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學
我們大馬坊村,是北京新機場紅線范圍內的第一個拆遷村。2015年7月,我在村里帶頭第一個拆了自己家里的老宅,為此獲譽“新機場拆遷第一人”。從一位普通的農民到被推舉為黨代表,我是第一次參會,說實話,心里有些緊張。來前就一直問自己,說咱老百姓田間地頭的事兒還行,要在這么高規格的會議上發言,能說得好嗎?
參加了會議才知道,黨代會離老百姓這么近。報告中寫道:“五年來,城鄉面貌靚麗了,群眾獲得感增強了。”這在我的內心激起了強烈的共鳴,我自己又總結出七個“了”,來描述京郊農村的變化:路寬了、空氣好了、小汽車多了、農民富了、鄰里糾紛少了、家庭矛盾少了、陋習少了。
認真讀報告,思想大提高。黨代會報告提出,要高標準建設北京新機場,完善配套基礎設施,打造世界級機場群。我作為大興區禮賢鎮大馬坊村的黨支部書記,看著我們村如今已成了新機場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想象著兩年后這里將是國際一流空港的跑道和停機坪,不由得發出自豪感: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能夠服務新機場的“起飛”,我們驕傲!
2014年我擔任大馬坊村黨支部書記。當時,這個位于北京最南部的鄉村被劃入新機場建設紅線范圍內,征地拆遷的任務迎面而來。為幫助村民解疑釋惑,村黨支部用半個月的時間組織村民反復學習培訓,吃透政策,最終僅用時42天就完成了全村270余戶村民、3600多畝耕地的征地簽約工作,有力支持了新機場建設。
最近,我在組織好村里黨員和群眾原原本本學好市黨代會精神的同時,也一直在反復學習領會市黨代會報告。可以說,每一次學習都倍感振奮。報告客觀回顧總結了過去五年市委的主要工作,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展望未來,心潮澎湃。作為一名村黨支部書記,我暗下決心,汲取營養,努力奮進。用市黨代會精神統攬全局,努力做到村內生態環境改善,綠色生態空間不斷拓展,推廣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拓寬就業渠道,讓村民就業更加充分,努力實現百姓收入持續增長;健全村內公共服務體系,讓百姓工作生活更加便利舒適。在此基礎上,我要帶領村“兩委”班子和黨員,模范遵守黨章黨規,主動接受監督,嚴格自律、慎獨慎微,清白做人、干凈做事,爭當“三嚴三實”的表率。
明年北京新機場就將迎來試航,大馬坊村的村民們也將搬入自己在機場附近的安置房。村黨支部明年的重點工作就是接鄉親們回家。如今,我和村民們都期待著新機場早日建成!
(責任編輯:高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