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天更藍 水更清 山更綠土壤少污染 鄉村更美麗

2017-05-31 06:06:17
西部大開發 2017年11期
關鍵詞:環境生態

陜西省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嚴守生態紅線,維護生態安全,全省生態環境實現了整體好轉的可喜變化。5年來,美麗陜西從健康呼吸開始,“治污降霾·保衛藍天”鐵腕推進,節能減排和環境綜合治理取得積極進展;守護青山綠水從治理“三江三河”開始,渭河綜合整治主體工程全面建成,漢江、丹江水質保護成效明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從治土防污開始,全省穩步推進土壤和固廢污染防治。陜西全面促進農村產業結構優化和環境質量改善,在全國農村環境治理和美麗鄉村建設中,樹立起了陜西樣板。全省各地市的生態環境正朝著“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鄉村更美麗”的目標穩步邁進。

成效展示

天更藍

2013年以來,陜西省全面實施國家“大氣十條”和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在大氣污染治理上堅持創新機制、系統施策、重點治理、著力攻堅。特別是2014年,陜西省委、省政府將生態環保指標考核,分值由原來的12分增加到25分,霧霾治理指標由原來的3分調整為8分,與此同時不斷深化細化“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六項措施并取得積極效果,全社會共同關注、共同參與、共同治理大氣污染的良好氛圍初步形成,全省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2016年和2013年相比,總體趨勢是“一增兩減兩下降”,即優良天數增加、重污染天數減少、爆表天數減少、PM2.5下降、PM10下降。關中地區在連續3年逐年增加的基礎上,受極端天氣影響,2016年首次出現了下滑,但仍然比2013年增加59天。

2017年,省委、省政府將“治污降霾”全面升級為“鐵腕治霾”,列為生態環保工作的頭號工程,并出臺了鐵腕治霾“1+9”專項行動方案,充分展現省委、省政府向污染宣戰的決心。全省各級各部門認真落實黨政同責,創新工作思路,完善政策體系,強化屬地管理,推動部門協作,推進重點工作,初步建立起聯防聯治的協調響應機制、群防共治的良好工作氛圍。

2016年各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

2016年各市(區)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

水更清

“十三五”以來,特別是安康現場會后,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各級政府、相關部門、企業及社會公眾協同發力,緊緊圍繞改善水環境質量這一核心,以執行河長制為契機、為動力,突出“好”和“差”兩頭,把握“控”、“升”、“防”三個關鍵,集中實施中央、我省“水十條”確定的各項措施,有力推動了中央、我省水污染防治目標任務的完成和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涉水環境問題的整改,全省水環境質量總體持續改善、不斷向好。

從國家考核斷面看:2017年1—9月份,全省50個地表水斷面中,42個水體斷面達到2017年水質目標,Ⅰ-Ⅲ類水體占比62%,劣Ⅴ類水體占比6%,達到2017年考核目標。

國家考核斷面:2017年水質達標

陜西省監測的國省控河流斷面

從全省水環境質量看:2017年1-9月份,漢江、丹江、嘉陵江水質持續保持優;渭河干流水質輕度污染,同比水質無明顯變化。延河、無定河中度污染,水質有所下降。陜西監測的175個國省控河流斷面,Ⅰ~Ⅲ類水質斷面107個,占61.2%;Ⅳ~Ⅴ類51個,占29.1%;劣Ⅴ類17個,占9.7%。

截至2017年8月底,渭河流域已建成人工濕地35個,總面積約810萬平方米,日處理中水160.6萬噸。據測算,人工濕地出水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濃度平均下降24.84%、33.96%、50.27%,凈化明顯提升。

同時,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運行污水處理廠122座,實現縣級以上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設計日處理規模452.3萬噸,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5.1%。

山更綠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視察時,指出陜西的生態環境保護不僅關系自身發展質量和可持續發展,而且關系到全國生態環境大局。

