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辰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
傳統能源汽車行駛在地下管道式的網格道路上,路面上只有無人駕駛的新能源汽車;整個城市被免費的無線網絡覆蓋,城市公共服務信息經過分析后,可以通過移動終端推送給市民;制造企業的設備與IT網絡連接起來,他們可以對自己的設備進行預測性的維護保養;商業、體育、醫療,不同行業可以為他們的最終用戶以及產業鏈上下游的伙伴們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
這不是電影《第五元素》中2259年的紐約,這是若干年后的番禺。
4月27日,思科首席執行官羅卓克(Chuck Robbins)來到番禺,這是他第20次來到中國。這一次,他是來參加“思科(廣州)智慧城項目”的動工活動。
記者在現場看到,參加這次動工活動的還有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廣東省長馬興瑞、廣州市委書記任學鋒、廣州市市長溫國輝、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從政府到地產、科技界,為何一個項目的動工活動可以云集如此眾多的大咖?這個智慧城市又與其它智慧城市有何不同?
從零開始
不論是電影《星際穿越》中的立體宇宙空間站,還是《第五元素》未來城市里在空中交錯的交通網絡、乘飛行器出門的市民,藝術作品中所反映的往往是人們對于當下問題的思考。
當城市人口密度越來越大,個人可利用資源越來越少,污染和交通擁堵不斷挑戰城市承受能力時,智慧城市承載了人們那些曾經大膽想象的實現。
英國研究公司Juniper Research所做的一項研究顯示, 智慧城市最顯著的兩項益處就在于其穩定性和高效性。智慧城市是一個系統,通過對城市內人與物及其行為的全面感知和互聯互通,大幅優化并提升城市運行的效率和效益,使生活更便捷、環境更友好、資源更節約。
智慧城市是一個宏大寬泛的系統,內涵非常豐富,可以從不同的方面著手建設智慧城市,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選擇方向,例如歐盟智慧城市建設重視公眾信息素質的養成,美國則重視數據開放戰略,至于巴塞羅那則是“物聯化”。
未來,番禺將會崛起一座占地面積為3.59平方公里的思科智慧城。“廣州市番禺區的智慧城項目是全球首例,從零開始打造的全新的智慧城市。”羅卓克說。
此前,在思科的幫助下,德國漢堡已成功打造了一個可按陸運和海運統籌交通管理的全數字化網絡和 IT 戰略。通過整合泊車、交通、燈光和環境四個網絡,漢堡可以在不干擾漢堡居民日常生活的情況下,協助港口業務的順利運行。現在,該市的碳排放量正以 12000 噸/年的速度遞減,交通事故也減少了 30%。在被譽為“歐洲智慧城市標桿”的巴塞羅那智慧城市建設中,該市市議會與思科合作進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管理和日常業務,雙方在巴塞羅那建立了思科IoE創新中心,這個高科技的實驗室將圍繞巴塞羅那,通過先進的網絡協作技術拓展到其他領域的創新。
“這兩個智慧城市項目是在現有城市的基礎設施之上、利用我們的技術注入更多的智能。”羅卓克說,“這兩個城市和廣州的智慧城市不一樣。”
“我們的夢想是以全球合作伙伴的經驗加上思科在智慧城市方面的經驗,把番禺打造成一個完整的智慧城市案例。所以,我們也帶來了來自新加坡、歐洲、美國的合作伙伴,把他們全球某個領域智慧城市的經驗帶來番禺。”思科全球高級副總裁、思科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仕煒表示。
平地起高樓,從城市規劃開始打造一個新的城市,在有限的時間里,把盡可能多的資源放到新城中去,在最大限度上接近那個理想中的智慧城市。
“這是思科面向未來走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今天打造智慧城市,最關鍵的是我們要把思科多年以來的經驗致力于滿足國家主體、行業主體、企業主體的需求,應用在改變未來學習、娛樂、工作和生活的方式。”陳仕煒強調。
撬點的力量
簡單來看,智慧城市就是將物理空間和虛擬空間進行實時的連接,并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動態的管理。所以,智慧城市不但需要人腦智慧、電腦網絡、物理設備這些基本的要素,還會形成新的經濟結構、增長方式和社會形態。
“通過智慧城市項目,思科要為廣州打造一個創新、創業的平臺。”羅卓克表示。
思科將推出精英人才項目,計劃未來3年培養10萬名大學生,同時,還可以創造7~8萬個就業崗位。
去年4月,廣州市政府與思科公司正式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思科及其10個戰略合作伙伴還與番禺區政府簽訂了合作備忘錄,這標志著思科中國創新中心總部成功落戶番禺區。從已簽約合作伙伴的合作項目來看,涉及了云計算技術,圍繞智慧健康、智慧物流、數據中心等。
“思科作為一家網絡設備公司,是位于所謂的‘撬點的位置,我們可以撬動整個互聯網的發展。”不可否認,比如IoT、云計算和移動互聯,很多數字推動技術都是以網絡為中心。
羅卓克補充道,“通過對流量實時的搜集和分析,我們可以為前臺的應用推送更加有價值的洞察。讓這些應用可以獲得更智慧的數據,從而跑得更好,這是對前臺應用運營的優化。思科不光只做網絡設備,我們也開發應用。我們還有各種物聯網的應用、安全的應用、策略管理的應用。”
對于思科來說,廣州智慧城市的項目,同樣也是這家公司寄予創造未來中國業務增長撬點的意義。
一直以來,中國區業務在思科全球業務的占比一直都是個位數的百分比。“中國市場增長這么快,我對這個百分比有更高的期望。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我每年都要來中國這么多次。雖然業務占比不高,但這不改變思科對于中國的信念,對這樣一個戰略市場的重視。”羅卓克說。
聚焦制造業
全球制造產業鏈正在進行結構性調整,美國再工業化、德國工業4.0升級、日本發布制造業白皮書,發達國家重拾制造業動能。中國制造面臨勞動力價格增長,土地升值等國內要素供給環境的變化。可以說,現在是中國的制造業轉型的關鍵時刻,而廣東又是中國貿易進出口和制造業最密集的省份。
所謂數字化轉型,正是在經濟、能源等外部環境壓力下,恰逢技術發展到了可以解決相應問題的時候,催生出的行業需求。
記者在動工活動當天的Demo展區看到除了與智慧城市密切相關的智慧城市數字化運營平臺、智能交通和思科Jasper物聯網平臺、智慧工作,以及智慧家庭展區外,另一大看點,就是思科著重打造的“思科廣州萬物互聯智造云”,從制造云全景,到設計、供應鏈、智能制造,到綠色節能與客戶技術服務,涉及了制造業的生產銷售環節。
據了解,思科廣州萬物互聯制造云是思科在中國構建的首個萬物互聯的“智造云生態體系”。“智造云”將以思科全球領先的數字化網絡、 云計算、企業協作、信息安全和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為核心,結合思科及其全球合作伙伴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聚焦電子、汽車、智能裝備等廣州優勢制造產業,為制造企業在設計、研發、供需雙方精準對接,供應鏈管理、數字化制造 、全渠道客戶服務和節能減排等領域提供智能制造服務支持。
“首先我們要了解廣州市政府對于廣州市發展目標的規劃,以及他們需要什么。”羅卓克說,“這也是思科與每一個城市和國家合作的時候必須要做的事情,之后才是提供相應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很多情況下,技術是最容易實現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