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注水站

綠色接轉站
在陜北吳起,溝壑縱橫植被漫山,河溪清澈見底,山頭鉆機聳立,站區內外綠樹成蔭,鳥兒在抽油機上自由歇腳,身著紅色工裝的石油人有序地忙碌著……這是長慶油田第三采油廠油區的畫面,也是石油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真實寫照。
從長慶油田駐扎在這里,采油三廠油區內農田、林地、水庫等環境敏感地帶眾多,環境保護工作面臨重重挑戰。多年來,長慶油田采油三廠化壓力為動力,從建立完善環境保護和污染減排管理機制入手,開辟出了一條勘探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道路。
面對“新兩法”的實施、節能減排降本增效的中石油發展新形勢下,采油三廠對環境保護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深入分析,將綠色生產理念融入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的雙提升。
采油三廠主動擔當責任,嚴格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全力開展安全環保隱患治理,強化安全培訓實施,深化環保監督檢查,全面夯實安全管理基礎,提升現場管理水平。結合HSE管理情況,制定了《長慶油田第三采油廠環保工作要點》;按照HSE管理體系要求,層層分解目標指標,共簽訂《環保責
任書》《承諾書》781份;積極踐行有感領導,121名管理干部制定并實施個人安全環保行動計劃,上半年到聯系點參加環保風險識別、檢查指導工作680余次,確保安全生產責任落到實處,形成“人人有指標,個個擔責任”的良好安全環保工作氛圍。
既要開發金山銀山,又要保護綠水青山。在30多年的油田開發中,采油三廠始終把環保工作擺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努力建設科學有效和系統嚴密的安全環保長效機制。目前分布在陜北吳起區域內的原油外輸管線總長度上千公里,為了全面杜絕由于管道破損造成的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自2014年起,該區開展了為期兩年的管道隱患專項治理,先后籌措專項治理資金,分批完成了管道隱患整治,重點專項治理管線穿越臨近敏感水系問題兩項。對重點管道隱患的治理,雖然耗費重金,但換來的是造福下一代,這是采油三廠對待環保工作的決心和準則。
管線巡護管理工作中,一是建立責任到人的“河長制”河道保護機制。結合實際,將屬地井區內溝、渠、水道、河道及附屬的穿跨越、管線、39處河道攔油壩進行責任劃分,落實到人,每月對各“河長”河道巡護、攔油壩完好情況、穿跨越基礎完好情況、第三方管線區域施工監管等履職情況進行檢查,對不履職個人進行責任追究。二是建立了系統全面的“六防八保一落實”的環保防控體系,防季節塌方、防管線超期服役、防事故事件應急響應滯后,防第三方施工監管、防固廢管理、座封井管理不到位引發的環保污染事件。同時為了保證原油泄漏之后,能夠得到及時處置,每月組織各項應急演練活動,強化員工的應急搶險能力,真正為管線破損造成的環境污染筑上“防火墻”。
2014年,油區全面關停井場柴油式發電機組,調整工藝技術消除井場火炬直排,密閉凝析油排放,采用燃氣發電機組,真正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另一方面根據含水率增加和地層能量虧空的實際,實施增注減排工程,采出水經工藝處理后,經檢驗達標后,重新回注到地下油藏,既增加了采收率,又實現了采出水循環利用,保障了生產需求,節約了淡水資源,也減少了采出水外排量,可謂一舉三得。
為了全面創建“綠色家園”,對井場開展標準化創建工作,傾力打造綠色環保井場。今年組織各基層單位力量,加班加點對所有井口和井場進行專項整治,清除采油樹油污及井場固廢物,對容易引發盤根磨損油氣刺漏的生產井進行對中調整。同時,結合井場位置及偏磨情況,分類逐批更換新型盤根盒;設備刷漆,完善警示標識;并對泄漏報警系統和陰極保護系統進行普查和檢測;在生產區域設置固廢回收箱,以及油泥儲存點,每年為站區內外進行2000株綠色植被種植,目前場站內外樹木林立,園區花草叢生,沁人心脾。

采油三廠將精益求精抓油井管理和作業施工作為保障綠色生產的關鍵一環,強化油井熱洗、日常管理維護,規模應用新油管、抽油桿,從根本上減少修井作業對環境的影響。同時,高標準、嚴要求,推行作業現場標準化建設,每次施工前,作業人員都要在井口、橋座下鋪設防滲布;施工中,實行井場標志標準化、作業工用具擺放標準化、生產資料標準化;施工后,由作業隊伍進行施工后井場恢復,防滲布統一回收、統一處理。
多年來,長慶油田第三采油廠在油田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道路上篤定前行,支撐他們的正是對“綠色清潔發展,共筑文明企業”的不變追求,而這也是石油人的責任與擔當。