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航空母艦可是海上的巨無霸,攻擊能力相當強。可是,作為艦中之王的航空母艦雖然厲害,如果沒有一幫“兄弟們”幫忙助威,它也會變成“光桿司令”,什么威力也發揮不出來。好漢也需眾人幫,今天咱們就談談航空母艦和它的一幫兄弟們組成的航母戰斗編隊……
單航母戰斗編隊
在相對和平的時期,航母主要在海上“閑逛”,沒有實戰需要,這時航母戰斗編隊的規模會比較小,由一艘航母帶著幾個“小兄弟”就行。這樣的航母戰斗編隊被稱為單航母戰斗編隊。航母是“大王”,后邊跟隨的兄弟主要有2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1艘護衛艦、2艘核攻擊潛艇、1艘補給艦。
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的主要作用有兩項:一是保證航空母艦的航行安全,如果遇到敵機或敵艦來犯,小兄弟們就會將航空母艦圍護起來,做航空母艦的“保鏢”。二是配合航空母艦進攻,對海面、空中、陸地目標實施火力打擊,航空母艦指哪兒它們就打哪兒,這時兄弟們就會變成航空母艦的助攻手。
補給艦當然是為航空母艦提供后勤服務的:缺水送水,缺油放油,缺炮彈送炮彈。如果沒有補給艦當班效力,航空母艦往往會變得后勁不足,戰斗力衰減速度極快。
航空母艦有了這一群“跟班兄弟”,組成戰斗編隊,才會特別有戰斗力。如果沒有其他艦只“入伙”,航空母艦就會失去羽翼,喪失能耐,成為海面上的活靶子。
單航母戰斗編隊的主要作用不是參戰,而是在海面游弋示威,起到恐嚇對手的作用。
雙航母戰斗編隊
如果爆發局部戰爭,達到需要開火的程度,這時候派出單航母戰斗編隊就顯得武力不足,真刀真槍地參與戰爭,一般需要雙航母戰斗編隊參戰。
雙航母戰斗編隊需要有兩艘母艦,像是撲克牌里有“雙王”一樣。雙王出馬,戰斗力那是成倍增加。如果一艘航空母艦搭載70架戰斗機,兩艘就是140架,這么多戰機真是多如黃蜂,攻擊起來會讓人防不勝防。另外,兩艘航母可以相互掩護,防衛能力可以做到密不透風,對手想擊毀其中一艘都是難于上青天。
雙航母相互掩護,相互助攻,還需要一幫小兄弟們來幫忙嗎?當然需要,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核攻擊潛艇、補給艦這些兄弟們一個也不能少,并且還要根據戰事需要增加數量,并肩參與戰斗。
你可能要問,雙航母戰斗編隊打起仗來有多么厲害呢?以美國約翰·斯坦尼斯號和羅納德·里根號組成的雙航母戰斗編隊為例,這支編隊一周內可出擊1450架次的戰斗機執行打擊任務,擊毀7000多個目標,這是一種非常令人恐怖的打擊能力。想想吧,7000多個目標被打擊,這不是滅頂之災嘛。這強悍的打擊能力還只是艦載機完成的“工作量”,如果再加上航空母艦自發導彈打擊目標的破壞力,那么對手將在雙航母戰斗編隊的打擊下墜入萬劫不復的地獄——雙航母戰斗編隊來了,對手那是招架之力、還手之力全無!
多航母戰斗編隊
和平時期用單航母戰斗編隊“秀肌肉”、嚇唬人,局部戰爭派雙航母戰斗編隊將對手搞掉,如果“世界海戰”爆發,應該派什么樣的航母戰斗編隊參與“混戰”呢?這時就需要派出由3艘或3艘以上航空母艦組成的多航母戰斗編隊參戰。由多艘航空母艦編成的航母戰斗編隊,也稱航母特混艦隊。
航母特混艦隊由航母、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潛艇、補給艦等數十艘甚至上百艘戰艦組成。艦群在海面上成群結隊,黑壓壓一片,完全是鋪天蓋地,決一死戰的架勢。誰家航母特混艦隊實力足,誰才是真正的海戰之王。
目前,有能力組建航母特混艦隊的只有美國一家。擁有航空母艦的10多個國家中,只有美國的航空母艦超過了3艘,達12艘之多。
多航母戰斗編隊是“世界海戰”爆發才有可能組建的艦隊,所以說它并非常態艦隊,在世界相對和平的情形下無須組建多航母戰斗編隊。這種戰斗編隊只是一種“戰略編隊”,跟原子彈的功能類似,實戰功能并不鮮明,重點是戰略威懾。
有同學著急了:美國的航空母艦實力強大,中國什么時候也有自己的航母戰斗編隊?別急,咱們以遼寧號為首的單航母戰斗編隊不是已經有作戰能力了嘛,還有另外兩艘航母正在建造中。隨著國力的增強,咱們也會有更多的航母戰斗編隊,我們的航母戰斗編隊可不是為稱霸而來,而是世界和平的捍衛者……
本期“我在現場”答案:
大塊的黃金制品被格林在煉鋼廠融化了,藏在花瓶中。花瓶中插著仿真絹花,從花朵上的灰塵來看,并不是剛剛買來的,而是插在花瓶中很久了。而垃圾桶中被剪掉的塑料花莖暴露了真相:花瓶內的底部一定有東西,為了使花在瓶中高度合適,花莖才被剪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