綠色,是大自然的底色、生命的象征;綠色,更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代表著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眾的期盼。處于追趕超越中的陜西,更需要通過綠色發展實現有速度的追趕,有質量的超越,讓三秦兒女過上更有品質的生活。

陜西地理環境特殊,有著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秦嶺;陜北是毛烏素沙漠和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域;陜南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地。陜西的生態環境牽一發而動全身。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時任省委書記婁勤儉強調,要強化生態建設基礎性戰略性地位。這是陜西第一次將生態建設上升到基礎性戰略性地位,以此為指向,陜西的綠色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縱深推進。

今年初,修訂后的《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施行,其亮點之一是增加了對秦嶺區域內縣以上人民政府實行自然資源離任審計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終身制度。責任的明確與界定,推動著領導干部樹立科學的政績觀、發展觀,促使其更好地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

2017年10月1日,秦嶺國家植物園盛大開園。在打造秦嶺國家植物園過程中,陜西通過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等林業重點工程和移民搬遷、生態補償等措施,使綠色版圖不斷擴大。綠色面積向北推進400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43%。全省露天采石企業總體減少41%,特別是秦嶺北麓和渭北“旱腰帶”地區提前1年完成礦山數量“減半”整治目標。

在陜西,“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各級政府發展經濟的共識;讓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成為政府工作的落腳點;轉型發展的綠色實踐,彰顯著人民利益至上的執政追求。

土壤少污染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土十條》,切實加強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陜西省于2016年12月印發了《陜西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明確了陜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總體要求、工作目標和治理指標,確定了49項重點工作任務,任務相關部門38個。

從2017年開始,省政府與各市簽訂土壤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分解落實目標任務,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督查制度,每年度對各市落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情況進行督查和評估。

積極實施《全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規劃》,建成全省咸陽、漢中2個危險廢物和西安、渭南、寶雞、延安、榆林、商洛、安康等7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為危險廢物的安全處置提供設施保障。依據《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全省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積極穩步推動實施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工作,強化危險廢物經營資質許可工作。截至2016年底,核準全省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共計44家(正式核發38家、試運行臨時許可6家),全省危險廢物處置總規模達282.6萬噸,資源化利用規模83.7萬噸。醫療廢物集中處理規模70噸/天。此外,建成2家廢棄電子產品處理企業,處理規模120萬臺/年,截至2016年底共拆解處理廢棄電子產品155.97萬臺。

大棚內土壤取樣

城固橘園

農村更美麗

持續加強生態保護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陜西出臺了《陜西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方案》,明確14類重點區域納入全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分范圍,并實行分級管控,成為全國首批11個完成本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的省份之一。此次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為79385.7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38.6%。

高陵東樊村村民的別墅洋房鱗次櫛比

漢中油菜花

平利縣龍頭村

自2012年陜西被列為全國第三批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示范省以來,通過一年一個現場會,全省農村環境整治范圍不斷拓展、水平不斷提升、效果不斷顯現,已成為農民群眾高度關注、自覺參與并紅利多多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幸福工程。

截至目前,全省共計投入資金35.7億元,在90個縣區997個鄉鎮5210個村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建成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267處,生活垃圾中轉處理設施231處,配備各類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車2.36萬輛,建設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設施1894處,保護飲用水源3109處,危害群眾健康、社會反映強烈的農村環境突出問題持續有效得到整治,直接受益人口880萬。

亮點展示

亮點一 制度體系更完善 生態環境更文明

陜西堅持用制度守護綠水青山。近幾年來,省上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制度體系,對推進環境保護工作具有引領和保障作用。一系列政策、措施陸續發布實施,構建起較完備的環境保護制度框架,為美麗陜西建設“保駕護航”。

十八大以來,陜西組織印發實施《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方案》《陜西省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試行)》《陜西省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關于印發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實施意見的通知》《陜西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改革文件,初步構建起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

