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昌清 王巍巍 陳旭 肖樂 豐雷 周晶晶 王剛
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衛(wèi)生日,旨在引起世界各國人民對衛(wèi)生、健康工作的關注。今年世界衛(wèi)生日的主題活動口號就是:一起聊聊抑郁癥。抑郁癥,這種曾被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喻為“黑狗”(black dog )的疾病,再次走進人們的視野。
當清晨的一縷陽光透過粉色窗簾的縫隙照在歐陽(化名)的臉上時,她終于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伸了伸懶腰,洗漱完畢,簡單地用過早餐,歐陽習慣性地服下了一粒讓她重新振作起來的“神秘”藥片,并在臺歷上做了服藥記錄。不經(jīng)意間,服藥已經(jīng)整整4周了。回想起過去的3個月,她宛如做了一場噩夢。
3個月前……
歐陽無緣無故地感到不開心,有時會莫名的心煩,不想說話,也不愿意出門,每天的工作都是硬著頭皮去做。同時,她幾乎每天都會在半夜醒,醒后又無法入睡,連續(xù)多日睡眠欠佳讓她感到很困擾,也很無助,有時心情糟糕到極點,會出現(xiàn)一閃而過的輕生想法。
而在家人眼中,那個曾經(jīng)活力四射的女兒好像變得越來越陌生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整日愁眉苦臉、少言寡語、總是唉聲嘆氣的人。母親心疼女兒,變著花樣兒給歐陽做她喜歡的飯菜,哄她開心,可她每次吃飯像蜻蜓點水,身體也日漸消瘦。
同事也發(fā)現(xiàn),原來精明能干的女強人歐陽最近似乎不在狀態(tài),精致的妝容不再,穿著也略顯邋遢,每天頂著大大的黑眼圈來公司,工作起來開始丟三落四,作起決定來也變得猶猶豫豫。同時,這個昔日的聚會愛好者好像一下子從每周一次的同事聚會上消失了。
第一次就診……
當歐陽在一次試圖割腕未遂后,家人終于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陪她來到了醫(yī)院。坐在醫(yī)生面前的歐陽嘴角下垂,面部還有未干的淚痕,提起病情哭泣不止。經(jīng)過詳細的精神狀態(tài)評估,醫(yī)生發(fā)現(xiàn)歐陽不僅情感低落、興趣下降,并且存在自殺風險,因此診斷為“抑郁發(fā)作”,需要盡快開始系統(tǒng)的治療,并開具了相應的抗抑郁藥物。
歐陽的母親看到病歷和處方,最先提出異議,問道:“我女兒的病是否真的這么嚴重?能否做些自我調(diào)節(jié),或者有沒有藥物以外的治療方法?”
這是患者家屬常問的問題。被稱為“心靈感冒”的抑郁癥,雖然患者遍及各國、各行各業(yè)及各個年齡層次,就像傷風感冒一樣“常見”,但是,由于目前公眾對于抑郁癥相關知識的了解有限,加之病恥感作怪,很多人即便有了自殺觀念與行為,依然不愿接受“抑郁癥”的診斷,導致就診率低、識別率低,從而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實際上,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可能發(fā)生在任何人身上。如果持續(xù)出現(xiàn)情感低落,如情緒消沉,高興不起來,總是憂愁傷感、甚至悲觀絕望,或焦慮、煩躁、坐立不安,對日常活動喪失興趣,喪失愉快感,整日愁眉苦臉,常常內(nèi)疚自責,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思維遲緩,如思考問題困難,自覺腦子不好使,記不住事,常常感到思維變慢了,變笨了,處理各方面能力都下降了;運動抑制,如精力減退、不愛活動、渾身發(fā)懶、走路緩慢等,嚴重時可能不吃不動,生活不能自理;其他癥狀,如食欲、性欲明顯減退,口干、便秘、消化不良,很容易疲勞,明顯消瘦,嚴重失眠;或者有許多軀體不適的癥狀,如全身不定部位的疼痛但又查不到原因等,當上述癥狀超過兩周,則要考慮有患上抑郁癥的可能。
抑郁癥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和運動治療。目前,抗抑郁藥物是最常用的,也是效果肯定的治療方法之一。像歐陽的疾病程度,是需要接受藥物治療的,如果出現(xiàn)嚴重的自殺觀念及行為,物理治療中的無抽搐電痙攣治療也是強有力的治療手段之一。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歐陽也開口詢問:“抗抑郁藥物是否有依賴性,服用后是否讓人變傻?”醫(yī)生解釋道:抗抑郁藥物是沒有依賴性的,患者可以放心服用。只是由于疾病本身特點需要長期服藥。在急性期治療時,醫(yī)生可能會使用安定類藥物改善患者伴發(fā)的焦慮或失眠癥狀,這類藥物有依賴性,但是依賴性僅出現(xiàn)在長期、大量、規(guī)律服用的情況下,比如超過一兩個月連續(xù)服藥。而在醫(yī)生指導下用抗抑郁癥藥,則完全不必擔心藥物依賴的問題。
另外,關于服用抗抑郁癥藥物的副作用,也是很多患者關心的問題。大家看到說明書上的不良反應列表都會很緊張,有人甚至因此不敢服藥。其實完全不必恐慌,因為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藥物大多是新型抗抑郁藥物,副作用較小,而且說明書中副作用不一定會出現(xiàn)在每一個使用者身上。
服藥3周后……
在服藥的前幾天,歐陽的確感覺有些惡心,但是在家人的鼓勵下,她依然堅持服藥。而后,歐陽的睡眠明顯好轉(zhuǎn)了。漸漸的,她不再覺得活著沒意思了,雖然還是高興不起來,但是哭泣的次數(shù)明顯減少了。
母親也欣喜地發(fā)現(xiàn),歐陽能夠主動和家人說幾句話了,偶爾也能見到女兒久違的笑容,家里的氣氛不再那么壓抑了。餐桌上,女兒飯量也大了,因為睡眠好了,她的氣色也好了很多。看到這樣的改善,家人懸著的一顆心也算落了地。
其實,這段時間,歐陽除了服用藥物治療,也一直在家人和醫(yī)生的鼓勵下嘗試改變自己。
首先,歐陽同信賴的人談論自己的感受,并且發(fā)現(xiàn)每次在與關心自己的人交談后都會感覺好一些。在首次就診后,她慢慢接受了可能患病的事實,考慮到可能無法完成與往常一樣多的工作量,于是向公司請假休息。在家人陪伴下,即便很艱難,歐陽也經(jīng)常運動,哪怕只是短距離散步。她堅持規(guī)律的飲食和睡眠習慣,即使感到乏力困倦,也不會在白天總躺在床上休息。因為記憶力差,擔心忘記服藥,歐陽還專門在臺歷上記錄每天服藥的情況。家人陪伴她按照醫(yī)生的要求定期復診,在就診時,告訴醫(yī)生服藥后的變化。有一次,歐陽向母親提起情緒有些不好,活著沒意思的想法又一閃而過,家人立刻引起警惕,全程陪同她,將家中的刀具等銳器藏了起來,并拿走了她自己保管的藥物,直到歐陽感到情緒好些了,全家人才解除“警報”。
轉(zhuǎn)眼間,歐陽服藥已經(jīng)4周,經(jīng)歷了痛苦掙扎,心情從陰霾逐步走向陽光,身體也逐漸適應了藥物,沒有什么不舒服。在這種情況下,歐陽準備回公司上班了,因為她要嘗試做些簡單的工作,逐步恢復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