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建民
女企業主蘇銀霞向地產公司老板吳學占借款135萬元,月息10%,在支付本息184萬和一套價值70萬的房產后,仍無法還清欠款。
11名暴力催債人當著蘇銀霞兒子于歡的面,用極端手段侮辱她。趕到現場的民警留下一句“要賬可以,但是不能動手打人”就離開房間。情急之下,22歲的于歡摸出一把水果刀亂刺,致4人受傷。被刺中的杜志浩自行駕車就醫,卻因失血過多休克死亡。于歡一審被判無期徒刑。
此案一經曝光,就因其在人倫、司法等方面強烈的沖突引發廣泛關注。3月26日,山東高院回應已受理于歡上訴,最高檢也回應已派員對此案進行核查。相信在民意的高度關注下,此案一定會有一個公正的結果。
但此案所展現的民間金融生態、實業生態,讓人心驚。大量像蘇銀霞這樣的中小企業主為何深陷困局,同樣值得深思。
公開信息顯示,蘇銀霞的山東源大工貿有限公司主營汽車零配件、鋼材等,早在2014年就已陷入經營危機,而當時,鋼鐵行業正經歷寒冬,鋼材價格連續3年下跌,鋼貿企業成批倒閉。蘇銀霞除了向吳學占借高利貸135萬元之外,還涉及近2000萬元的借款和擔保,并至少3次被法院列入失信人被執行名單。在借高利貸的同時,蘇銀霞嘗試了所有她可用的融資途徑,甚至還卷入另一宗非法集資案。
在冠縣、在聊城,在更多三四線城市,蘇銀霞和源大工貿的命運在中小企業中反復上演,只不過沒有引發廣泛的關注。在我老家,一個浙江的縣城,近年在親朋同學之間就有好幾位還不了高利貸跑路的,身邊人對此已見怪不怪。這背后暴露的中小企業面臨的種種困境,亟需得到解決。
融資之困已無需贅言。蘇銀霞雖有在經營不善之時過度借貸、甚至借高利貸飲鴆止渴的不當做法,并不值得效法。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尤其是在經營陷入暫時困難之時的救濟途徑之少,卻應該引起關注。2016年4月,于歡案發。而彼時,鋼鐵市場已開始復蘇,隨之而來的是新一輪鋼鐵牛市。可惜,彼時的蘇銀霞和源大工貿已經無力回天。
破產之難亦應引起重視。和蘇銀霞一樣,中小企業主們在經營不善之時,往往走上借高利貸的不歸路。破產保護制度缺失,使得企業經營不善之時,不能根據破產制度免責,而企業債務和企業主個人債務亦分割不清,最終只能傾家蕩產甚至父債子還,幾乎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這種情形之下,借高利貸做最后的奮力一搏實是無奈之舉。
民間金融之亂必須根治。高利貸和暴力催債的故事,幾乎每一個縣城都在上演。一方面是企業需求旺盛,一方面是監管嚴重缺失。非法集資、放高利貸屢禁不止,不僅嚴重侵蝕著中國經濟最有活力的微小細胞,也威脅著老百姓的財產安全和治安環境。顯然,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之前,民間金融不能光靠“堵”這一招數來治理。
中國經濟的活力,來自于千千萬萬的中小企業。像蘇銀霞這樣的中小企業主,可以說是最典型的代表。他們安安分分做著實業,但當行業陷入困難、企業經營不善之時,可用的救濟途徑少之又少,只能鋌而走險。經濟細胞固然需要新陳代謝,但當中小企業普遍缺乏救濟途徑而成批陷入困境之時,經濟的活力又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