓大千文化這一獨特的資源,通過一系列的努力建設大千文化品牌,比如說修建紀念館、美術館、博物館,建成大千路、大千國際酒店、大千文化園、大千美食街、內江書畫市場等,舉辦民間藝術節、龍舟經貿節、大千講壇等群眾文化活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對大千文化的品牌化建設及內江城市的發展作出了顯著的貢獻。
近幾年來,內江市正在努力將大千文化旅游產業園創建成AAAA級旅游景區,不僅建成了一系列“大千品牌”的地標性建筑,還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借助大千先生在國內外的影響力,開發文創產品,大力宣揚大千文化精神,推動打造大千文化的品牌化,促進內江城市建設以文化強市為目標,推進對外文化交流,為內江城市文化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讓大千故里文化飄香。這一系列的舉措,對內江城市文化氛圍的增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剛剛過去的2016年內江第七屆大千龍舟經貿文化節,使廣大市民在精彩的表演中感受到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一直以來,內江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工作,不斷擴展文化改革創新的力度,促進大千特色文化資源的品牌化發展,統籌推動文化產業的成長與進步,為內江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正能量。
二、目前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幾十年對大千文化品牌的打造,讓內江這座城市在人們的眼中漸漸貼上了大千故里的標簽,但是,在對這個品牌的開發打造中,還有一些限制其進一步發展的問題。
(一)大千文化資源開發深度不夠,品牌化速度慢
在資源開發過程中,未能深入發掘大千文化資源的內涵。在將大千文化資源與其他文化資源的聯合過程中,沒能從深層次去探索大千文化資源同其他文化資源的潛在聯系,資源的聯合沒能發揮出其最大的優勢,使得大千特色文化資源在品牌化的道路上未能得到有效的發展,降低了資源品牌化的速度。
(二)大千文化品牌影響力有待提高,品牌化程度不高
四川作為文化資源大省,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與文化品牌,其旅游品牌中就有五個是世界遺產。在這樣的情況下,內江雖有獨特的大千文化資源,但是大千文化資源還沒能得到很好的開發,還不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和吸引,內江還稱不上是那種想到旅游城市就有內江的地方。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際上,提高大千文化品牌的影響力及其品牌化程度迫在眉睫。
(三)景區旅游設施及產業鏈不完善,品牌化效率低
旅游產業鏈有六大產業,包含“吃、住、行、游、娛、購”,雖然吃、住、游相對比較完備,但行、娛、購則相對比較欠缺,有特點的娛樂及商品缺乏,其相關衍生產業的發展還比較遲延。六大主要產業發展的不完善及相關衍生產業發展的遲緩,使得大千文化資源遲遲不能形成其特有的品牌,品牌化效率低。
三、以大千文化品牌引領內江文化產業的發展
如何讓內江城市更好地走進國內及國際的視線,提升內將城市的知名度,關鍵就在于更好地去開發打造大千特色文化資源的品牌化,以大千文化品牌引領內江文化產業的發展。
(一)深入發掘地域文化資源,豐富大千文化品牌內涵
推動大千文化資源的品牌化建設,還需要更深層次地去發掘地域文化資源,豐富大千文化品牌的內涵。在大千文化資源的開發中,很多部門對這個品牌的建立意識還不夠,認為只要多舉辦一些活動或是多進行一些宣傳活動,就能讓這一品牌深入人心。其實,這些只是大千文化品牌建設中的表層性工作,未能深及其內在所包含的豐富的地域文化資源。如果不好好注重地域文化資源的深入發掘與利用,那做再多工作也沒有用,不能更好地讓大千文化這一品牌深入人心,推動內江城市的發展。所以,為了更好地推動建設大千文化品牌,推動內江文化產業的發展,應深入發掘地域文化資源,充分利用內江市的特色地域文化,豐富大千文化品牌的內涵。
(二)以大千文化品牌進行地域文化資源整合
大千文化資源是內江城市特有的文化資源,建設大千文化品牌就是建設一個獨特的內江,表現其特有的文化特色。要表現內江城市特有的文化特色,不僅要持續開發新的大千文化資源,還把握它同其他文化資源的聯系。并且內江是一座古老的城市,獨特的地理環境使豐富的文化形態出現在了這個地方,這種豐富的文化資源為大千文化品牌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根基,將這些資源同大千文化資源進行整合,持續創新開發,為內江城市的發展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礎,應對內江市的自然地理、風土人情等進行整理,形成獨特直觀的大千文化品牌,更好地展現內江的地域特色。
