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亞輝 秦羽
摘要:2016年民盟組成了緬甸新政府,推出“百日計劃”,召開21世紀彬龍會議,頒布新經濟政策,加強對公職人員監督,積極拓展外交空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2016年年底緬北爆發了民地武聯軍與政府軍的沖突,西部若開邦也遭遇了恐怖襲擊,對整個地區安全形勢造成了極大影響,新政府仍然面臨著民族和解與教派沖突等關鍵問題的挑戰。
關鍵詞:緬甸;回顧;展望;2016~2017年
[中圖分類號] D7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2479(2017)02-0029-08
Abstract: In 2016, Myanmar Democratic League has formed a new government and pushed forward “The Hundred Days Plan”, it also held the 21st century Bin Long meeting, published new economic policies, strengthened supervision to public officials, actively expanded the diplomatic space and received a certain effect. However, in the end of 2016, the conflict between peoples armed force and the government broke out in the north Myanmar, Rakhine State in the west also suffered from terrorist attacks, which has largely affected the security situation in the whole region, therefore, the new government still has to face the conflict between ethnic groups and religions as well as other issues and challenges.
Key Words: Myanmar; Review; Prospect; 2016~2017
2016年3月30日民盟新政府上臺后, 大規模合并部委, 厲行節約, 推行“百日計劃”, 頒布了新經濟政策, 在體制改革、 民生和外交領域取得一定成效。但羅興伽人問題在國際社會上持續發酵使新政府承受了巨大的國際壓力, 同時民盟新政府在施政能力、 修憲和民族和解問題上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
一、政治
(一)民盟政府的施政措施
1. 組建民盟新政府
2015年緬甸大選,民盟勝出,獲得組建新政府的權力。2016年1月28日,民盟推舉溫敏為人民院議長、迪坤妙為人民院副議長,曼溫凱丹為民族院議長,埃達昂為民族院副議長。3月15日,廷覺當選新一屆政府總統,吳敏瑞當選第一副總統,亨利班提育當選第二副總統。3月30日政權交接儀式在緬甸內比都順利舉行。
執政后的民盟對政府部門進行了改組。中央部委由登盛時期的36個縮減為21個,其中裁撤3個部門,分別為合作部、科技部和體育部;合并組建8個部門,將總統府6部合并組建為總統府部,電力部和能源部合并為電力能源部,國家計劃和經濟發展部和財政部合并為計劃財政部等;增設民族事務部。組建的21個部門中,由昂山素季任外交部、總統府部、教育部、電力和能源部4部部長,覺瑞中將擔任內政部部長,盛溫中將擔任國防部部長,耶昂中將擔任邊境事務部部長,吳昂哥擔任文化和宗教事務部部長,吳覺溫擔任計劃和財政部部長,奈德倫擔任少數民族事務部部長等。4月4日,昂山素季辭去教育部和電力能源部部長職務,分別由培辛通和謬登基擔任。4月7日,緬甸總統廷覺依據聯邦議會通過的《國務資政法》任命昂山素季為國務資政,并于5月10日成立國務資政部,吳覺丁瑞任部長。
2. 設立功能委員會
為提高執政能力,民盟在政府內部組建多個功能委員會。2016年3月30日,國防與安全委員會成立,該委員會對緬甸國家安全事宜有最高決策權;4月5日,以廷覺為主席的緬甸聯邦財政委員會成立,成員包括緬甸副總統、計劃與財政部部長、商務部部長等人;5月5日,土地征收問題重新審查委員會成立,以更好地解決日益增多的土地糾紛問題;6月7日,計劃與財政部成立新的投資委員會和國家經濟協調委員會,以對外國直接投資領域及項目進行審批;6月22日,總統府成立了監督和守護公民中央委員會、國家水資源管理委員會和空地管理中央委員會,以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同日,還成立了反洗錢中央委員會,以加強對金融領域監管,完善市場體系;8月12日,總統府成立緬甸經濟特區中央委員會和中央工作委員會,負責經濟特區管理工作;11月16日,國務資政部成立國務資政部新聞發布委員會,由該部副部長吳欽貌丁擔任主席,及時發布民眾所關切的消息。