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陜西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是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印發后全國首部大氣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規,有很多創新亮點,首創了社會監督員制度,明確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責任,劃定影響大氣環境的產業、行業禁止布局區域和限制布局區域,首次規定產生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物的單位必須收集處理,加大了處罰力度,實施按日連續處罰制度,受到環保部的充分肯定,并全文轉發全國各省市區。

探索健全環境損害賠償制度,陜西省環保廳起草了《陜西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開展損害賠償工作的方法及步驟。并加強損害評估鑒定機構建設,印發了《陜西省環境保護廳 陜西省司法廳關于成立陜西省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登記評審專家庫的通知》

渭河生態濕地景觀

關中火電行業超低排放機組占關中總裝機容量比例

關中火電行業超低排放機組占全省總裝機容量比例

持續推進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機制。陜西印發了《關于推進全省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了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改革的總體要求,統籌推進農村生態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空氣污染、農業面源污染、畜禽養殖污染防治,保障飲用水源安全,推進土壤環境綜合治理。

制定了《關中地區重點行業大氣污染排放標準》、《漢、丹江流域(陜西段)重點行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全省不同區域的行業性、地方性污染物排放標準。標準實施對促進關中和陜南地區的排污企業按照新的標準進行技術改造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全省2687萬千瓦和2419萬千瓦火電機組分別實現了脫硫和脫硝,占總裝機容量的97%和87%,改造進度處于全國前列。到2016年底,關中地區3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共計1704萬千瓦裝機全部完成改造,全省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的成效獲得了群眾的肯定認可。漢丹江流域的水質保持優良。

不斷完善污染物排放許可制,截至2016年9月底,全省按照《陜西省排污許可證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向1300余家企業核發了排污許可證。

飛舞的朱鹮

西咸新區灃西新城中心綠廊

亮點二 開展排污權交易 刷卡控制排污量

2010年6月,陜西省以二氧化硫為突破口,正式啟動排污權有償使用及交易工作。在初期進行排污權交易時,在交易基礎價的確定上,綜合考慮污染治理的社會平均成本、環境資源的稀缺程度以及陜西經濟發展現狀與產業結構等因素后,確定排污權基準價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為6000元/噸,化學需氧量和氨氮為12000元/噸。經過電子競價、公平競爭,目前平均交易價格分別為二氧化硫11004元/噸、氮氧化物13225元/噸、化學需氧量27618元/噸、氨氮25179元/噸。截至目前省級累計完成各項主要污染物排污權交易68場·次,成交總額9.1億元。這些資金全部上繳國庫,統籌用于全省環保工作中各類污染防治。通過這一手段,促進了環境資源的優化配置;降低了污染減排和環境保護的成本;優化了區域經濟布局和產業結構。

排污刷卡式總量控制

現場檢查治污設施

陜西實施的“刷卡式”排污總量控制系統,由企業“刷卡式”總量管理控制一體機和總量制卡平臺兩部分組成,省、市兩級環保部門負責企業排污總量的總量充值、數據調閱等操作管理。“刷卡式”排污總量控制系統采用“一企一證一卡”模式,建立企業環保身份驗證體系,即一個企業一張排污許可證一張總量充值卡,排污許可是企業開戶、充值的基礎。企業排污權指標包括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指標。通過建設刷卡排污總量自動控制系統,全面監控企業排污狀況,促進環保信息公開,落實企業環保主體責任。以污染減排為目的,以排污許可證為依據,以刷卡排污為手段,實現對企業環境管理從濃度控制向濃度、總量雙控制轉變。目前,陜西共對320家污染物排放量大國控企業安裝總量刷卡現場端設備。

