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日落蘭陵

2020-11-12 09:52:31張凌云
火花 2020年9期

張凌云

常州是個有點讓人說不出滋味的城市,似乎總差那么一口氣,對不起它該有的位置。在群星璀璨的長三角地區,雖然蘇錫常并稱,它的名氣一直遮掩在蘇州無錫的光芒之下。近年來,由于經濟發展的原因,更是有“蘇錫無常”的說法,離它兩個兄弟好像越來越遠了。

我為常州感到憋屈。光就市區而論,三地經濟體量其實差不多,孰強孰弱并不明顯,更重要的是,常州也是一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無錫不用說了,長期只是它下屬縣城,所謂“常府八邑”之一,就是與蘇州相比,許多時候也不遑多讓。蘇常二府,向來是江南人文薈萃的代表,有人統計過,史上出進士最多的州府,第一是蘇州府,第二便是常州府。

現在的常州,又有些讓人庸碌得恨鐵不成鋼。鄰近的蘇錫作為著名的旅游城市,風光自不必說,特產也是一大堆,而常州呢,印象里最有名的特產是蘿卜干,格調一下低了不少,篦梳之類名氣又不太響,旅游雖也搞得風生水起,卻是人造的游樂場占了上風,不多的幾個人文遺跡默默地躲在身后,透著無奈與蒼涼。曾經寫過一篇小文,記敘造訪東坡公園的經歷,那是一個冬日的黃昏,我來到運河中的一個小島,周圍是如此凄清,仿若一個人走到世界的盡頭,無論曾經擁有怎樣的熱鬧榮耀,到這里統統化為闕無。

我把文章命名《坡仙最后的吟唱》。蘇東坡死在常州,這里當然不是他的歸宿,只是一處紀念公園,但那次刻骨銘心的經歷,卻充滿象征意味。東坡名氣雖響,卻沒有多少人知道他死在常州,知道了,也不會有多少人造訪這小小的公園。至于常州,也不會因東坡身后的一段軼聞增減它文化史上的分量,但同時,透過不大的東坡公園,我似乎又看見歷史曳著長長的尾巴,那么近,又那么遠,看似追上了,卻兩手空空,唯有寒風與孤寂裹挾在自己臉上。

雖然如此,我還是愿意追隨那若有若無的影子,探訪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

有意思的是,常州的幾個古地名,都有意無意帶著一個陵字,不知道只是巧合,還是歷史暗藏的一部密碼。

常州這個名字廣為流傳,是隋唐以后的事了,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它相繼被稱為延陵、毗陵、晉陵、蘭陵,如果要細分的話,大體是春秋稱延陵,漢魏稱毗陵,東晉稱晉陵,南朝稱蘭陵,四個陵字一唱三嘆,一氣呵成,猶如一首絕句。

稍有文化的人都知道,這個陵并不是陵墓的意思,而是山丘、大山。四個陵字疊加一起,并不會感到寒意森森,卻充溢著一種冷冰,沉雄,甚至有些猙厲的古典美,這四座沉甸甸不發一言的大山,到底蘊藏著什么呢?

我們來看第一座山。常州稱為延陵,距今約有兩千五百年,跟一位大名鼎鼎的古人有關。這個人是季子,即季札。

季子之所以有名,一是他地位顯赫。他是吳王壽夢的四子,闔閭的叔父;二是他德行高尚,屢屢出讓王位。如果說其先祖泰伯仲雍奔吳的故事令人敬佩,那么季子堅辭不受的前后更讓人慨嘆。

壽夢有四子,季子最賢。他想把王位直接傳給季子,又怕壞了規矩,于是想出來一個辦法,在遺命傳位長子同時,要求兄終弟及,這樣總有一天會傳到季子手中。

這應該只是理想的烏托邦。首先他的幾個兒子是否信守遺命要打個問號,再說了,即使兄長們一個個傳下去,處于最末的季子能活那么久么?