3. 推出“百日計劃”
執政伊始,昂山素季指示各部門制定“百日計劃”,把能夠在百日內完成的工作優先納入計劃中。2016年5月20~30日,緬甸少數民族事務部、交通和通信部、計劃和財政部、外交部、內政部、教育部分別推出“百日計劃”,其中少數民族事務部明確其主要的任務就是保護少數民族權益,發展少數民族傳統和文學;內政部加大打擊毒品力度,取消探監限制日;外交部大幅延長海外公民回國居留期,取消緬甸公民因政治因素被禁回國的規定;農業部提高農田補助50%并擬增9000億緬元(約合7.7億美元)的農業貸款;宣傳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將仰光省永盛鎮區圖書館改造為民眾交流社區活動中心;教育部推動緬甸全國5~6歲兒童入學計劃,并在內比都、仰光和曼德勒開設職業技工培訓班;工業部發展工業與開發人力資源,以提供就業機會。8月23日,緬甸宣傳部、教育部、工業部和商務部在內比都聯合舉行首個“百日計劃”新聞發布會,闡明首個百日內的工作進展情況。
4. 加強對公職人員的監督
緬甸新政府上臺后,著手打擊貪腐,加強對公職人員的監督。2016年4月1日,總統府宣布禁止內閣成員、政府機構的官員與雇員收受賄賂,公務員不得收取價值超過2.5萬緬幣(約合230元人民幣)的贈禮,每年收取的贈禮總值不得超過10萬緬幣,并禁止各部主要官員聘用個人親屬擔任其機要執行官或秘書,要求各種職務必須根據相關公務員考核規定進行選拔和任用。2016年8月,緬甸人民院高票通過一項支持政府打擊腐敗的議案;11月2日,緬甸新政府出臺鼓勵民眾舉報涉貪官員的政策,以加大對賄賂與貪污行為的打擊力度。
(二)議會運行情況
1. 確立議會基本構架
2016年2月,緬甸人民院相繼組建“法律草案委員會”“國際關系委員會”“農民、勞工和青年事務委員會”“少數民族事務和實現國內和平委員會”“健康與體育發展委員會”“自然資源與環保委員會”“交通、通訊和建設委員會”“電力與能源發展委員會”“投資與工業發展委員會”;民族院相繼組建“人民財經委員會”“國際關系和議會間合作關系委員會”“國內外非政府組織委員會”“衛生、體育與文化委員會”“礦物、自然資源及環境保護委員會”“人民投訴函委員會” “農業、畜牧與水產業發展委員會”。2016年2月29日,緬甸聯邦議會組建法律與特別事項評估委員會,人民院前議長吳瑞曼任主席;組建曼溫楷丹任主席的“緬甸議會聯盟(MPU)”,杜素素倫任主席的“東盟議會間聯合委員會”,吳松勒譚任主席的“議會間聯盟聯合委員會”;3月17日,人民院組建議會發展聯合協商委員會,昂山素季擔任主席。
2. 完善法律制度
2016年4月1日和5日,緬甸民族院、人民院分別審議并通過《國務資政法》;5月10日,聯邦議會通過新增國務資政部議案; 5月11日,人民院通過經修改的《選舉法》,人民院和民族院通過廢除保護國家不受危害的議案;5月31日和9月21日,民族院分別通過《緬甸和平集會游行法》《撤銷緊急狀態法》。
3. 議會補選情況
2015年緬甸大選中當選部分議員擔任政府職務以及部分選區沒有完成投票,出現19個議會空缺席位(其中,人民院空缺9個席位、民族院空缺3個席位、省邦議會空缺7個席位),需要再次由選民投票選舉議員。緬甸聯邦選舉委員會宣布議會補選將于2017年4月1日舉行。隨著議會補選時間的逐漸接近,各政黨有關補選的工作也陸續展開,除民盟明確提出將參加補選外,聯邦鞏固與發展黨、民族團結黨等政黨也已宣布競選所有的空缺議席。此次補選是民盟的第1次大考,將反映民盟的民意支持度,決定民盟今后的施政方向。
(三)和平進程艱難前行
民盟政府上臺以來,將民族和解、實現全國停火作為首要任務。為此,緬甸新政府組建了一系列機構。新政府首先組建了聯邦級停火聯合監督委員會(JMC-U),2016年5月28日,重組聯邦和平對話委員會(UPDJC),由昂山素季擔任主席,國務資政部部長吳覺丁瑞擔任副主席,成員包括政府代表、軍隊代表、議會代表和民地武代表;5月31日,成立21世紀彬龍會議籌備委員會,由政府和談事務代表丁苗溫博士擔任主席、國務資政部部長吳覺丁瑞擔任副主席,委員會包括2個分委員會,分別負責與簽署全國范圍停火協議與和未簽署停火協議的民地武組織協商談判;7月11日,在原和平中心的基礎上成立民族和解與和平中心(NRPC),旨在推動緬甸全國和解,主導和平進程,制定和平方針政策,由昂山素季任主席,國務資政部部長吳覺丁瑞擔任第一副主席,成員包括政府、國會、軍隊代表共11人,并成立了聯邦和平委員會顧問團,負責實施民族和解與和平中心制定的方針政策。
