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歐盟面對的危機不斷,尤其是英國“脫歐”,當前國際社會輿論普遍認為歐盟前景黯淡,甚至有些學者認為五年內歐盟將解體。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歐盟繼續向前發展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歐盟存在仍具有重要意義。相信歐盟在英國“脫歐”的刺激下,將深化改革,完善機制,重新煥發色彩。
關鍵詞:歐盟 英國“脫歐” 前景 全球化
歐盟面臨的危機不斷,尤其英國“脫歐”使歐盟的前景更加難于預測,本文將用層次分析法對歐盟的發展前景進行分析。
一、歐盟的誕生和成長
二戰后的歐洲,為了地區和平、振興經濟、重塑輝煌各國尋覓新的發展道路。1952年,法國牽頭的歐洲煤鋼共同體運行。1967年,煤鋼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原子能共同體合并為歐洲共同體,進入“歐洲共同體的時代”。1985年,成員國簽署《申根協議》取消過境關卡限制會員國之間無國界。1986年,歐共體簽署《歐洲統一法案》建立關稅同盟,統一外貿政策和農業政策,創立了歐洲貨幣體系并建立了統一預算和政治合作制度。
1992年,歐共體通過《歐洲聯盟條約》標志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政治實體過渡。1993年,《馬約》生效共同體演化為歐洲聯盟,歐洲統一大市場建成,成員國之間實現商品、資本、人員、勞務生產要素的自由流通。1999年,歐元正式啟動標志著經濟聯盟啟動。2009 年,成員國簽署的《里斯本條約》生效,標志歐盟政治聯盟進一步發展。歐盟先后經過1973、1981、1986、1995、2004、2007和2013年七次擴大,如今有28個成員國。主要的組織機構有歐盟理事會、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歐洲法院。
歐盟在國際社會上擁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在政治上,與多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與許多國際組織建立了密切的聯系。在經濟上,歐盟是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擁有最大的統一市場和第二大貨幣區。在軍事上,僅次于美國位居第二。歐盟是世界上一體化程度最高,經濟區域化、集團化進程最快、范圍最廣、層次最高、成績最大的最具有超國家實體色彩的地區組織。
二、歐盟發展前景分析
英國前首相卡梅倫為了贏得2015年的大選,在2013年1月稱如果贏得大選便舉行脫歐全民公決,以此吸引選票。2015年6月23日舉行公投,結果是英國“脫歐”的小概率事件變成了事實,英國“脫歐”震驚了英國、震驚了歐洲、震驚了世界。英國“脫歐”之后,歐盟面臨兩種命運:一是歐盟停止不前產生后退,由于英國“脫歐”的影響甚至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直至歐盟崩潰。二是面對危機尤其是英國“脫歐”的刺激,認識到自身的弊端將深化改革,完善機制,重新煥發光彩。
(一)對歐盟前景持悲觀態度
最近幾年歐盟面對的危機增多,當前國際社會輿論普遍認為歐盟的未來發展比較復雜持悲觀態度。2009年,歐債危機對成員國產生重要影響,使歐元發生生存危機有些學者認為歐元區會崩潰。2014年,烏克蘭危機使歐盟與俄羅斯的關系惡化,對俄羅斯施行制裁的同時歐盟經濟也受到影響。2015年,難民危機對歐洲產生影響,尤其對成員國的社會安全穩定產生威脅,多國施行邊界管控申根體系搖搖欲墜。與難民相關的恐怖危機悄然降臨歐洲大地,法國接連遭到恐怖襲擊,2015年11月巴黎遭到的恐怖襲擊震驚世界。2016年,英國“脫歐”進一步刺激歐盟,有些精英認為五年之內歐盟將解散。28個成員國對歐盟的忠誠度不一,各國經濟結構的差異、發展水平的高低以及大國與小國、新舊成員的矛盾都會消弱凝聚力。受歐盟精英統治、民主赤字、經濟增長緩慢、歐債危機的影響具有反移民、反全球化、反歐洲一體化的民粹主義、極端主義不斷發展,民族主義的復興使歐洲認同感下降。