大概上蒼也被這一片仁心感動,從而有了幾乎不可能發生的奇跡。長兄諸樊死,二兄余祭立。余祭死,三兄夷昧立。夷昧死,終于可以授國于季子,可季子呢,仍然是避而不受。我的語言貧乏,《史記·吳太伯世家》有著精彩的記述,“必致國於季札而止,以稱先王壽夢之意,且嘉季札之義,兄弟皆欲致國,令以漸至焉。”意思是兄長們皆以季子為賢,一定要讓他登上王位,以滿足父親壽夢的遺愿。

那是一個多么令人神往的時代!兄孝弟悌,德懷天下,大同世界不過如此,何況是在向來血雨腥風的帝王之家。季子諸兄弟聯手出演的這一幕傳奇,堪稱整個君王時代最溫情脈脈的畫面。而季子的仁德高義,更為世代景仰,號為圣人,連孔子都仰慕其賢能,遂有“南季北孔”之稱。

季子受封的地方叫延陵,這是常州名稱的源流。他死后葬于江陰申港鎮,離常州有段距離。傳說墓前有孔子所書十字篆文碑“嗚呼有吳延陵季子之墓”,可惜至今未曾去過。丹陽延陵鎮有個季子廟,據說那里也有季子墓,一時真假莫辨,但無論季子身歸何處,其美名早已人間傳揚,正如那則催人淚奔的掛劍故事。

季子有次出使路過徐國,徐國國君瞧見季子佩帶的寶劍,愛慕不已,季子心領神會,愿將佩劍贈之,奈何出使需要不便相許,乃決意返回時奉送。不料回頭徐國國君已經去世,季子拜祭完墓后,將佩劍掛于墓邊的樹上,旁人不解,季子言道,我的心里早已將劍送給他了,如今斯人雖去,我卻不能不遵守自己的諾言。

每每想到這則故事,心里就有一種難以言狀的感動,真是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延陵季子的高風亮節,讓后人的景仰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就像掛在他墓前的無數無形之劍。

接下來是毗陵。毗陵這座山也堆著滿滿的歷史,光一個江南第二的毗陵驛就可寫上一本書,《常州晚報》的副刊欄目也叫毗陵驛,延續著一方文脈,并延續著一座城市的光榮與夢想。晉陵的身形最為魁偉,幅員最廣時,轄今鎮江、常州、無錫三市的大部分地區,是倚仗在國都金陵身邊的又一座高峰。

不過以上都不是要說的重點,我把目光投向最后一座山丘,蘭陵。

嚴格意義上,蘭陵并不能指代整個常州,它是武進曾經的稱呼。而武進作為常州城的母縣,很多時候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關系。將這種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關系放大,更顯得蘭陵名字的意味深長。

蘭陵是舶來品。雖然不是來自外國,卻是向別處“借”的。五胡亂華、晉室南渡時,北方許多名門望族也一起遷往江南,朝廷因這些名門望族原有的州郡給他們的遷居地命名,蘭陵因此而來。

在展開一幅復雜的蘭陵蕭氏圖之前,我突然發現,蘭陵與當年的那個延陵還頗有淵源,或者說,有種奇妙的呼應唱和。

蘭陵原位于山東,一首“蘭陵美酒郁金香”讓其名揚天下,那是李白的功勞,其實再往前推上千年,蘭陵也早就為人所知了,主角又是一位重量級人物,荀子。

荀子是趙國人,他的后半生,包括主要的成就卻與蘭陵有關。荀子曾擔任蘭陵令,后罷官而家居蘭陵,在此著書立說,并培養出兩位優秀弟子韓非、李斯,成為戰國后期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

荀子是儒家大師,被稱為后圣,自然傳承孔子的衣缽,這就有點意思了。孔子當年仰慕季子,可惜一直未能謀面,他的后學荀子在蘭陵將儒學發揚光大,但畢竟遠在北方,還是不能與季子所在的江南產生交集,為彌補這種遺憾,六百年后,深受儒風浸潤的蘭陵蕭氏大舉南遷,實現了與季子后人的一次握手。

這真是令人感慨萬千。誰能想到,某種程度上,在孔子死后約八百年,未能親睹季子風采的夙愿由他后學的后學得以實現,孔圣若有知,亦該含笑九泉了,而蘭陵蕭氏一經移植江南,便綻開成中華大地上的一朵奇葩。