緬甸新政府積極與少數民族開展和談。2016年7月17日,昂山素季與民族聯合聯邦委員會代表團就和平進程與聯邦制度等議題進行會談;8月1日,和平委員會丁苗溫博士與勐拉軍主席吳賽林討論了21世紀彬龍大會等事宜;8月15日,重組的聯邦和平對話聯合委員會舉行首次會議,就21世紀彬龍大會工作計劃、大會舉行模式等相關議題進行協商;8月31日,21世紀彬龍大會首次會議在內比都舉行,昂山素季、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民族聯合聯邦委員會主席恩板臘、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等在開幕儀式上致辭,緬甸總統廷覺、中國外交部亞洲事務特使孫國祥等出席開幕式。昂山素季表示,緬甸政府與各少數民族武裝之間要相互增進了解與信任,消弭誤解與分歧;政府致力于將所有少數民族組織都納入全國停火協議中,構建共識性協議,以實現全國范圍內的和平。此次和平大會是民盟政府成立后舉行的第1次全國性的和平大會,共有17支少數民族武裝組織、1600人參會,規模空前。但若開軍、德昂民族解放軍、果敢同盟軍未參加,佤邦代表團中途離場,也預示本次大會成果有限。
21世紀彬龍會議首次會議舉行后,緬甸政府與少數民族武裝之間的和談繼續進行。2016年11月17日,聯邦級實現全國范圍停火協議聯合監督委員會舉行第八次會議,討論國防軍與南撣邦軍(RCSS)之間發生的沖突、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對聯邦級停火聯合監督委員會進行資助等事宜;12月12日,和平委員會與和平進程領導小組(PPST)舉行會議,就舉行國家級政治對話、成立監督國家級政治對話委員會、舉行各級別政治對話的時間表、成立21世紀彬龍大會工作委員會等事宜交換了意見;12月20日,為妥善管理各國援助的推動和平進程的資金,緬甸政府、軍隊、議會和民地武聯合組建和平基金協調組, 由昂山素季擔任主席, 討論和平基金的優先使用問題。2017年1月23日,昂山素季和敏昂萊分別會見由簽署全國范圍停火協議(NCA)的民地武組成的和平進程領導小組負責人,就舉行第2次21世紀彬龍大會、實現全國和解與和平穩定等事宜進行了討論。
(四)緬北沖突加劇
2016年11月20日凌晨,果敢同盟軍(MNDAA)、德昂民族解放軍(TNLA)、若開軍(AA)、克欽獨立軍(KIA)4個民族地方武裝組成緬北聯軍,糾集近千人力量對緬甸北部的勐古街、棒賽、105碼檢查站等地的緬甸政府軍和警察哨所發動進攻。緬甸政府軍進行猛烈反擊,并使用直升機攻擊民地武,提高了沖突地區的戒備級別。經過數日戰斗,緬甸政府軍將民地武聯軍驅離木姐—曼德勒聯邦公路;11月25日,緬北民地武聯軍發表聲明稱,為獲得真正的和平對話,希望政府軍能立即停止軍事進攻,撤離該地區;12月3日,緬甸政府軍與緬北民地武聯軍在勐古交火,政府軍控制勐古;12月7日,撣邦議會以63票贊成和45票反對通過了將4支民地武列為恐怖組織的議案;12月12日,已簽署停火協議的8支民地武組織、佤聯軍和勐拉軍發表聲明,反對將4支民地武列為恐怖組織,認為此舉將會影響到整個民族和平進程,導致永久性內戰;12月15日,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德昂民族解放軍在撣邦東北部再次發生沖突;12月21日,4支民地武再次發表聲明,呼吁政府盡快開展政治對話,實現國內和平。
據緬甸國務資政部新聞發布委員會消息,2016年11月20~30日,沖突已經造成14人死亡、50多人受傷,14000多名緬甸邊民逃至中國境內,中緬邊境貿易減少三分之一。此次緬北沖突打破了民盟上臺以來苦心營造的民族和解氣氛,對中緬邊境安全造成了一定沖擊。2016年11月23日,昂山素季就緬甸北部武裝沖突發表聲明,稱在當前民地武、政黨和社會組織協同籌備舉行全國范圍政治對話的重要時刻,緬北沖突事件的發生令人極其失望和痛心。民地武問題之所以長期存在的原因在于,不是通過政治對話解決雙方之間分歧,而是力圖通過武裝手段來解決政治問題,并呼吁民地武組織簽署停火協議,參加2017年舉行的第二次21世紀彬龍大會。在此次沖突中,中國政府呼吁緬甸政府軍與緬北聯軍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來解決沖突。2016年11月25日和2017年2月7日,中緬外交國防2+2高級別磋商首次會議與第二次會議分別在緬甸內比都和中國云南昆明舉行,就盡快實現緬北地區停火、穩步推進緬甸國內和平進程等問題進行協商。
(五)若開邦遭恐怖襲擊
