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華 姚元虎 冉生斌
摘要:食用型向日葵雜交種A6是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與啤酒原料研究所、甘肅金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選育的胞質互作型雄性不育三系雜交種,其雜交組合是612A×39R。在2010 — 2014年甘肅省食用型向日葵多點區域試驗中,平均折合產量4 680.0 kg/hm2,較對照品種LD5009增產6.66%。在2014年甘肅省食用型向日葵生產試驗中,A6平均折合產量4 318.5 kg/hm2,比對照LD5009增產9.05%。該品種農藝性狀優良,抗倒伏,抗向日葵霜霉病、黃萎病和白粉病,較耐向日葵菌核病。葵仁粗脂肪含量為291.5 g/kg(干基),粗蛋白含量為178.8 g/kg(干基)。適宜在甘肅省沿黃灌區、河西、天水及新疆、內蒙古、寧夏向日葵種植區推廣種植,或在低海拔光照充足地區麥后復種。
關鍵詞:食用向日葵;雜交種;A6;選育
中圖分類號:S56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1463(2017)06-0022-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7.06.008
Report on New-bred Edible Sunflower Hybrid A6 with High-quality
LIU Jianhua, YAO Yuanhu, RAN Shengbin
(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s and Malting Barley Material,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Abstract:A6 is a newly three line matching edible sunflower cultivar by parental which 39R as male parent, 612A as female parent by 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s and Malting Barley Material,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Gansu Jinda Seed Industry Co., Ltd.. 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cultivars are excellent, lodging resistance, nuclear disease resistance, verticillium wilt resistance and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are strong. In 2010 — 2014, the average yield of A6 is 4 680.0 kg/hm2 which is increased by 6.66%,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LD5009 in multi area experiment of Gansu. In production testing of Gansu, the average yield of A6 is 4 318.5 kg/hm2 which is increased by 9.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LD5009. A6 are of good quality, crude fat content is 291.5 g/kg(dry basis), protein content is 178.8 g/kg (dry basis). It is suitable to be grown the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s, Hexi Irrigation Aress, Tianshui, Xinjiang. Inner Mongolia and Ningxia, or multiple cropping after wheat hevest in adeqate illumination, low altitude areas.
Key words:Edible Sunflower;Hybrid;A6;Breeding
向日葵是一年生菊科向日葵屬植物(Helianthus annuus L.),具有耐鹽堿、耐旱、耐瘠、適應性廣,經濟效益高等特性,在改良鹽堿地方面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在發展生態農業、提高農民經濟收益等方面也有較大的潛力[1 - 3 ]。
近幾年甘肅食用型向日葵發展非常快,由2006 年以前的零星種植發展到2016年近百萬畝,成為甘肅省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但是,由于連年種植,加之育種研究基礎薄弱和生產上盲目選擇品種,導致的減產和絕收情況時有發生[4 - 5 ]。因此,立足作物本身特性,從種質資源入手,選育優質高抗品種,是當前一項重要研究課題。食用型向日葵雜交種A6是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與啤酒原料研究所、甘肅金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選育的優質三系雜交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種,2015 年2月通過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認定編號:甘認葵2015011)。
1 選育過程
1.1 選育經過