蘭陵蕭氏是歷史上最有聲望的頂級門閥之一。興起于漢,聲隆于晉,極盛于南朝,衰落于五代,可謂不折不扣的千年世家,歐陽修曾贊曰:“名德相望,與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之。”蘭陵蕭氏作為南朝四大僑望之一,與瑯琊王氏、陳郡謝氏、陳郡袁氏并稱,入唐后,即使其他南朝僑姓已不顯,蕭氏仍然能與鄭裴韋李趙等北方大姓并列,成為碩果僅存的南方世家。其先祖可追溯到蕭何,漢宣帝時出了家族的第一個名人、位列三公的蕭望之,此后族大根深,綿延不斷,出過無數士宦名流,入相拜將也是屢見不鮮,而整個家族最風光的時候,無疑是位居九五之尊的齊梁兩朝了。齊梁兩朝,蕭氏出了十一位皇帝,其中齊朝七位,梁朝四位,包括追尊的、廢黜的、過渡的,還有什么偏居一隅的西梁政權,有說法共有二十一位皇帝,至于宰相就更多了,所以“兩朝天子,九蕭宰相”只是個泛稱,泛指整個蘭陵蕭氏的位極榮華。

一部齊梁蕭氏興衰史,其卷軼浩繁,旁枝之多,可以說花上幾天也說不完。我無意對此展開贅述,卻想到小時候就知道的一個謎語,“無邊落木蕭蕭下”。

謎底是日。宋齊梁陳四朝,齊梁皇帝都姓蕭,蕭蕭之下是陳,陳字去邊去木正是日。這個謎語很有技術含量,讓我深深記住了蕭蕭二字,也讓我對那兩個短暫的歷史王朝有了揮之不去的定格,是蕭蕭落木的蕭,是風蕭蕭兮易水寒的蕭,是蕭瑟意氣的蕭……再多的風流富貴,也將隨著雨打風吹去,很快尋不到蹤跡。

杜甫這句詩比齊梁覆滅要晚上幾百年,談不上一語成讖,但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正是寄托著對齊梁兩代短暫風流又迅速隕落的無限嘆息。

南朝文化的高峰在齊梁,齊梁文化的高峰在武帝。

對齊梁兩朝走馬燈似的皇帝輪換,許多都留不了太深印象,但不知道梁武帝蕭衍的肯定不多。

齊梁兩朝總共七十八年,梁武帝就在位四十八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第四長的皇帝(前三為康熙、乾隆、漢武帝)。時間既久,梁武帝也就當仁不讓地成為齊梁文化、乃至整個南朝文化的代言人。

梁武帝是一位傳奇人物。作為皇帝活了八十六歲,卻有三十多年不碰女人,三進佛寺想當和尚,每次都弄出朝廷出巨資向寺廟贖身的鬧劇。他寬仁待人,崇尚節儉,據說一件衣服要穿幾年,晚年更是每天只吃一頓。在位的前期政治清明,文化昌盛,梁朝的國力也達到了巔峰,后期政綱松弛,到頭來卻被亂臣餓死。他是著名的文人皇帝,這種家風也繼而影響到他的幾個兒子,蕭衍與長子蕭統、三子蕭綱、七子蕭繹合稱“四蕭”,個個文采飛揚,才情風姿直追當年的“三曹”。

梁武帝本人才華橫溢,早年是竟陵王蕭子良門下的“竟陵八友”之一,同游的都是沈約、謝朓等赫赫人物。沈約發明了四聲八病,是永明體的創始人;蕭衍也不甘示弱,論綜合實力猶勝一籌,《隋書·經籍志》載其著作有三十種之多,光文學方面就有六種。他治經學,究歷史,通音律,善書法,創作的詩文如《子夜四時歌》亦清麗脫俗,秾而不艷,至于發端于其子蕭綱門下的宮體詩走向浮靡輕艷,那是后來的事了。

