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海
日前,記者在昌平區沙河鎮小沙河村采訪,看到村黨支部書記秦維才正在黨員活動室向村“兩委”干部和黨員傳達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黨代會報告要求得很明確,要統籌騰退空間利用,加大‘留白增綠力度,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說明,這些年咱們村的發展路子走對了,還得繼續堅持下去……”秦維才告訴記者,這幾年,村里綠化了1000多畝地,環境美了,村民樂了。下一步,村黨支部打算要在騰退出的土地上再增綠1500畝。
記者了解到,2017年,小沙河村黨支部在“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中,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帶領全村66名黨員,攻堅克難,上半年共拆除違建34萬多平方米,清除低端企業22家,小商販63家,壓減外來人口7000余人,開辟出一條減量集約、功能疏解的發展新路。
村民有需求 組織有行動
小沙河村是沙河鎮南部唯一未拆遷改造的村,村集體經濟落后。村內人口嚴重倒掛,1400多口人的村,卻聚集了近2萬外來人口,導致村里居住環境臟亂差、低端產業聚集,宅基地上翻建加層現象嚴重,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治安、防汛、防火等公共安全隱患突出,社會管理難度非常大。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定位,為村“兩委”班子破解一系列“難纏事”指明了方向:疏解低端產業、整治環境。
在疏解整治中,村黨支部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把拆除非宅用地違建作為突破口,發動村民自主騰退違建。
2017年前,村里的南北向主路,被一些攤販和有的村民占用,沿街搭建起彩鋼房和活動房,開設小賣部、小餐館,還有擺地攤的。途經村里的公交車常常被堵得動不了窩兒,上班的村民晚點,上學的孩子遲到。有時救護車都進不來,耽誤了病人的救治。
“沒別的,就一個字‘干!”提及當初拆違,秦維才精神頭來了,“村黨支部拿著任務清單,主動擔當,和鎮黨委簽下‘軍令狀。要求黨員帶頭宣講政策、帶頭支持鎮黨委和村黨支部工作、帶頭簽約、帶頭做好親友工作、帶頭聽民聲解民難。”
在村黨支部和黨員帶動下,南北主路私搭亂建的1.2萬平方米違建,順利如期拆除。
記者在小沙河村南北主路看到,昔日污水橫流、小商小販占道經營和擁堵不堪的場面沒了。沿街門臉房統一進行了粉刷,廣告牌匾也規格一致,整齊有序。道路上設置了隔離欄,人車分流,通行秩序順暢。
“市黨代會報告中說,要‘辦好群眾家門口的事。這句話,讓人心里暖暖的。”秦維才一邊陪同記者走街串巷,一邊聊得興起,“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要解決好村民關注的難題,讓村民親身體驗到整治提升帶來的好處。”
談話間,我們一行來到村西頭停車場。記者舉目望去,場內齊刷刷停放著大概有上百輛汽車,還有不少的空位。秦維才笑著介紹,以前這里是露天的排污溝渠,周遭的雜草都長到膝蓋了,可以說一年四季臭氣熏天。村民路過,都捏著鼻子走。住在附近的村民,更是牢騷滿腹。
“村民有需求,組織有行動。”村黨支部協調村物業公司填埋溝渠,鏟除雜草,硬化路面,一下子整理出能容納2600多個車位的大停車場。既解決了長期困擾村民的環境問題,又解決了村民免費停車難。
如今,村民都舉雙手稱贊“疏解整治就是好!”
政策護航 村民增收
“下半年,再拆除50多萬平方米的違建,徹底擺脫小作坊、廢品回收等低端產業。”提及下半年的“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秦維才底氣十足:“村里的疏解任務依然很重。接下來,村黨支部要進一步強化黨員的‘四個意識,讓他們帶頭擔當,加快功能疏解、留白增綠的步伐。”
但是,秦維才也坦言:“有的村民不理解、不支持疏解整治,就是怕個人利益受到損失。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讓全市人民有更多獲得感。這為村‘兩委班子打開了工作思路:‘在疏解整治中要維護好群眾權益。”
“思路明了,出路通了。”為維護好群眾權益,村黨支部采取的舉措就是用足用好補貼政策,確保每位被拆違村民不吃虧。
60多歲的村民老秦,在30多畝非宅基地上蓋了幾十間房子搞出租,一年下來收入10多萬元。他聽說村里要拆除和騰退這些違建,就跑到村黨支部打探消息,想等一等再說。
“出租房冬季容易發生煤氣中毒,夏季天干物燥,容易發生火災。人命關天啊?而且,您也別指望出租干一輩子。改善村里的大環境是人心所向。”秦維才給老人做起了思想工作,“再說,按照政策,主動騰退的,村黨支部還能在鎮上為您申領到一筆補貼款。算下來,也頂一年的房屋出租收入。您就好好享清福吧。”
主動騰退有補貼的政策,讓像老秦這樣的被騰退村民吃了“定心丸”,紛紛表示堅決支持村里疏解整治工作,開始自主騰退。
“確保村集體和村民增收,是村黨支部的另一個工作著力點。”秦維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疏解整治前,村集體和村民出租房屋,一年下來能有600多萬元收入。疏解整治后,村集體和村民出租房屋以及地皮的錢短了一大塊。怎么辦?還是村干部常說的那句老話:巧用政策“軟黃金”。全村4000多畝地,先前有1000多畝閑置地和河邊閑散地進行了綠化;今年再拿出1500畝騰退地進行綠化。兩項加起來近3000畝。村黨支部通過向鎮里積極爭取,拿到了平原綠化補貼政策,上級每畝綠化給村里補貼2500元。這樣基本上找齊了騰退后村集體和村民減少的那部分收入。
收入補齊了,更要使用好。為最大程度讓村民享受到土地增值效益,村黨支部把村集體綠化補貼得來的錢,投入到村股份合作社,增加村民股金收入。“2014年村民每股分紅還只有0.4元多,到2017年就增至每股0.85元。”村里的干部告訴記者,“我們估算了一下,三、五口人的村民戶年底分紅時,多的能拿4萬多,少的也能分一萬多塊錢。大伙兒都說,攤上這樣一心為民的村干部,安心!”
面對村民的贊揚,秦維才心靜如水:“俗話說,寧管一軍,不管一民。村里由‘亂到‘治,不外乎是這個硬道理——黨組織和黨員只有干事了,老百姓才會尊重你,買你的賬。”
小沙河村黨支部和黨員用實際行動,把黨組織和黨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牢牢根植在百姓心中,把“站著看”的村民變為“跟著干”,助推“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