歐盟積極應對,危機進一步擴大的可能性變小。歐債危機的解決取得了成果。2015年歐元區與歐盟政府赤字和債務水平較2014年有所下降。歐元區政府赤字從2014年占GDP比重的2.6%降至2015年的2.1%,歐盟該比例從2014年的3%降至2.4%。歐元區政府債務占GDP比重從2014年的92%降至2015年的90.4%,歐盟該比例從2014年的86.7%降至85%。①烏克蘭危機影響了歐盟與俄羅斯的關系,但是雙方努力控制危機,冬天臨近歐盟需要俄羅斯的天然氣度過嚴冬,德國由于歷史、經濟等因素可以當作雙方緩和關系的橋梁。面對難民危機,擁有近五億的人口、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歐盟有能力解決好。1990年,簽署的《都柏林公約》是解決難民問題的法律依據。2016年10月法國清理加來海峽省難民區,難民將前往新的接待中心得到妥善安置,IMF認為難民危機會是短暫得,最終將刺激歐洲經濟。相關國家積極打擊恐怖主義。2015年,俄羅斯在敘利亞反恐取得重大成果、2016年10月17日在國際聯合陣線的支援下伊拉克軍隊對摩蘇爾進攻進展超過預期,奧朗德說,有極端武裝人員逃到敘利亞,但不能讓他們在摩蘇爾蒸發。表現出打擊極端組織的決心。英國“脫歐”影響了歐洲聯合,但是英國對歐洲大陸有種若即若離的感覺,前保守黨領袖黑格話最能體現英國的態度 in Europe,but not run by Europe. 英國在歐盟中處于特殊的地位沒有加入申根體系、歐元區。英國“脫歐”后,歐盟擺出好走不送的姿態并積極應對產生的影響,英國“脫歐”問題正倒逼成員國之間形成更強的團結意識。
(二)歐盟將在困境中不斷發展
筆者對歐盟的前景持樂觀的態度,面對危機尤其是英國“脫歐”的刺激下,認識到自身的弊端將深化改革,完善機制,重新煥發光彩。莫內曾說,歐洲將在危機中融合,將是應付危機的各種解決方案的總和。
1.國際環境促進歐盟不斷發展
從全球化方面看,歐盟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首先,全球化浪潮洶涌澎湃,科技不斷發展,各國交往頻繁,多邊外交增多都為國際、地區組織發展提供了外部環境,歐盟為各國交往提供了舞臺。其次,在全球化下許多地區性組織出現如東盟、阿盟,面對其他地區組織的競爭需要歐洲國家聯合起來。最后,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單個國家難以解決全球化問題,歐洲國家需要聯合起來才能有強大的力量、更高的效率解決難題。全球化的浪潮不可逆轉,歐盟發展將會踏步向前。
從中國方面看,中國支持歐盟的穩定與繁榮。首先經濟角度,中國對歐盟貨物貿易額達5210億歐元,中國需要歐盟大市場。其次領導人角度,2016年7月習近平會見圖斯克和容克時強調,支持歐盟和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政策不會改變,樂見繁榮和穩定的歐盟和英國,愿同歐方繼續攜手致力于和平與發展。最后戰略角度,“一帶一路”需要繁榮強大的歐盟并且與歐盟投資計劃有很大的互補性,存在廣闊的合作前景可實現雙贏。中國國際產能合作同歐洲容克投資計劃、中國與中東歐16+1合作與中歐整體合作可以實現很好對接。
從美國方面看,大歐盟能有效應對來自俄羅斯的威脅并以其為橋頭堡推行美式民主價值觀。今年4月,奧巴馬訪英時,曾經勸說英國留在歐盟。今年在G20峰會奧巴馬重申,深信英國留在歐盟對世界更有利。英國“脫歐”后,德國對歐洲事務的作用上升,美國對歐洲的重心轉向德國。2015年其對歐盟貨物貿易額6190億歐元,美國也需要歐盟這個統一的大市場。
2.歐盟對歐洲國家仍具有吸引力