不過,梁武帝最被人議論的,還是他的尚佛。

大凡能坐這么久江山的,無一不是天資聰穎,博聞廣識。對這位史書稱作“少而篤學,洞達玄儒”,更為民間贊為“古今人主才美之盛,蓋無如梁武者”的多才皇帝,無須再證明什么,但是,他的篤信佛教與弘揚宣踐,卻不得不提。

如今我們提到齊梁、南朝,乃至整個六朝,腦海里的第一印象不是走馬燈似的政權更迭,不是刀光劍影的宮廷喋血,也不是浮靡嬌艷的文風世風,而是一句廣為人知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并不奇怪。尋常百姓所關注的,不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風流故事,他們更關注切切實實的社會變化,時光如流,那些高高在上的麗瓦飛甍或毀于戰火,或焚于雷電,或飽受風霜,留下的,即使不是斷壁殘垣,也早已褪盡了芳華,淪為再普通不過的建筑了。

梁武帝時大興的佛寺宮廟,自然也逃不脫這樣的命運。曾幾何時,整個江南佛光纏繞,鐘磬悠揚,全民籠罩在一片靜心脫塵、同登彼岸的祥和氛圍里,可這般經不起摔打的空中樓閣,很快隨著一場侯景之亂化為灰燼。事實上,侯景只是個符號,沒有侯景,也會有王景、李景不斷冒出來,在這片向來崇尚攻戰殺伐的土地上,佛家所謂的持忍受戒是站不住腳的。

所以,人們看到的是一場美麗的幻境。杜牧寫這首《江南春絕句》的時候,大概是半寫景半抒情,還能看到一些寺廟遺存,越往后來,越變成純粹的懷古了,曾經光彩奪目的七寶樓臺浮現在若隱若現的煙幕里,煙霧散去,樓臺也只能跟著散去。

而梁武帝一生的嘔心瀝血就此終結。我以為,他始終懷有用佛家道義改造華夏文明的理想,這是一項其它所有才藝加起來也比不上的宏大使命,幾次舍身入佛也不是做秀,內心深處,想做一個中國式的釋迦牟尼,可惜,他做不到。他最后餓死,或許倒成全了他,比老死病死強,因為結局如此殘酷,恰反映了嬌弱的理想與鋒利的現實對撞后的必然,是直插云宵的寶塔華蓋轟然倒地后的一片狼藉。

山無陵了,波無峰了,突兀的東西被削平了,就像看著懸崖邊的一棵樹,終于倒入了滔滔的洪水中,人們懸著的心也放下了。于是,跟所有的過往一樣,除了偶爾的慨嘆,更多時候心平氣和,眉飛色舞,正如那句老話,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話說當年達摩禪師拜見梁武帝,武帝執迷不悟,達摩見話不投機,連夜過江北上,這就是一葦渡江的故事……”可我的心還沒放下。

如果進行類比,我覺得齊梁文化有些像西方藝術中的巴洛克。

巴洛克藝術雍容華貴,它強調激情,追求宏偉,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是對傳統的一種叛逆,當然,也可以說它帶有享樂主義或浮夸之風,這與華麗多彩、卻又經常被批為浮艷奢靡的齊梁文化頗有相似之處。同時,巴洛克藝術流行并不太長,前后一百多年時間,比齊梁兩朝長不了多少。更重要的是,巴洛克藝術在世時人們頗有微詞,可一旦退潮,人們卻無限懷念起它來,今天世界各地的巴洛克風格遺跡受到追捧即是明證。齊梁文化亦然,隱遁了,消散了,人們才想起它們是南朝,包括整個六朝文化的典范,是國之瑰寶,滿懷惋嘆地看著那些隨風飄遠的文明。

巴洛克原意是不規則的珍珠,同樣適用于齊梁文化。當一堆鑲嵌在穹頂之上的珍珠從天而降時,總歸可以撿拾到碎片。齊梁兩朝雖然消失在歷史的天空,但在大地上,一定遺留下不能磨滅的東西。

遺憾的是,能夠印證的東西太少。除了歷史典籍和文章著述,我們很難一睹齊梁文化的遺風。不要說齊梁,整個六朝文明都沒遺落下多少東西。南京如此,常州更是如此。大概除了在考古遺址基礎上建立的六朝博物館,還有星星點點分散各地的墓葬石刻,再沒有其它了。