緬甸若開邦族群矛盾和沖突長期存在。2016年10月9日,羅興伽武裝分子攻擊了位于緬孟邊界貌多、拉代當鎮區的3所緬甸邊防警察局,造成9名警察和8名襲擊者死亡,并搶走了50支槍和數以千計的子彈。襲擊發生后,緬甸政府軍、警方在若開邦北部地區實施清剿行動,與襲擊者多次交戰。根據緬甸官方媒體數據,截至2016年10月16日,共有32名安全部隊人員喪生,共擊斃100多名襲擊者。11月3日,若開邦孟都鎮區邊防站再次被恐怖分子偷襲,導致1名警員身亡。襲擊事件引起了緬甸社會和全世界的高度關注。2016年10月14日,緬甸總統府確認襲擊事件由“阿卡穆爾圣戰者”組織策劃,該組織與在貌多活動的恐怖組織“羅興亞團結組織”有著密切的關系。2016年12月1日,緬甸總統府成立了以副總統吳敏瑞為主席的調查委員會;12月20日,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前往若開邦貌多與當地民眾、警察、軍人及其家屬見面,表示政府軍將會保障民眾安全。
二、經濟
緬甸新政府在繼承前任政府經濟政策的基礎上,逐步推行新的經濟政策,確保緬甸國內市場經濟秩序穩定。緬甸新舊政府交替、通貨膨脹、水災等因素導致緬幣貶值、外國投資減少、對外貿易出現大幅度逆差,大部分外國投資者仍處于觀望狀態,緬甸2016年的經濟發展面臨一系列挑戰。同時,2016年10月美國徹底解除了對緬甸的制裁,日本、韓國、印度等國也加強了對緬甸的經濟援助和投資,為緬甸經濟發展打開了新的機會窗口。
(一)經濟發展措施
1. 制定新經濟政策
2016年7月30日,緬甸政府公布了12項國家經濟政策,主要內容有:通過透明、優良穩定的公共財政體系來增加財政資源;對國有企業改革的同時也為中小型企業提供幫助;優先開展電力、道路交通、港口碼頭等基礎經濟設施建設,并建立數據身份證系統、數字政府戰略與電子政務系統;為國內公民和海歸公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推行農業、畜牧業、工業領域平衡經濟模式;促進民營領域發展,制定相應政策吸引外資增加投資;推進專利(產權保護)及法治事宜;為確保財政穩定,建設可長期持續性發展的貨幣體系;推進與環境相符合的城鎮化建設,增加保護文化遺產的力度;建立真實有效平等的稅收制度,出臺保護知識產權的體系和規則;關注東南亞地區及其他地區發展和變化情況等。
2016年5月23日,緬甸商務部出臺包括延長邊境口岸已獲進口許可證但未及時進口的運貨車輛的許可證有效期;將個人貿易卡(ITC)每日貿易額從200萬緬元增加至300萬緬元;放松向國外出口的貨物種類限制;實現網上辦理進出口許可證等的“百日計劃”。為鼓勵民間創業、增加工作機會,自2016年6月1日起,緬甸公司注冊采用新的收費標準。其中,私人公司注冊費由100萬緬元減少為50萬緬元,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費由100萬緬元增加為250萬緬元;7月12日,緬甸商務部解除了外資在貿易領域的部分限制,允許緬甸與外國合資的企業從事建筑材料貿易。
2. 出臺及完善相關經濟法律法規
2016/2017財年,緬甸國內稅務司一方面對歷年稅法進行修訂,另一方面通過調整主管部門人事及發布一系列正式通告,加強對各類企業的稅務管理。2016年1月,緬甸聯邦議會通過《緬甸2016年聯邦稅收法》,規定2016/2017財年緬甸稅收指標為62197.58億緬元(約合48.6億美元)。其中,本國產品和國民消費的稅收指標為24869.39億緬元,收入所得稅指標為23704.34億緬元,海關稅收指標為4750億緬元,自然資源開發稅收指標為8873.84億緬元。2016年1月29日通過的《緬甸銀行和金融機構法》規定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為5%,資本金不低于200億緬幣;10月5日,緬甸議會通過新的《緬甸投資法》,新《投資法》適用于在緬甸投資的外國人、緬甸公民、依照適用法律依法注冊成立的企業實體、分支機構等;主要內容包括外資在農業、工業生產和基礎設施、旅游業、國內生產技術轉讓、對欠發達地區的投資等8個領域將享受優惠政策并享有7年的免稅政策,以及超過10億緬元(約100萬美元)的投資需要獲得議會批準等。新《投資法》將重點引導資金投入綠色環保、高科技、專業化和國際化產業。
3. 加強與外國金融業合作
2016年1月21日,經緬甸中央銀行批準,緬甸私營銀行亞洲綠色開發銀行發行了緬甸首張帶有緬甸銀聯(MPU)和中國銀聯(Union Pay)標志的銀行借記卡。這張借記卡不僅可以用作緬甸和中國的銀聯卡,還可以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自動提款機或銷售終端機完成交易及實現在線支付。緬甸政府積極爭取國外貸款,以提高地方經濟發展水平。中國進出口銀行向緬甸實皆省沙林枝鎮區(萊比塘銅礦所在鎮區)合作社發放農業貸款13.9億緬元、畜牧業貸款3.8億緬元和工業貸款4800萬緬元。2016年3月,緬甸中央銀行批準越南投資發展銀行、中國臺灣玉山商業銀行、韓國新韓銀行和印度國家銀行在緬甸設立分行,至此共有包括中國工商銀行在內的13家外資銀行獲得在緬甸開設分行的許可。
4. 大力吸引外國對緬甸援助