首先,成員國對歐盟存在訴求。一是經濟需求。歐盟統一市場、近五億人口消費對成員國具有很大吸引力。統一的貨幣,減少匯率變動引起的投資和貿易風險并免除成員國經濟交往中貨幣兌換費用等。成員國入歐后經濟得到了發展并縮短與他國的經濟差距。二是政治需求。成員國以歐盟為平臺表達意見、消除誤解、增強合作、維護地區的穩定繁榮。以歐盟為依托可以增強話語權提高國際影響力。三是社會需求。尤其生產要素自由移動,有利于吸引社會精英促進教育水平的提高、科技水平的提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全球問題出現超出一國解決范圍,需要地區國家共同努力。英國“脫歐”之后受到了巨大損失,如蘇格蘭可能會進行第二次脫英公投、英鎊貶值、英國“脫歐”可能面對200億歐元的分手費等,英國尋求巧脫歐,歐盟的立場是英國必須付出慘重的代價。這會對蠢蠢欲動的成員國做出警告。
其次,有不少國家想加入歐盟如烏克蘭、千年入歐難得土耳其,反映出歐盟仍具有很強的魅力。經濟增長和失業率的下降將是歐盟前景的一絲亮光。七月IMF將歐元區2016年增速上調,2017年增速預測1.4%②。歐盟2016年2月失業率環比1月保持穩定,同比上年一月下降0.8%;歐元區2月失業率環比一月份下降0.1%,同比上年下降0.9%③。歐盟的前景似乎看到了曙光。
3.社會各個層面對歐盟的支持
首先,領導人對歐盟前景充滿期望。亞歷山大蘭布斯多夫稱,英國脫歐不意味歐洲一體化的結束,也不應當視為引發恐慌事件。默克爾稱,歐盟需要在英國離開后展現歐盟可以帶來繁榮。倫奇表示,歐盟是問題的解決之道,而非制造者。奧朗德稱,人們需要保護和幫助成員國經濟的歐洲。
其次,企業在歐盟中收益頗多。歐盟為其提供了統一大市場,較外來商品擁有競爭優勢,隨著經濟的一體化不斷加深使企業經營成本下降等。歐企組織協會主席在英國“脫歐”公投后表示出業界繼續對歐盟充滿信任。
最后,成員國公民在歐盟中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歐盟公民可在歐盟成員國內享有同樣的公民福利可在駐在國長期居住。歐盟公民可以在成員國內自由通行不需要護照蓋章使旅游、生活、工作更加方便。歐盟公民可以跨區域工作享有當地同等工作待遇,可以在任何的成員國上學等福利。在英國,多數年輕人享受到歐盟的福利而投票多為老年人,這也是英國“脫歐”成功的原因之一。英國公民是否可以繼續享受到歐盟的福利,要看歐盟與英國談判的結果。
歐洲聯合是歷史的潮流、符合歐洲人民的根本利益,我相信歐盟將在困境中不斷認識自己,克服困境,走向輝煌。
注釋:
①2015年歐元區與歐盟赤字和債務水平較2014年有所降低。
②IMF最新預測:2016年全球經濟預計增長3.1%。
③歐盟和歐元區2016年2月失業率分別為8.9%和10.3%。
參考文獻:
[1]張健.試析后債務危機時期的歐盟及其前景[J].現代國際關系,2014,(09).
[2]馮仲平.英國脫歐及其對中國的影響[J].現代國際關系,2016,(07).
[3]房樂憲.歐洲政治一體化: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9.
[4]周弘主編.歐盟是怎樣的力量[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5]張茂明.歐盟國際行為能力[M].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3.
[6]葉江.2016年歐盟面臨的挑戰和機遇[J].國際關系研究,2016,(01).
[7]于永達.國際組織[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王曉楠,本科生,單位:新疆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國際政治專業,研究方向:歐洲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