如此,我把目光投入那個原點,蘭陵蕭氏的發跡地。

有意思的是,連這個發跡地或者世居地,也變得界限模糊起來。

蘭陵蕭氏的世居地,即南朝時名聲顯赫的蘭陵縣,又稱南蘭陵,《南史·齊本紀上》記載如下:“其先本居東海蘭陵縣中都鄉中都里,晉元康元年,惠帝分東海郡為蘭陵,故復為蘭陵郡人。中朝喪亂,皇高祖淮陰令整,字公齊,過江居晉陵武進縣之東城里,寓居江左者,皆僑置本土,加以‘南’名,更為南蘭陵人也。”

這說的是齊高帝蕭道成。蕭道成作為齊梁兩朝蕭氏江山的鼻祖,既出自南蘭陵,龍興之地無疑是在武進一個叫東城里的地方。但東城里作為南蘭陵的靈魂所在,究竟在哪里,卻一直存在爭議。

南蘭陵無論為郡,還是縣,起初并無實土,只是虛設,梁武帝時才將武進縣更名蘭陵縣。東城里也不是武進縣治所在地,具體位置呢,有說法是在武進之東,故曰東城,還有說法是常州西北六十里,這兩種說法有些矛盾,但都在常州境內,通行的說法是在現孟河鎮萬綏村附近,那里曾是武進縣治。

不過現在提及齊梁帝王宗族的故鄉,首先想到的卻是丹陽。丹陽一直以齊梁故里引以為傲,現存的兩朝陵墓石刻也大都在丹陽。國人講究葉落歸根,歸葬桑梓似乎是個有說服力的佐證,而且丹陽境內有個叫東城村的地方,據說就從東城里演變而來。

孰是孰非,很難說得清楚。武進丹陽毗鄰,爭議的地點離得也相當之近,范圍不過十來公里。這其實反映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即中國人都喜歡以名人故里自居,從來非爭個面紅耳赤,實在不行,各搞一套,皆為故里。假若兩地同屬常州,同為一家,便沒有如此幸福煩惱,起碼爭議聲會小些,可惜丹陽屬于鎮江。

有時想來感到悲涼。同樣有中國式的文化語境,君不見,在人們津津樂道于故里何方的同時,兩朝帝王的真正歸宿卻是何等的落寞,陵丘廟碑早已蕩然無存,只有殘存的斷獸石刻零落人間。某種意義上,就像有人死去,常常演變成聚在一起的熱鬧宴飲,悲慟哀悼倒成了其次。再往深處看,所謂故里,許多時候只是一個符號而已,就拿梁武帝來說,他生于南京,定都南京,他的后代,所有的梁朝皇室自然也只會生長于南京,那個蘭陵縣或者東城里,牽涉的只是他的根,但卻回不去,至多是一個冠冕堂皇而漸行漸遠的夢。

也許,唯一的答案,是去他們身后埋葬的地方看一看。

雪后初霽,天色猶昏。當我輾轉幾個小時,終于在寒風瑟瑟的農田里見到了一組組斷獸石刻時,竟無語凝噎。

曾經無數次在心中摹畫“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的鏡像,以為將之搬移到齊梁帝陵可完全對應,但是,我發現自己簡單了。

大漢的雄風,多少承襲秦始皇的威儀,反映在帝陵的營建上,至少有一個碩大的墓冢,一般高達十幾丈,雖經歲月侵蝕日曬雨淋,其輪廓氣魄還是在的。因此再怎么西風殘照,眼前總會有一股濃重的壓迫感,決不可能像殘陽落在一堆矮小的墓丘石碑上那么凄涼。而我看到的齊梁帝陵,眼里真的沒有任何凸起的陵丘,除了幾根望柱,幾個神獸,還有一些殘存的石礎,所有的一切都包裹在一撮兒齊平的田野之下,看不出其它端倪。