食用型向日葵雜交種A6是胞質互作型雄性不育三系雜交種,其雜交組合為“612A×612B×39R”。不育系612A以引進阿根廷博收種子公司的食用型向日葵不育系材料TQ112A為不育源回交轉育而成,保持系612B來源于TQ112A群體中分離的散粉株,通過多代自交,分離選擇培育而成;恢復系39R來源于引進的食用型向日葵恢復性材料TM2R的自交分離后代。
1.2 親本選擇
1.2.1 不育系612A的選育 自2004年開始,以引進食用向日葵雜交種TQ112親本不育系TQ112A為不育源作母本,以自交分離后代選育的自交系612B父本進行測交,父本自交;2005年將測交種與測交父本于田間相鄰種植,每株行選擇10對優良單株成對套袋,開花后在測交種行選擇不育株為母本,在測交父本行選擇可育株為父本進行人工回交,收獲時分別脫粒,成對保存;2006年成對材料相鄰種植,選不育株率高(75%以上)的株行繼續進行選擇回交,直到2010年母本的不育性及其余農藝性狀穩定,不育株率達到100%,即育成不育系612A與相應保持系612B。
1.2.2 恢復系39R的選育 食用型向日葵雜交種恢復系選育主要是從品種資源自交后代中選擇培育,選育目標首先是具有恢復性基因,遺傳性狀穩定,農藝性狀優良;其次,與一定不育系雜交,配合力和親和力高,具有較高繁殖系數;第三是分枝性好,部位在中上部,花期花粉量較大。按照上述選育目標,利用不育系與分枝型自交系成對進行早代測交,父本自交,每個株行選擇5~10對,進行育性觀察鑒定,選擇恢復率較高的父本進行連續自交和復測,直到恢復率達到100%或98%以上,則作為恢復系進行組配。39R從自交系TM2R通過與不育系測交和自交,選擇具有恢復性基因的優良單株培育而成的恢復系,然后通過與不育系612A進行人工測交組配,經過一般配合力與雜種優勢測定,組合612A×39R恢復性好(恢復株率95%以上),配合力較高,雜種優勢強。
2 產量表現
2.1 區域試驗
在2010 — 2014年進行的甘肅省食用型向日葵多點區域試驗中,食用型向日葵雜交種A6平均折合產量為4 680.0 kg/hm2,較對照品種LD5009增產6.66%。其中2010年平均折合產量為4 950.0 kg/hm2,較對照品種LD5009增產5.80%,增產顯著。2011年平均折合產量為5 070.0 kg/hm2,較對照LD5009增產8.30%,增產顯著。2012年平均折合產量為5 025.0 kg/hm2,較對照品種LD5009增產7.40%,增產顯著。2013年平均折合產量為 3 855.0 kg/hm2,較對照品種LD5009增產5.10%,穩產性好。2014年在景泰試驗點平均折合產量為4 500.0 kg/hm2,較對照品種LD5009增產6.70%,在天水試驗點平均折合產量為2 290.5 kg/hm2,較對照品種LD5009增產8.50%。
2.2 生產試驗
2014年在民勤縣良種場、永昌縣東寨鎮上西溝村、古浪縣海子灘鎮鄉西村、玉門市花海農場、景泰縣蘭煉農場、山丹縣國營農場進行的甘肅省食用型向日葵生產試驗中,食用型向日葵雜交種A6在6個參試點中有5點增產,1點減產。平均折合產量為4 318.5 kg/hm2,較對照品種LD5009(平均折合產量3 960.0 kg/hm2)增產9.05%,增產顯著,穩產性好。
3 特征特性
食用型向日葵雜交種A6屬中熟品種,雜種優勢強,平均生育期110 d左右。株高175 cm左右,花盤直徑約23.0 cm。粒長2.1 cm左右,粒寬0.8 cm左右,長粒型,種皮黑底白邊。花盤傾斜度5級,盤形微凹,鳥不易啄食,可有效減輕鳥的危害。2014年經甘肅省農業科學院農業測試中心測定, A6葵仁粗脂肪含量為291.5 g/kg(干基),粗蛋白含量為178.8 g/kg(干基)。2014年經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在天水市秦州區汪川試驗站進行成株期向日葵霜霉病與菌核病的抗性鑒定,對自然誘發的霜霉病,A6病葉率74.48%,病情指數39.93,顯著低于對照品種LD5009病株率86.18%與病情指數69.92。對自然誘發的菌核病,A6病株率3.45%,病情指數0.86,也顯著低于對照品系LD5009病株率7.14%與病情指數2.68。同時在田間觀察的結果表明,A6較對照品種LD5009抗黃萎病和白粉病。田間表現為抗向日葵霜霉病、黃萎病和白粉病,較耐向日葵菌核病。
4 適宜種植范圍
食用型向日葵雜交種A6適宜在甘肅省沿黃灌區、河西、天水及新疆、內蒙古、寧夏向日葵種植區推廣種植,或在低海拔光照充足地區進行麥后復種。
5 栽培技術
5.1 選好地塊, 足墑播種
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播前要精細整地,耙耱鎮壓,有條件可覆地膜,進行保溫保墑,力爭一播全苗。
5.2 使用雜交一代種
必須使用雜交一代種子,生產者不能自給留種。要輪作倒茬,嚴忌連茬和重茬,輪作3 a以上,否則會加重病蟲害,影響生產。
5.3 田間管理
一是合理施肥,適時灌水。一般按N、P2O5、K2O質量比例為2∶1∶1施基肥,現蕾期灌水并追施N 150 kg/hm2。二是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即選擇最佳播期播種,建議4月中旬至6月中旬播種。根據地力以及種植習慣調整合理種植密度有利于獲得好的商品性,建議播量45 000粒/hm2左右,一般保苗45 000株/hm2。三是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間定苗,中耕鋤草,苗期控制澆水,進行蹲苗。并做好病、蟲、鳥、鼠的危害防治工作。
5.4 及時收獲
花盤發黃,籽粒皮殼干硬即可收獲 ,收獲后及時脫粒、攤曬,防止霉爛造成損失。
參考文獻:
[1] 段學艷,楊海峰,樊云茜,等. 食用向日葵雜交種臨葵1號的選育及栽培技術[J]. 山西農業科學2016,44(7):925-926.
[2] 王建平,張書芬,朱家成,等. 高產雙低油菜雜交種雜雙7號的選育[J].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3(10):237-238.
[3] 李昕升,王思明. 近十年來美洲作物史研究綜述(2004 — 2015) [J].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6(1):99-107 .
[4] 陳作興,王天禮. 食用向日葵新品種AD630 選育報告[J]. 甘肅農業科技,2016(6):23-24.
[5] 李聯社,王德壽,張永平,等. 食用向日葵新品種SH361 選育報告[J]. 甘肅農業科技,2015(9):37-38.
(本文責編:鄭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