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裕恒 曹升樂 李晶瑩 程雨菲 劉陽



摘要:建立了流域水資源數量與質量聯合評價方法,提出了河流水資源靜態資產負債與不考慮年間降水影響的動態資產負債概念。根據沂河流域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水功能區資料以及逐月降水徑流資料,對該流域水資源進行了資產負債計算。結果表明: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沂河水資源靜態凈資產分別為-3.96億、-0.84億、4.01億、4.52億m3;利用降水距平扣除42.29%的降水影響后,水資源動態凈資產分別為-4.53億、-0.37億、3.91億、5.48億m3,呈持續增加趨勢,表明沂河水質逐步改善。
關鍵詞:水質;水量;河流資產負債;降水影響;沂河
水資源可以理解為可被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有足夠數量和可用的質量水源,也就是一個關于質量和數量的集合。根據該定義,水資源的功能即在某一地點能滿足某種用途,水資源的豐富與否主要取決于水質與水量這兩個方面。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試點方案》,旨在通過調查填寫區域內水資源存量及變動表、水環境質量及變動表,應用函數或模型,評價區域水資源資產負債情況及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簡而言之,水資源資產負債表體現的是在一定時間、空間內具有足夠數量的能滿足某種用途的可用水,它通過“質”與“量”的函數來表達。如何從水質水量相結合的角度正確評價一條河流的水資源資產負債情況,對改善河流水質、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資源有著重要的意義。
對于將水質與水量結合起來進行水資源綜合評價,國內外已經開展了許多研究:Luiten J.P.A.等在利用模型模擬地表水水質水量的基礎上,對荷蘭的地表水管理政策進行了分析:夏星輝等在分析河水滿足人類用水和河道生態需水雙重功能的前提下,提出了河水生態功能強度的概念及結合生態需水的流域水資源數量與質量聯合評價方法;張永勇等將分布式水量水質耦合模型引入水資源評價中,提出了基于水循環過程的水量水質聯合評價方法。這些研究工作多針對一種或兩種水質指標,沒有考慮多種水質指標可能超標時的水質水量綜合評價,也未考慮降水因素對評價結果的影響。筆者以河流水資源水質水量綜合評價方法為基礎,提出河流水資源靜態與動態資產負債計算方法,并以沂河為例分析河流水資源時空變化,探討其水資源資產和負債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