緬甸新政府注重吸引外國援助以改善民生。2016年3月,中國援助緬甸價值500萬元的電纜和導線;11月,日本政府宣布將在5年內援助緬甸8000億日元(約77億美元),用于實現全國和解、城市和鄉村同步發展等領域,并簽署日本派遣青年志愿者到緬甸幫助緬甸發展人力資源的合作諒解備忘錄;12月,丹麥與緬甸簽署2016~2020年丹緬實現發展合作協議,丹麥將向緬甸提供7000萬美元用于緬甸法治、人權、基礎教育、可持續經濟發展、私營企業發展等領域的援助;12月7日,緬甸與日本簽署日本援助緬甸協議,日本將援助緬甸3140萬美元,用于升級馬圭省綜合醫院、發展緬甸經濟和社會等項目。
5. 促進貿易和投資通關便捷化
2016年8月6日,為保證國際貿易和投資通關便捷化,緬甸國家海關開始試運行緬甸自動化貨物清關系統(MACCS)。該系統旨在整合緬甸貿易物流平臺、支持提高物流效率、業務優化和確保關稅合理。為進一步簡化進出口貿易程序,12月27日,緬甸商務部再次取消咖啡、茶葉、辣椒、橡膠等150種商品的進口許可證。2016/2017財年,緬甸海關改變以緬甸中央銀行每日公布的美元參考匯率為基礎的征稅方式,采用每周匯率為基礎征稅。為了減少貿易逆差、增加稅收、給中小型企業提供更多的機會、實現出口增長3倍的目標,緬甸允許輪胎、食用油、農產品、化妝品、食品、服裝等14種商品經中緬邊境口岸木姐轉口貿易到中國,并在緬甸橡膠生產季節前,試行3個月將輪胎經海運進入緬甸后再開展轉口貿易的政策。
(二)宏觀經濟形勢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報告,2015年緬甸GDP增長率為8.3%,2016年增長率預計為8.2%。報告指出,隨著緬甸第一個民選政府的誕生,緬甸經濟發展前景良好。緬甸勞動力充足,在農業、輕工業領域發展潛力巨大,但基礎設施落后,人均GDP處于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列,在經濟發展方面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外國投資方面。2016/2017財年,外國在緬甸的投資額為34.6億美元。其中,交通、通訊領域的基礎設施方面為16.16億美元,占投資總額的49%,居于首位;其次為工業生產領域,共有46個項目,投資額為7.25億美元,占投資總額的22.13%;居于第三位的是能源領域,投資額為6.06億美元,占投資總額的18.48%。
進出口貿易方面。根據緬甸商務部數據,在進口方面,本財年截至2017年2月3日,緬甸進口額為135.3億美元,其中資產貨物54.2億美元,工業原料48.5億美元,日用品32.6億美元,與上財年同期相比,工業原料進口額增加4.16億美元,生活用品進口額增加4.48億美元,投資類產品進口額減少18億美元。根據緬甸第二個國家發展計劃,政府著力減少貿易赤字,通過加強奢侈品進口審查,本財年進口較上財年大幅下降4.5億美元。在出口方面,本財年截至2017年2月3日,緬甸出口總額達95.18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88.92億美元。其中農產品出口23.1億美元,動物制品出口794萬美元,魚類產品出口4.58億美元,礦產品出口8.12億美元,林產品出口2.01億美元,制造業產品出口44.3億美元,其他類商品出口12.9億美元。制造業產品和礦產品出口額均有所下滑,其他類別商品出口實現增長。
在上屆政府執政末期,緬甸中央銀行通過努力穩定匯率,使其維持在1美元兌換1160緬幣左右。但新政府2016年3月底上臺以來,緬幣匯率一路下跌,到2016年12月16日匯率低至1美元兌換1440緬幣,貶值了15%~20%。通脹導致物價漲幅過快,加劇了緬甸民眾的生活負擔。
(三)產業經濟形勢
油氣產業方面。根據緬甸能源部數據,目前,緬甸全部53個近海石油天然氣區塊中已有38個完成招標,仍有13個區塊尚未招標。2016年1月4日,緬甸在勃生近海發現超級天然氣田,根據初步勘探結果,該天然氣田預計氣層厚度超過124米,可能成為緬甸有史以來儲量最大的天然氣田。
旅游業方面。在緬甸大多數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旅游業發展相對較好,2012~2016年,外國對緬甸賓館旅游業的投資額累計超過90億美元,主要來自新加坡、越南、泰國、日本、馬來西亞、韓國、英國、盧森堡和阿聯酋等國家或地區。截至2016年9月,來緬甸旅游的外國游客為245萬人次。
通訊業方面。緬甸手機覆蓋率已由2013年的7%增至2016年的65%,手機用戶達到3600萬。電信網絡建設不斷加速,2015年緬甸建設了8000多座通訊基站,到2017年新建的通訊基站將達17000座。從中國進口的華為、Vivo、小米等品牌手機在緬甸手機市場深受消費者歡迎,中國華為手機在緬甸移動通信市場的份額已達到38%。據緬甸國家投資委員會數據,外國企業在緬甸電信領域的投資額已達30億美元。
