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倩
摘要:琴法課是學前教育專業里的一門職業技術課程,是針對職業高中、中專、技校的學生。為了幼兒獲得更好的前期教育,發展與改革的需要,課程是針對學生的不同優缺點和學生的自身情況來制定的,這樣因材施教,從學生自我特性和長處出發,更好地幫助學生發揮他們的優勢,從而幫助她們為實現自我打下良好的基礎。它以培養該專業學生音樂素養,提高專業技能技巧,以便更好地為幼兒園、早教中心、幼兒藝術等工作服務為目的,注重與實踐結合,學以致用為目標,讓學生掌握幼兒教育工作中鍵盤樂器的實際運用能力。琴法課程主要是教學生掌握一些鍵盤樂器的基本演奏技巧和基礎知識,培養實際應用鍵盤樂器的能力,激發學習音樂的興趣。本文結合學前教育鍵盤樂器演奏基礎的琴法教學途徑,分析了高職藝術教育專業琴法教學。
關鍵詞:鍵盤樂器 高職藝術教育 琴法教學
一、有目的的開發學生的潛在興趣
中職的一些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相對來說文化知識不夠豐富,音樂素養也不高。如果對音樂非常有熱情,也有很強烈的興趣,想學好也不難。所以在基礎課程中,可以用技巧開發學生的潛在學習熱情。比如,教師可以用很多方法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影響她們的聽覺品味,如果有良好的教學條件,可以使用多媒體進行學習,比如老師可以播放一些音樂視頻,名人故事,這些有視覺和聽覺美感的資料可以引起學生對音樂的基本興趣。老師可以適當演奏一些美妙的音樂,讓學生在現場也來感受樂器的魅力。同時豐富課堂學習內容,用多種演奏方法培養學生的熱情,提升學生的聽覺審美,讓他們能長久的保持對學樂器的熱情。
二、針對學生實力選擇合適的教材
對于學琴教育來說,教材不能太過于專業,這樣讓學生晦澀難懂,降低了學生了解的興趣。但也不能只注重幼教歌曲伴奏,忽視基本實力的訓練。所以選擇教材既要專業又要有實用性,還要能引發學生持續學習的欲望。比如可以選擇一些高等師范院校的教材,還有一些即興伴奏教材。這樣的話,分析一些厄、車爾尼599的練習曲,還有一些和弦旋律,再結合幼兒歌曲,在有了一定樂理基礎上,再來指導學生的即興表演,更能提高學生的彈奏能力和即興表演實力。如此循序漸進,慢慢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音樂審美,聽覺欣賞能力,對于提升學生的音樂水平有很大幫助。
三、自我彈唱能力的提升
自我彈唱的重要性在幼兒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針對一首幼兒曲目,首先必須在演唱歌曲方面能很完整流暢的展現,要展現一個很全面的藝術層次。在彈這方面,從技巧還有和聲伴奏,情緒表現這方面,能很自如的完整演奏。再就是彈唱的時候,盡量熟練的唱出歌詞,最后再注意情緒的表達。在演奏的時候,注意現場表情的展現還有和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有效的引領學生快速進入歌曲教學的氣氛。但有一點要注意,彈奏是為了演唱服務的,所以還是要將演唱作為主體。
四、注意科學技術的應用
教師要注意網絡多媒體技術的教學。用多媒體輔助工具,將演奏過程分解細化進行重難點的解析,對很多手指的細節動作進行分析講解,一些聲像的演示反復進行對比,分析講解,老師還可以播放一些現場演奏視頻,讓鋼琴教學深入學生身邊,讓學生在教室里也能感受鋼琴樂曲在現場演奏出的律動美感,實現人和多媒體輔助工具的結合,滿足學生各種需求,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興趣熱情,開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幫助學生學到系統化的音樂知識。
五、提升琴法素質修養
對于音樂完整的表現,演奏者需要用自己的形象,肢體,樂器總體展現。教師一般通過對作品的講解,還有音樂旋律結構的分析,提升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提升學生的聽覺審美,還要豐富學生的藝術鑒賞知識,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在音樂技巧練習的同時,學習一些中西方音樂藝術歷史知識,拓展音樂知識面,鍛煉學生音樂綜合能力,更好的展現音樂的表現力,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細致的體驗音樂的藝術魅力,身心一體,音樂怡情怡心,真正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
總之,高職藝術琴法對于幼兒教學來說,是非常基礎的課程,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課程底蘊,還應該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有效的獲取音樂知識。教師還應該發揮主觀能動性,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以后的學習做好充分準備。琴法教學必須花費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持續堅持才能收獲好的效果,教師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要細心體察學生的心態變化,鍛煉學生的樂感,不斷的跟隨學生的狀況改進教學方式,讓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最大效率的掌握更多的鋼琴知識,學成之后為社會發揮最大的效用。
參考文獻:
[1]王琪萍.高級鋼琴教學的現狀與改革[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06).
[2]葛德月.朱工一鋼琴教學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9.
[3]袁小平.論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琴法課程教學—對《鍵盤樂器演奏基礎》的教學分析[J].東方教育,2013,(11).
(作者單位: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