亮點三 總量減排見成效 煤電超低排放成典型

“十二五”期間,陜西省把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作為對黨和人民的一項莊重承諾,強力發揮結構減排的先導作用、工程減排的基礎作用、管理減排的倒逼作用,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城鄉環境改善。通過各項減排措施的實施,全省2015年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為48.91萬噸、5.56萬噸、73.5萬噸、62.74萬噸,較2014年分別下降3.13%、4.45%、5.88%、11.11%,較2010年下降14.16%、13.61%、22.44%、18.07%,分別完成國家下達“十二五”任務的186%、139%、284%、183%。2015年全省單位GDP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強度分別較2010年下降50.9%、50.6%、55.7%、53.1%,火電、水泥、鋼鐵等能源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體較2010年減少50%以上。

煤場執法

2010年、2014年、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對比

截至2016年6月底,全省建成污水處理廠總數128座,總設計能力457.5萬噸/日,比2010年增加201.6萬噸/日,比2015增加28.6萬噸/日;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3.6%,比2010年提高13個百分點;新建脫硫火電機組97臺1014萬千瓦,實施提標改造機組104臺1212.2萬千瓦,脫硫總裝機容量達2869.3萬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99.2%,且規模以上脫硫機組旁路于2012年底全部完成封堵;脫硝裝機容量從2011年的384萬千瓦提高到2801.2 萬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97.1%。通過“上大壓小”推進火電行業產業結構調整。截至2016年6月底,關中火電行業超低排放機組已達27臺、1126萬千瓦,分別占關中和全省現役3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火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的72%和44%。今年1月15日召開的全國煤電超低排放改造動員會上,陜西作為超低改造工作先進省份向全國作了典型發言。

陜西成立全國首支省級核與輻射應急救援隊

以“暢享綠色新生活”為主題,舉辦科普知識進社區宣傳活動。

亮點四 加強監管能力建設 保障輻射環境安全

近年來,陜西省輻射安全監管工作在環保部(國家核安全局)的精心指導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省環保廳(省核安全局)緊密圍繞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持“保安全、惠民生、促發展”的總體工作思路,認真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嚴格管理、安全第一”的監管工作方針,狠抓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基礎工作與能力建設,嚴格行政審批與許可管理,強化監測把關與執法監督,加強核安全文化宣貫與輻射應急管理,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各項重點目標任務如期圓滿完成,核與輻射安全監管事業取得長足發展,有力保障了輻射環境安全和陜西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截至目前,陜西省輻射站經計量認證合格的監測項目達到七大類56項,較2010年擴增了近3倍;空氣、水、土壤、氣溶膠、沉降灰、底泥、生物等監測點位,分別由2010年的23個國控、65個省控點位,增加到目前的45個和86個,并首次將飲用水及土壤監測范圍擴大到所有設區地級市;全省建成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7個,核預警自動監測點3個;監測業務量較2010年翻了3番。與此同時,地、市局的監測設備也得到全面更新,普遍具備常規監測能力。

堅持依法從嚴監管,嚴肅查處各類輻射安全違法行為。按照“強監管、保安全、促發展”的原則,在全力抓好涉核活動全過程監管工作的同時,每年結合監管工作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適時在全省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輻射安全專項執法檢查行動。尤其是今年結合全國核安全文化宣貫推進行動和《陜西省放射性污染防治條例》的宣貫,以“兩個全覆蓋”和“兩個零容忍”為主要內容,在全省組織了核技術利用單位專項執法檢查,共出動執法檢查人員2252人次,檢查核技術利用單位1500余家,查處違法行為89起,消除安全隱患235個,提出整改措施306條,督促整改落實269條。

西咸新區灃東新城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

亮點五 應急保障堅實有力 處突能力得到肯定

近年來,陜西省環境應急工作堅持“隱患險于事故、防范勝過救災”理念,不斷加大監管力度,切實加強環境隱患排查與整治,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有力保障了全省生態環境安全。

為規范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工作,陜西先后制定出臺了《陜西省環境保護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陜西省環境保護廳處置大規模群體性事件應急預案》《陜西省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送辦法》《陜西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要點》,對應急預案管理工作作了進一步規范。