農業方面。緬甸農業發展勢頭較好,大米出口有望與2015年持平或略有增長。據緬甸商務部2017年2月數據,2016/2017財年度前10個月緬甸出口大米超過120萬噸,整個財年有望達到或超過上一財年的160萬噸。2016年緬甸農機和農藥的銷量有所增加,也進一步印證了緬甸農業發展穩定。水產業方面。據《緬甸環球新光報》報道,截至2017年1月6日,緬甸水產品出口額達4.0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3.37億美元有所增長。緬甸魚蝦養殖需要從傳統模式向現代模式轉換,預防傳染病、提高魚蝦產量和清潔養殖用湖水。
邊境貿易方面。截至2016年11月25日,中緬瑞麗—木姐口岸貿易額為32億美元(其中緬甸進口10.38億美元,出口21.63億美元),比上財年同期下降2.1億美元。貿易額下降的原因是105碼貿易區附近緬北民地武聯軍與政府軍沖突導致中緬邊境貿易在2016年11月20日暫停,直至11月25日才恢復。
三、外交
2016年8月,昂山素季訪問中國,緬甸新政府總體繼承了上屆政府的對華友好關系;10月,美國解除對緬甸的制裁,民盟新政府打開了外交的新局面。緬甸一方面維持著與周邊國家的友好往來,另一方面也在逐步改善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關系。
(一)與中國的關系
中緬兩國領導人互動頻繁。2016年1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致電祝賀緬甸獨立68周年。習近平表示,在兩國共同努力下,中緬關系一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3月16日,廷覺當選緬甸總統,習近平發函表示祝賀。8月17~21日,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訪問中國,李克強與昂山素季就中緬關系及密松項目、兩國合作項目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進行了討論。11月1日,習近平會見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
兩國政府間友好往來。2016年2月2日,中緬電力合作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緬甸內比都舉行。中緬電力合作委員會秘書處成員、中國國家能源局副司長史立山向緬方提交了中緬電力合作協議草案和解決有關水電事宜協議草案。4月6日,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緬甸內比都分別會見緬甸總統廷覺、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和鞏發黨秘書長吳丁奈登。5月19日,中國外交部亞洲事務特使孫國祥在內比都會見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5月24日,中國國防部部長常萬全在老撾萬象會見緬甸國防部部長盛溫。6月13~14日,緬甸外交部副部長吳覺丁出席在中國云南玉溪舉行的中國—東盟國家外長特別會議。7月8日,中國國家安全部部長耿惠昌在內比都分別會見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和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就兩國關系、安全合作、中緬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等內容交換了意見。8月25日,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高燕訪問緬甸,與緬甸副總統吳敏瑞進行了會談。
中緬民生領域的合作成為亮點。2016年2月29日,中國華為公司和緬甸科技部在丁茵科技大學舉辦了“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HAINA)開幕儀式。6月8日,首屆中緬友誼胞波日在緬甸仰光成功舉行。9月5日,中國駐緬甸大使洪亮在仰光向緬甸紅十字會轉交中國紅十字總會賑災捐款10萬美元,該捐款將被用于緬甸地震的災后重建和蒲甘佛塔修復工作。10月9~16日,云南民間國際友好交流基金會(簡稱云基會)與云南省衛生計生委、云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聯合組成醫療隊赴緬甸仰光,成功為當地民眾實施免費白內障手術189例,成功率達到100%,順利實施了“光明行”項目。同時,中國扶貧基金會(CFPA)在緬甸開展“胞波”助學金項目,將資助緬甸貧困大學生每年30萬緬元,以完成大學學業。10月31日,中國政府向緬甸衛生和體育部捐贈兒童用乙肝疫苗。
