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勤
摘 要 陶藝人在傳統紫砂壺造型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新,在創新過程中逐步摸索提高自己的制壺技巧,并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紫砂“扭轉乾坤壺”就是一款在傳統紫砂壺造型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的藝術新品,壺器既有傳統壺藝的神韻和魅力,又充分體現了張揚的個性。
關鍵詞 紫砂;扭轉乾坤壺;立意
紫砂壺經過了歷代紫砂藝人辛勤的創作與改良,其造型千變萬化。時至今日,已經有數以萬計的紫砂器型問世,品類豐富。紫砂茶具的裝飾藝術,各種表達美的形式,都是效法自然而超越自然的結果。現以這款紫砂“扭轉乾坤壺”(見圖1)為例,探索壺器的造型及其立意。
1 紫砂“扭轉乾坤壺”的造型
紫砂“扭轉乾坤壺”的造型古樸端莊,韻味清明洗練。壺身呈圓筒狀,表面光滑精致、端正秀麗;圈足平穩內斂;截蓋圓而平,和壺體銜接嚴絲合縫,線條簡練而工整;扭轉而成的壺鈕自然生動、精巧可愛。壺嘴和壺把相互支撐,與壺身連成一體,線條變化均勻有致,足見工藝非凡。
2 紫砂“扭轉乾坤壺”的陶刻藝術
宜興紫砂壺集中國的鐫刻、陶藝、書畫、金石和詩文于一體,陶刻的藝術題材極為廣泛,人物、山水、花鳥等圖案應有盡有。紫砂陶刻藝術注重形式、內容以及創作手法的技巧,還與陶藝人的文學素養、書畫功底,以及人格氣質息息相關。紫砂茗壺與得體的陶刻書畫進行搭配,能將古典韻味淋漓盡致地顯示出來。愛好品茶的人們在閑暇之余沏上一壺好茶,品茗賞壺,從而滌瀘煩憂。余甘留舌之時,細細地體會刻繪中蘊含的詩情畫意,就能理解文人雅士對茶道的鐘情,以及對陶刻藝術的頌贊。
這款紫砂“扭轉乾坤壺”的壺腹一面刻繪文字,另一面刻繪山水,古味盎然。這種陶刻手法被稱為空刻。所謂的“空刻”,是指直接用刀在泥坯上刻出字畫來,握刀似筆,強調指腕用力。刻畫必須注意行刀的浮沉利鈍、深淺寬窄,筆勢的氣脈連貫,以顯示跡外傳神的神韻。紫砂“扭轉乾坤壺”的壺身陶刻山水,蜿蜒曲折的小路,攀登崇山峻嶺旁邊那些茂林修竹和郁郁蔥蔥的大樹盡收眼底。樹林里空氣清新,幽雅寧靜,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個無聲的世界中。山水,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中國古代文人生命的一部分,又是古代士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同時也是士人們生命形態的一種展現。
3 紫砂“扭轉乾坤壺”的立意
紫砂“扭轉乾坤壺”扭轉而成的壺鈕體現了此壺的立意,即扭轉乾坤。在天干地支中,乾就是天,最高;坤就是地,最低,扭轉乾坤,比喻從根本上改變整個局面,改變了某種事物的發展規律,按照相反的方式去運作或運行。何以做到扭轉乾坤呢?這款紫砂“扭轉乾坤壺”的壺腹刻繪的文字和山水畫已經給了暗示:要扭轉乾坤,首先要將心態調整好,世間萬事萬物的發展就像山水一樣自然,有高有低,有山谷也有平原,做人做事都要以認清自然規律為前提,鑄造自己的實力,然后把握機會,做到“胸有成竹”,自然就能夠得心應手,扭轉乾坤了。
4 結 語
紫砂壺的制作一定要從全手工成型學起,練就扎實過硬的基本功,在紫砂的造型創作上承載文化積淀和文化元素,營造出自己的真正心靈空間和物象。就像這款紫砂“扭轉乾坤壺”,它既有傳統的元素,又有創新的成分,在熟悉紫砂制作技巧后,將“扭轉乾坤”的立意充分體現在壺器的創造中。
參 考 文 獻
[1]徐愛琴.紫砂陶刻藝術初論[J].市場周刊.2012(06):127
[2]劉少明.紫砂壺陶刻藝術的形式和內涵[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5(11):94
[3]湯建林.宜興紫砂陶刻藝術漫談[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0(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