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灞素浐,水潤長安。盛唐時期,浐灞以壯美的湖光水色名噪一時。時光荏苒,斗轉星移,如今,世博園旁、長安塔下,有著60年歷史的大唐灞橋熱電廠仍傲然屹立,正在為古都西安的經濟建設和民生改善做著重要的貢獻。縱觀它的奮進歷程,更多反映出的則是十幾年來特別是近年來,大唐陜西公司綠色發展、和諧發展的先進理念。
2004年6月10日,大唐陜西發電有限公司成立。十多年來,八千大唐陜西員工立足三秦、開疆拓土,科學發展、電力報國,裝機容量由組建時的112.9萬千瓦增長到現在的714.4萬千瓦,成為陜西省最大的發電企業,“南水北風、關中火電”的良好產業格局基本形成,鑄就了盛世大唐新的輝煌。
自成立以來,大唐陜西發電公司始終將環境保護作為第一責任,堅持綠色發展、和諧發展理念,在階梯型規劃、高質量推進環保工作的進程中,實現了三個“里程碑”式的節點,節能減排工作始終走在陜西省和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的前列。2007年3月7日,陜西省節能減排暨電力工業“上大壓小”工作會在灞橋熱電廠召開,大唐陜西發電公司與陜西省政府簽訂《關停小火電機組目標責任書》和《“十一五”二氧化硫總量削減目標責任書》。并以陜西“上大壓小”第一爆向全省人民宣告了履行節能減排承諾、構建“兩型”企業的堅強決心。隨后,用了三年時間,容量82.5萬千瓦的28臺小火電機組全部關閉;建成了陜西、西北首家脫硫熱電廠和脫硝熱電廠;先后投資25億元進行了全部機組的脫硫、脫硝、除塵改造,完成了全部30萬千瓦以上火電機組的脫硫旁路封堵工作,環保設備裝置率達到100%,為陜西省節能減排走在全國前列作出了突出貢獻,公司被陜西省政府授予“燃煤電廠脫硫設施建設先進單位”稱號,是五大發電集團在陜企業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
2015年,按照陜西省政府“治污降霾保衛藍天”行動計劃,大唐陜西發電公司主動出擊,勇于擔當,經過兩年的持續努力,投巨資完成了關中地區14臺30萬及以上共計612萬千瓦機組超低排放改造任務及灞橋11、12號機組達關中排放標準改造,竣工后的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全面優于國家排放標準,提前一年兌現了集團公司對陜西省政府的承諾。
自成立以來,大唐陜西發電公司新建大容量、高參數、低能耗的30萬千瓦火電機組10臺,60萬千瓦火電機組6臺,新建清潔能源水電機組9臺、風機66臺,在結構調整中實現了綠色生產。依靠科技力量,通過技術革新,大力開展脫硫、脫硝、除塵設備改造、微油點火改造、汽輪機揭缸提效等,加速了節能減排,在年發電量增加6倍的情況下,二氧化硫、煙塵排放分別降低至原來的六分之一和十二分之一,為建設富裕、和諧、美麗陜西作出了突出貢獻。

灞橋熱電廠2號機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務

大唐灞橋熱電廠廠景圖
裝機85萬千瓦的灞橋熱電廠現役機組4機4爐,始建于1951年,歷經前后6期改擴建工程建設,逐步成為陜西省最大的熱力生產基地和西安東部地區重要的電源支撐點。作為地處城區的熱電聯產企業,長期以來,灞電始終將“踐行綠色環保責任、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作為頭等大事,通過環保方面持續不斷的“大手筆”投入,不僅履行了發電、供熱的社會使命,更為改善西安的空氣質量作出不懈的努力和巨大的貢獻。

大唐灞橋熱電廠舉辦環保開放日
灞電建成了西北地區首座科技含量較高的室內煤場,實現了原煤無塵儲運;7000多平米的防塵抑塵網,徹底改善了露天煤場“煤塵飛揚”的污染問題;利用城市中水為工業水源,每年可減少新用水量約580萬噸。2012年12月,作為陜西首家對在役機組進行脫硝、脫硫、除塵器以及低氮燃燒器技術改造的單位,先后完成全部4臺機組改造任務,使得主要污染物排放濃度大幅下降、穩定達標。在隨后的幾年里,灞電緊盯國家環保新要求,始終守住環保紅線,于2015年8月至11月、2016年4月至6月先后完成了對1、2號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隨后,2016年7月至11月間11、12號機組也在供暖季到來前提前完成達關中排放限值環保改造。但是,灞電自我加壓,環保改造步伐并未停歇,又于今年7月至11月間對11、12號機組進行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后,灞電4臺機組排放值都將全面優于國家排放標準,對于提高機組競爭力,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改善西安市的大氣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同時,灞電著力實施綠化美化工程,使廠區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環境宜人。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增長,相繼榮獲中國美麗電廠、陜西省生態文明推動力突出貢獻企業、陜西省文明單位標兵、陜西省模范職工之家、大唐集團公司一流企業、文明單位等諸多殊榮。
清潔生產無止境,節能減排在路上。大唐陜西公司和灞橋熱電廠將始終秉承“履行央企社會責任、堅持發展綠色能源”的發展理念,堅持“務實、奉獻、創新、奮進”的大唐精神,為建設美麗中國、確保三秦父老安居樂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