(二)與美國、日本等國家的關系
與美國的關系。2016年2月17日,緬甸工商聯合會和美國緬甸商會在仰光舉行見面會,討論增加兩國企業之間的貿易、加強美國在緬甸的投資等事宜。3月2日,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內政部部長哥哥中將分別會見美國駐緬甸大使米德偉。4月6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分別向廷覺和昂山素季致電祝賀廷覺就職及緬甸政權平穩交接。5月22日,緬甸外交部部長昂山素季和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在內比都分別會見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9月14日,昂山素季訪問美國,與奧巴馬進行會談。9月15日,昂山素季會見美國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南希·佩洛西,就促進緬美兩國關系、增強兩國合作、美國國會繼續對緬甸民主轉型提供幫助等問題交換了意見。10月7日,奧巴馬發布行政命令,解除對緬甸的經濟制裁。解除經濟制裁將引來更多外國企業在緬甸的投資,也將促進美國與緬甸之間的貿易和投資。
與日本的關系。2016年8月25日,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會見日本首相特別顧問和泉洋人,就開展仰光城市計劃、發展農業與迪洛瓦經濟特區、促進兩國互利合作等交換了意見。9月12日,緬甸和日本簽署關于日本為緬甸經濟社會發展提供5億日元(約490萬美元)援助的協議①。11月2日,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訪問日本,雙方就加強經濟合作、國防合作、兩國青年互訪、日本為緬甸和平進程提供幫助等舉行會談。
與韓國的關系。2016年6月30日,緬甸投資委員會(MIC)、韓國外交部和湄公學院在仰光聯合舉行第四屆湄公—韓國經濟論壇,主題為“發現湄公河次區域內的投資機會”。7月14日,緬甸總統廷覺在飛赴蒙古國參加亞歐首腦會議的途中降落韓國仁川,考察了仁川自由經濟區。
與歐盟及其成員國的關系。2016年1月13日,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在內比都分別會見歐盟駐緬甸大使和捷克駐緬甸大使。2月28日,緬甸工商聯合會與捷克商會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4月6日,意大利外交部兼國際合作部部長保羅·真蒂洛尼分別會見緬甸總統廷覺、外交部部長昂山素季和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6月17日,法國外交與國際發展部部長洛朗·法比尤斯會見緬甸總統廷覺。6月17日,德國聯邦經濟合作及發展部部長蓋德·穆勒會見了緬甸總統廷覺和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就發展兩國經濟、為發展小型工業企業提供技術和金融援助、緬甸若開邦和平穩定等事宜交換了意見。11月7日,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在布魯塞爾會見歐盟軍事委員會主席科斯卡拉克斯大將。雙方就緬甸國防軍和歐盟成員國軍隊之間互相訪問、促進兩軍關系、開設培訓班、未來合作計劃等內容交換了意見。11月8日,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在比利時出席歐盟軍事委員會會議。
(三)與俄羅斯的關系
2016年5月18日,緬甸總統廷覺前往俄羅斯參加俄羅斯—東盟建立對話伙伴關系20周年紀念峰會;5月19日,緬甸總統廷覺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雙方就加強緬俄友誼、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技術和文化方面的合作、俄羅斯企業家在緬甸投資、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交流等事宜進行討論。6月16日,緬甸國防部副部長敏納少將和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安托諾夫在莫斯科簽署了俄緬軍事合作協議。該協議內容包括反恐合作、促進軍事醫療合作、海上搜救合作等內容。11月25日,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在內比都會見俄羅斯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局長亞歷山大·弗明,就加強兩國軍隊間軍事科技合作與培訓等事宜交換了意見。
