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歲虎
【原題回放】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一篇文章。
青春年少的我們,總是充滿著激情與夢想。有的想去觀海,有的想去爬山,有的想去北京,有的想去火星;有的想去探索未來,有的想去擁抱世界……
請以“我想去 ”為題作文。
要求:①將題目補充完整;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字數不少于600字;④題目或正文中如果出現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者,請用××代替;⑤不許抄襲套寫。
【考題解析】
半命題作文重在補題。半命題作文,橫線處選填的內容會決定考生作文的走向和高下。大多數考生會將選填的空間狹隘地從提示語中選擇,從而寫出許多雷同作文而影響作文的得分。在補題時,應該大膽地舍去大家耳熟能詳的詞,尤其是作文提示語部分的詞語。突破口是充分利用選填的自由,使選填的題目不隨俗,這樣才能讓閱卷教師“眼前一亮”,再在立意、語言、內容等方面有出彩的地方,獲得高分就“勢在必行”了。
根據本題要求,現總結解題思路如下:
一、抒寫自我,真情取勝。本題引導考生內視自我心靈,寫作時要避免低俗無聊,表達健康向上的想法。如有考生寫“我想去唐朝看你”,作者通過想去唐朝看詩人李白,巧妙地表達了自己對李白的人生的理解,立意不俗,所以在考場作文中脫穎而出。
二、關注社會熱點,感受時代氣息。抒寫個人的情懷沒有錯,但是,如果能跳出個人小圈子,從關注社會、關心他人入手,立意上會更勝一籌。如“我想去非洲(救助災民)”“我想去貧困地區支教”等,表達的是一個有擔當的學子對時代、對社會的思考。這樣的立意,明顯要比只寫個人小情感的文章高出許多,獲得較高的得分也就理所應當了。
三、巧選文體出華章。這個題目,寫抒情性記敘文是最佳選擇。當然,考生還可以在文體上多琢磨,比如選擇書信體,抒發的感情會更加真實,更能表達豐富的情感。
【考場佳作】
我想去唐朝看你
一考生
浩瀚歷史的星空下,你無疑是最璀璨的一顆星子。在那盛唐大地上站著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太白啊,你的傲然灑脫、你的豪邁颯爽、你的放蕩不羈……無一不令我傾倒。
今夜,寒風瑟瑟,思想的愁緒拂動我的心。但見對面的你遺世獨立,站在滄海邊,你的長袖飄拂,你真是“謫仙人”?
曾令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彼時的你,多么意氣風發。你也會悲嘆“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你亦感慨“古來萬事東流水”……然而,你總是那樣令人折服,“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你的高潔不容許自己的人生有半個污點,你更愿踏五岳尋仙,所以你“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為何,你總是這樣狂蕩不羈到令蕓蕓眾生皆為你心醉?
可你,注定孤獨。英雄本是孤獨,只因太過完美。你曾大氣磅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你仗義疏財,重承諾,輕生死。你亦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灑脫,然而,你空有子牙之才伊尹之能,卻無處施展,可惜了你的滿腹才華。我為你鳴不平,不!整個后世皆為你嘆惋、為你憤懣……
回首你這一生,只愛了一個“酒”,一個“月”。你內心的愁緒憂思與之融為一體。你嘆道:“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在別人看來的閑適,于你,卻是寂寞。凄清的夜色朦朧了月,寒風襲人,又有誰曉得一個血性男兒內心的柔弱?你道:“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你本欲酌酒自寬,無奈卻愁上加愁。罷了,你不該來這黑暗的政壇,你太純粹、太孤傲,或許,高山之巔、原野之邊、滄海之源才是你的歸宿……
你依舊是午夜最璀璨的星子,我站在一片寒風瑟瑟中,因你夢斷……
點評
作者寫自己想去唐朝看詩人李白,表達出自己對李白的理解和深深的愛慕。文章構思巧妙,慢慢品味,有不少值得借鑒的地方:
1.素材豐富,自然流淌。文中多處引用李白的詩句,銜接自然,可見作者對李白人生經歷的熟悉,可見作者對李白相關素材的積累和掌握,可見作者對李白人生的理解和愛慕。
2.語言出彩,真切感人。本文語言出彩,如首段中,將浩瀚的歷史比作星空,將李白比作星空下一顆璀璨的星子,比喻貼切生動;后面部分講述李白的人生經歷的過程中,情感真摯感人。“
3.內容充實,層次井然。文章內容充實,有自己真切的感受和思想。結構上,整篇文章層次井然,首尾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