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金
摘 要:3D打印技術又稱三維打印技術,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的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新型的制造技術。它無需機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從計算機圖形數據中形成任何形狀的零件,從而極大地縮短了產品的研制周期,提高生產量和降低生產成本。
關鍵詞:3D打印;營銷;發展趨勢;大學生創業;私人訂制;新型;創新
中圖分類號:TP391.73;TB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1-0233-01
3D打印的打印方式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通過摒棄生產線和能打印出組裝好的產品,都降低了成本,所以3D打印甚至可以挑戰大規模生產方式,并且存在巨大的潛在發展空間。
一、產品定位
根據3D打印的優勢,我們將產品分為兩個方面:(1)私人訂制。從小的方面來看,按照消費者的需要,進行私人定制,可以滿足消費者產品的形狀,顏色,細節的要求,理論來說只要是人們需要的形狀,再通過電腦設計出來打印機都可以打印出來。從大的方面來看,我們可以與婚紗影樓合作,定制有3D照片和具有紀念性文字的的燈具,這種燈具的照片不會因為時間而變色,是獨一無二,且具有趣味性;(2)快速成型。我們的3D打印產品與企業高昂的傳統制作模具相比,更具有優勢,它不局限于形狀,不局限于工具,,也無需集中的固定的制造車間且,可反復進行修改,直到最后定型。3D打印能在數小時內成形,它讓設計人員和開發人員實現了從平面圖到實體的飛躍,與企業合作,可幫助企業確定模具,減少成本,取得與企業合作的雙贏。
二、不足之處
3D打印雖說具有很多優勢,但距離普及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材料價格昂貴,打印材料種類較少,成品率也不是百分百的成功,如果大批量生產打印,不具有優勢。
醫學上也面臨諸多挑戰,打印出來的物體沒有很好的與身體上其它器官相結合。因為它需要與身體的血管相連,而這是很難實現的,但是一旦克服這個困難會是一項很高科技的技術。
3D打印明白其自身優勢與不足,則會進行選擇發展方向。
三、競爭分析
1.關于私人定制照片,3D打印照片是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老化,可以保存很久,并且可以作為小飾品隨身攜帶,打印的文字也是普通照片模仿不來的3D效果,但是我們的不足之處是,沒有照片的顏色豐富,這使得我們的競爭有了壓力
2.私人訂制的東西,大多一個人只會定制一樣東西,例如,燈具,一個燈具使用時間較長,同樣的東西每個人需要購買一次,使得我們的市場大大減小。
3.由于3D打印材料昂貴,不適合進行大批量生產,且材料的選擇不是很多,只能進行前期的模具測試,和少批量生產,這讓我們的發展也受到了很大局限。
4.現今,人們對3D打印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宣傳方面上也有一定的困難。
四、戰略分析
對于3D打印的營銷與推廣,我們從線上和線下兩個方面進行。
線上營銷:(1)運用跨界思維的方式,如今網絡發展已經相對較為成熟,很多人都是在網絡上進行學習社交活動,建立起一個有關于3D打印的論壇是有必要的,定期發一些關于3D打印的打印知識,感興趣好奇的網友會進來討論學習,從而關注我們,來進行引流,從而達到目的;(2)微博前期可采取關注微博或微信公眾平臺即可獲取下章內容的形式,從而吸引粉絲獲得關注,隨著關注量逐漸增多可逐步推廣3D打印的作品,可艾特附近的工廠及售樓部的關注;(3)在微信和QQ空間則可采用現在微商代理的銷售模式,在各大高校廣招代理,進行宣傳與推廣,可采取轉發微信朋友圈集贊獲得獎品的形式和推薦好友足夠數量進行獲取獎品的方式來獲取關注,從而進行推廣達到營銷的目的。
線下營銷:(1)在各大高校進行安插代理,完成宣傳出售的任務量則可進行提成;(2)抓住節日進行大力宣傳,在情人節等各種節日里,可私人訂制燈具或者相片,刻上個人姓名或其他專屬圖案,完成高度的私人訂制進行推廣與營銷;(3)可定期做一次3D打印的展覽,將我們的產品介紹給更多的人,提高人們對我們3D打印的了解與認知:(4)運用一些免費活動進行推廣,利用一些購買服務可免費打印的方式,進行全面的推廣,例如,許多商場購買慢100或200元可贈送3D小禮品設計一個,進行推廣我們的3D打印的產品;(5)可帶上我們的3D打印的模具去售樓部進行洽談,為售樓部打印小禮品和小模型,也可以定制售樓部的私人名片和傳單,在名片上打印標志或聯系方式;(6).去工廠洽談制作前期的模具,運用價格低廉的特性,可多次進行修改,讓工廠了解我們的3D打印的產品,與我們合作的好處與優勢。
五、總結
3D打印未來極有可能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開展,因為3D打印是新的精密技術與信息化技術的融合,它會重振部分發達國家制造業競爭力。國內3D打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尚在起步階段,無論是工業應用,還是個人消費領域都存在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的3D打印技術在復雜構件、新產品開發、協同制造和實現創意方面較有優勢,最理想的應用是在個性化或者定制化的領域。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整個3D打印產業鏈都存在巨大的潛在發展空間。
指導教師:任碩 潘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