(三)加強宣傳推介,提升品牌影響力
(1)內江大千文化品牌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隨著城市及人民日益發展的需要,在大千特色文化資源的品牌化過程中,充分利用本地電視、電臺、網絡及報刊等方式,加強與全國知名網絡、電視、電臺、報刊等的長期合作,開展大千文化品牌專題紀念片、專欄等形式的宣傳活動;
(2)同時舉辦大規模的內江大千文化品牌的LOGO、宣傳語等的征集活動;
(3)制作豐富的宣傳品,如內江大千特色文化城市的地圖、光碟、畫冊等;
(4)還可以建立大千文化品牌的展示中心,或者是在內江國際會展中心中打造大千文化品牌的相關實物、音像文字等對內江大千特色文化品牌進行一個集中的展示。
通過采取上述方式,積極營造氛圍,加強對內對外宣傳力度,弘揚大千文化藝術,推廣大千文化品牌,提升大千文化品牌在國內外的品牌影響力,讓省內、國內和世界各地了解內江的文化,加深對內江經濟和社會的了解,擴大對外影響,提升內江的知名度。
(四)強化人才建設,增強品牌發展后勁
(1)以大千文化品牌引領內江城市的發展,還需強化人才的建設,增強品牌發展后勁。應充分利用張大千在海內外的知名度,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加大引進和培養各類高素質人才,增強其開發和培養力度;
(2)建立人才培養基地,加快培養具有文化創新能力的智能型人才和文化產品,以及推動大千文化品牌走向更大市場的策劃人才等;
(3)改革分配及人事管理制度,為優秀藝術人才營造良好的創新及生活環境,推動大千特色文化資源朝著品牌化的道路上前進和發展,增強大千文化品牌的發展后勁,帶動內江文化產業的發展,推動內江城市的進步。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今全球化、信息化時代,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變得更加方便快捷,文化的同質化傾向也日益突出。如何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地域文化品牌成為當代文化資源開發與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大千文化作為一種獨特的資源,正向世界展現其無法替代的價值,在內江的城市發展中作用越來越突出,成為內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以大千文化品牌來整合內江文化資源,通過深入發掘與品牌打造,在大千文化品牌與內江地域文化之間建立起內在的聯系,豐富文化品牌與地域文化的內涵,是推進內江文化資源開發與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路徑。
參考文獻:
[1]王七章.打造大千品牌 建設文化內江——對內江打造大千品牌的思考[J].重慶行政,2005(10).
[2]羅靜松.大千故里·文化內江—張大千文化品牌理念識別(MI)研究[J].內江科技,2010(12).
[3]陳云萍.張大千文化品牌整合傳播策略研究[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06).
[4]張春陽.張大千之文化資源符號化與文化產業研究[J].求索,2012(11).
[5]李智.內江建設文化城市芻議——兼談內江大千品牌建設[J].內江科技,2013(02). [6]邱意之.內江大千文化品牌視覺形象建立及推廣研究[J].新西部(理論版),2013(05).
[7]張春陽.內江大千文化產業資源整合模式探析[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3(06).
[8]曾強.突出大千文化 培育新興產業——內江特色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途徑研究[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3(07).
[9]段春秀.大千故里 文化飄香[N].內江日報,2015-12-24.
[10]劉小玲.共同促進內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N].內江日報,2016-05-16.
[11]丁潔.內江的文化味越來越濃啦[N].內江日報,201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