應急處置及時高效,多次受到上級部門充分肯定。全省各級環境應急管理部門強化應急處置,妥善處理突發環境應急事件。尤其是省、市、縣三級環保部門積極應對,先后處置多起較大以上突發環境事件,受到上級領導和部門的充分肯定和表彰。2012年5月,漢中市寧強苯乙烯泄漏事件處置工作受到環保部通報表彰。2015年11月,甘肅省隴星銻業有限公司尾礦庫泄漏突發環境事件,由于陜西應急措施有力,為下游處置工作爭取了時間,環保部書面發來感謝信表彰。

水污染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

亮點六 高壓執法成為常態 守法氛圍日漸形成

十八大以來,各地把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變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抓手”。陜西省針對各區域、流域特點及存在的突出環境問題,將環境執法作為保障環保政策措施落實和推動環境質量好轉的有力抓手,不斷加大對各類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采取“巡、查、督”相結合的方式,將各類環境違法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有效保證了環境監察執法工作的質量和效果,也為推動陜西綠色發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執法行動密集開展。從2012年至今,針對重點流域、區域,持續組織開展了秦嶺生態環境、大氣污染防治、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渭河、漢丹江流域水環境保護以及重金屬污染防治等一系列執法檢查;針對重點行業,集中對鋼鐵、焦化、水泥、平板玻璃、火電、煤炭、造紙、印染、磚瓦、進口廢物加工利用等行業和城鎮污水處理廠、垃圾焚燒廠、“散亂污”企業開展專項執法檢查;針對重點問題,開展國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專項執法檢查,環境稽查;始終把信訪投訴作為執法全覆蓋的一個重要渠道,特別重視領導批示、媒體關注、群眾反映大等問題的調查處理,開展了一系列民生執法檢查。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后,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五位一體”總布局中的重要一環,陜西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知》要求,組織開展了環保大檢查以及建設項目清理工作,共出動執法人員6.5萬余人次,檢查發現存在問題企業4686家,清理違法違規建設項目5840個,將環境執法的力度引入空前。此外,從2015年至今,環境保護部連續三年部署開展《環境保護法》實施年活動,全面推進環保法及配套辦法在省級、地市級和縣區級的落實,陜西對新《環境保護法》四個配套辦法執行情況,定期進行分析、督辦,年終實行考核,并結合“水十條”、“大氣十條”、“土十條”實施的有利時機,分階段、分重點、分區域持續開展執法行動。

老舊鍋爐拆解現場

據統計,2013-2017年上半年,全省累計出動執法人員近38.8萬人次,檢查企業11萬余家,開展重大專項執法檢查44余次,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9495起,收繳罰款4.65億元,全省共受理信訪投訴舉報106669件,辦結率100%。在四個配套辦法適用上,2015-2017年上半年,全省各級環保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61件,處罰金額3046.91萬元,實施查封、扣押案件1456件,實施限產、停產整治案件750件,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410起,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56件,公開曝光656件次。通過大范圍、大規模的執法行動,讓廣大人民群眾見證了正在進行的執法專項行動成效,感受到全省上下“拒絕污染”的決心。

猜你喜歡
環境生態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生態養生”娛晚年
保健醫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住進呆萌生態房
學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態之旅
生態之旅
生態之旅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心境
環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人播放|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欧美精品1区2区|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青草热|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啪啪网| 亚洲无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免费p区|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四虎亚洲精品|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2019年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日韩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 亚洲一区黄色|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乱黄| 欧美国产另类|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99伊人精品| 欧美69视频在线|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狂喷潮在线观看2345|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九色91在线视频| 精品三级在线|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五月综合色婷婷|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超碰色了色|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国产91丝袜| jizz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床戏一区|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亚洲国产看片基地久久1024|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思思99热精品在线| 狠狠色丁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怡春院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1青青视频|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色综合中文| 激情亚洲天堂|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天天色综网|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日本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国产视频大全| 日本草草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91在线精品| 福利视频久久|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