而且,與想象中的肅殺與冷峻不同,這些殘留下的斷獸石刻不會讓人感到凜然生畏,卻有一種抱撼的藝術美,就像斷臂的維納斯,越在歷史的風浪里摧打缺損,越覺得美麗異常。它們矗立在那里,與周圍的原野村落也并不感到突兀,相反,千百年的雨打風吹,它們學會了與周圍環境水乳交融,早已褪盡了皇親帝胄高高在上的傲氣,而乖巧得就像農家小院的看門狗,成為這方土地忠實的麥田守望者。

這大概是我看到的最親民、最沒有架子的皇陵遺址。先前在南京,在東郊以及江寧鄉下,也見過一些南朝石刻,孤零零地覺得挺凄涼,覺得可能不屬于皇陵級別,且分布較散,丹陽境內的齊梁帝陵應該不是這番模樣。沒料想,當我來到實地后,卻也相差不了多少。即便是陵區最為集中,擁有興安陵、建陵、修陵與莊陵四座帝陵的三城巷一帶,仍然是星點錯落著一些石獸墓表,無法與那種有著煊赫威風和森嚴法度的皇家氣象聯系起來。

當然這與歲月的侵蝕有關。兵燹戰亂,朝代更迭,多少陵丘夷為平地,即便皇陵也不例外,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齊梁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更兼丹陽一帶多為平原,缺少層巒險峰的屏障,因此今日不見陵丘,并不奇怪。但是,就目之所見的幾處遺跡,仍然讓我感慨不已。

據專家考證,齊梁帝陵,包括整個南朝帝陵,其體制之小,構造之簡,為歷朝歷代所罕見。它僅相當于東漢一個地方官的規模,地下玄宮長約八米,寬和高僅有五米,無論面積體積都堪稱袖珍,已經發掘的明代萬歷皇帝的定陵,體量達到它的五倍之多。除此之外,用料簡單,石刻偏少,就連隨葬品也少而粗疏。概言之,南朝帝陵,實在是簡約得近乎寒酸了。

我不知道這些陵墓被盜了沒有,即使被盜,可能也尋不到太多值錢的寶貝。都說皇家的奢靡淫逸從來讓普通百姓望而生畏敬而遠之,可當如此潦草的所謂帝陵呈現在面前的時候,我的心還是泛過一陣酸楚,那些殘損的天祿辟邪昂頭向天,靜靜立在萋萋荒草里的身影,甚至讓我覺得有幾分心疼。

我想其中肯定離不開齊梁兩朝的首創之功蕭道成。蕭道成平生節儉,因此墓葬也一切從簡。他的這種性格也深刻影響到整個蕭氏家族。大凡稍有功績的兩朝皇帝,拋卻蕭昭業、蕭寶卷等惛惛之流不談,幾乎都是體恤尚儉的,即使是以怪鷙多疑著稱的蕭鸞,仍然是一個節約之人。這種家族遺風,在一部帝王身后史,特別是中國墓葬建筑史上鐫刻下獨特的印記。

丹陽皇陵共有十多處。比巴洛克文化更令人唏噓的是,它在倒下的同時,那把不規則的珍珠漸漸湮沒無聞,名氣既不彰顯,找尋亦為不易。已知的各種皇陵,包括在位的和追尊的,零散分布在六七個地方,想同時走下來并非易事,何況有的沒有必要,因此只得挑其重點,作一簡單瞻拜觀仰。

蕭道成泰安陵已毀,可供觀瞻的只有其父蕭承之的永安陵,規模尚可,但沒有感覺。其子齊武帝蕭賾是一位頗有建樹的皇帝,在位的年號永明甚至遠比他的名字有名,身后歸宿叫景安陵。景安陵孤獨地處在整個丹陽皇陵的最東邊,其陵寢遺址除了一座完整的天祿,一座殘缺的麒麟,便只有一塊上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字樣的石碑,遠處立有一根高大的煙囪,畫風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如此此行的重中之重只剩三城巷。這里除了蕭衍追尊其父的建陵外,安葬著齊梁兩朝的三位重要皇帝蕭鸞、蕭衍、蕭綱,可以說,要找一個齊梁皇陵的代表的話,沒有比這里更適合的了。