(四)與東盟及其成員國的關系
2016年3月14日,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出席在老撾萬象舉行的第十三次東盟國家三軍總司令非正式會議(ACDFIM);5月26日,敏昂萊在泰國會見泰國總理巴育,雙方商討了打擊非法走私、軍火和毒品貿易、兩國投資和文化旅游業合作等事宜;6月7日,緬甸總統廷覺和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在內比都會見新加坡總統李顯龍;6月24日,昂山素季訪問泰國并會見泰國總理巴育,雙方討論了在泰國的緬甸勞工教育和健康的平等待遇、難民營的緬甸公民回國、實施土瓦深水港和經濟特區項目等事宜;12月5日,緬甸總統廷覺和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分別會見馬來西亞武裝部隊總司令丹斯里阿都阿茲·再納上將;12月6日,印度尼西亞外交部部長雷諾·瑪蘇蒂訪問緬甸。
(五)與印度及其他南亞國家的關系
2016年6月16日,印度總理特使、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在內比都分別會見緬甸總統廷覺、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和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多瓦爾與吳廷覺討論了維持兩國邊境和平穩定,促進經濟、貿易等問題。6月30日,孟加拉總理特使、外秘沙希德·哈克在內比都分別會見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和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8月2日,巴基斯坦參謀長聯合委員會主席拉沙德·馬哈茂德訪問緬甸。8月22日,緬甸總統廷覺和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分別會見印度外交部部長斯瓦拉杰。10月19日,昂山素季訪問印度并會見印度總理莫迪,雙方就加強農業、邊防、人力資源等領域的合作以及印度對緬甸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就業機會、提供電力能源、通過建設教育和衛生基礎設施幫助緬甸發展等內容交換了意見,兩國簽署了有關保險和電力及金融領域的合作諒解備忘錄。
(六)與國際組織的關系
2016年5月25日,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會見聯合國秘書長緬甸問題特別顧問南威哲,雙方就緬甸和平進程、雙方合作事宜進行了討論。6月14日,亞洲開發銀行行長中尾武彥在內比都分別會見緬甸總統廷覺和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就開發緬甸人力資源、發展基礎設施和能源領域的合作交換了意見。6月21~28日,聯合國緬甸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李亮喜相繼會見緬甸八八世代和平與開放組織、若開邦首席部長吳尼布、聯邦議會議長曼溫楷丹、人民院議長吳溫敏。
四、2017年緬甸展望
2017年,緬甸民盟新政府將繼續著重于國內和平問題,推動第二次21世紀彬龍會議的召開。面對即將到來的補選,民盟已在積極布局,聯邦鞏固與發展黨和其他政黨也不甘示弱,力求在大選中獲得席位,為2020年大選做鋪墊。2017年,緬甸經濟將平穩發展。在外交方面,緬甸會繼續實行多邊和大國平衡政策,與周邊國家保持良好的互動,重視大國關系,這也為中緬關系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資料來源:
1.中國駐緬甸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網站。
2.緬甸《全球新光報》新聞網站。
3.緬甸《鏡報》新聞網站。
4.緬甸《金鳳凰》日報。
5.緬甸《十一新聞》日報。
6.緬甸《今日民主》日報。
注:本文為201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當代緬甸族際關系與民族國家構建研究”(項目批準號13XZZ018號)的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張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