蕭蕭冬日里,我在這片不大的陵區反復逡巡,希望能多發現一些東西,解讀關于蘭陵蕭氏最后的密碼。但是,我除了仔細端詳那些大同小異的石獸,從所謂兩只角是天祿、一只角是麒麟、沒有角是辟邪的界定中辨認它們的異同,很難有別的收獲了。何況,即使對那些石獸看了又看,還是難以確認,因為許多實在因歲月的剝蝕變得模糊,或是損毀嚴重,看到最后,我把它們統統歸結于一個模樣,一個高大的、說獅子不像獅子的巨獸,雄糾糾氣昂昂地立在中山門外,不知是歡迎著八方來客,還是悵望著歷史的天空。

那是一尊辟邪,如今成為南京的城市象征。不僅是這座城市的象征,也成為南朝石刻,或者整個南朝文化最顯著的標志。我遙望著那尊辟邪,眼里慢慢浮現出一條河。

那條河叫蕭梁河。來的時候經過,很普通的一條河流,工廠鄉鎮林立兩岸,水泥橋下串行船舶。可名字卻不簡單,稍一聯想即可窺見往昔風采。

遙想當年帝王公卿從南京拜祭齊梁諸陵,都從秦淮河上溯而行,經過一條叫破崗瀆的運河,輾轉進入丹陽,再經蕭梁河進入陵區。為利于通航,最初作為天然河道的蕭梁河多經拓展疏浚,才漸有后來規模。我們可以想見齊梁諸帝率一眾王孫大臣白幡蔽日、舟楫塞川的壯觀,也可以想見運輸粗大的建筑石料的辛勞,平常時節,這條水道亦是畫舫游船往來不斷,點綴著南朝文明的繁榮,那是這條河流的黃金時代,它是連系帝都與故里,或是魂之所在的紐帶,是打通兩點之間的血脈和源泉。

而今這道血脈早已枯干。蕭梁河還在流,但兩頭的節點已石化成那些殘存的沉默巨獸。我站在梁武帝陵前,很想眺望點什么,可惜腳下連一塊凸起的臺階都沒有,我無法站在某個想象中的高度,俯視前方經歷的人世代謝、愛恨情愁,看到的唯有和腳底一樣平的地平線,除了荒草禿樹,就是田野村莊。

這里的一切消弭無形。那座叫蘭陵的山丘沒有任何訊號,爭論不休的齊梁故里也看不出邊界到底在哪里,大地將所有的過往鎖得嚴嚴實實,雪已經融化干凈,灰褐色的泥土里,看不出時間和歷史走過的痕跡,我想聽見哪怕一聲雞鳴,也是徒然,耳邊只有呼呼的北風,回蕩在蒼茫的天空之下,最多,突然的一陣汽車喇叭,將我從久遠的沉思中驚醒。

一道殘陽透過濃密的彤云,灑落在冬日的土地上。麥苗依然蜷縮著身子,但裹上了一層金色,和漸起的暮色交織著一種迷蒙的光芒。是回去的時候了,太陽即將落山,有關蘭陵的故事亦將掩映在夜幕之中,愈發顯得撲朔迷離。不過,我釋然了,這恰恰是它的最佳歸宿,日升月落,天道循環,萬物皆有其定數,就讓蘭陵的謎團消解在大地深處吧,畢竟,當曾經的崢嶸隨風飄散,它們早就化為塵土,滋養著這一方人間,并隨著黎明迎來新的一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成无码网WWW| 国产精品区网红主播在线观看|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国产精品xxx| 伊人网址在线| 久久精品66|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天天视频在线91频| 日本欧美一二三区色视频|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制服丝袜欧美精品| 国产一区成人|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91麻豆国产视频|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国产爽妇精品|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全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免费看a毛片| 露脸真实国语乱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97AA片在线播放|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天堂av综合网|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高清亚洲欧美在线看| 国产视频大全|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级毛片完整版在线看|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国产日韩欧美黄色片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欧美日韩第三页| 亚洲天堂日韩在线|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免费在线观看av| 欧美在线视频a|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国产视频大全| 激情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婷婷六月综合网| 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五月婷婷激情四射| 99re免费视频|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9cao视频精品|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久久免费成人|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国产美女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